《弗兰肯斯坦》——生态主义视域下的伦理学解读
本文选题:《弗兰肯斯坦》 切入点:生态主义 出处:《黑河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其生态主义角度鲜有人探讨,生态主义中所含伦理道德具有前瞻性,生态主义观念中社会生态道德的迷失,科学创造两难,自然生态观念中自然主义的追求,造成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纠结,在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语境下,重新审视小说中所表现的生态伦理道德思想具有重要的警世意义。
[Abstract]:Mary Shelley's Franken Stein is praised as the first science fiction in the world. The dilemma of scientific creation, the pursuit of naturalism in the concept of natural ecology, and the entanglement of social ecology, natural ecology and spiritual ecolo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examine the ecological ethics and morality in the novel.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阮世勤;;《弗兰肯斯坦》的生态伦理学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7期
2 曹山柯;;人生长恨水长东——《群鬼》的生态伦理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胜;崔忠洲;徐刚;赵建玲;;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及其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申圣庆;;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梁卓斐;;马丁·伊登死亡原因之探寻——《马丁·伊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邓岚;;浅析简·爱的爱情婚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刘苏周;;迷失的“科学怪人”——生态视阈中的《弗兰肯斯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6 崔卓兰;杜一平;;行政评价制度与法律激励功能[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7 邓礼惠;樊祥恩;;期待视野与美的断裂性存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干才;实践价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靳宏;创新教育的心理环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美霞;;论独具魅力的互动式平面广告[J];包装工程;2010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坚;连榕;;心理健康标准三维层次模型探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五)——秩序管理理论的实践意义及学科贡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唐竹;;从马斯洛心理学析毛泽东的人格特征[A];毛泽东研究2014年卷[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苏曦凌;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林海燕;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10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黎黎;满足南宁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对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孙函;湖北省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辛江敏;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观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车宏伟;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案例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荭芳;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秋英;导学案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盛玲;初中语文教材自我认识内容的缺失及弥补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肖凯;人的自我完善与学校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园园;社交网络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获得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陶明星,王慧;《弗兰肯斯坦》的现实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陈姝波;悔悟激情——重读《弗兰肯斯坦》[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3 顾智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的实践自觉[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方云;分裂的文本 虚构的权威——从《弗兰肯斯坦》看西方女性早期书写的双重叙事策略[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2 陈姝波;悔悟激情——重读《弗兰肯斯坦》[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3 阮世勤;;《弗兰肯斯坦》:女性的沉默与性别的隐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孟东红;;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科学怪人的精神演化过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肖唐金;;“野蛮”与“文明”的对话—《弗兰肯斯坦》的文学批评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李波;卢东民;;试论《弗兰肯斯坦》的主题意蕴[J];电影评介;2007年08期
7 徐燕;;失乐园故事的变体:《弗兰肯斯坦》的另一种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霍晓珊;李定清;;《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对身份的寻求[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王隽;罗婷;;反思女性:《弗兰肯斯坦》女性形象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张U,
本文编号:1634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3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