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4 18:55

  本文关键词:建构与解构—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08年

建构与解构—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

崔玉娥  

【摘要】: 乌托邦精神是女性主义的根本精神。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代表了每个时代女性最深切的愿望,表达了对既定两性秩序的批判和否定,对理想两性关系模式的肯定和追求。经典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为女性和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坚定的价值归宿;后现代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中对未来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具有警世作用,促使人们不断反思。两者的共同使命是:对女性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本论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采用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英美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的创作轨迹作了动态勾勒与描述,认为其创作经历了从以规划和建构为目标的乌托邦主义写作到以揭露和解构为主旨的反乌托邦主义写作。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对男权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批判和超越体现在两个维度上:消除等级和特权,消解人类中心主义,把对人(女性)的关怀和对生态(自然)的关怀融为一体。对女性乌托邦小说的研究可拓展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视野,更全面地了解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足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10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前言7-8
  • 第一章 女性乌托邦小说概述8-15
  • 第一节 乌托邦与女性乌托邦8-11
  • 第二节 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发展流变11-15
  • 第二章 颠覆父权文化重塑女性自我15-27
  • 第一节 “他者”之镜:女性文化的彰显16-20
  • 第二节 女性系谱的追寻20-23
  • 第三节 叙述声音与女性权威23-27
  • 第三章 父权主义的极端表现27-39
  • 第一节 规训权力和反抗权力29-34
  • 第二节 互文与颠覆34-39
  • 第四章 女性乌托邦小说的两个维度39-44
  • 第一节 对女性生存现状的叩问39-41
  • 第二节 生态关怀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杰;;女权主义乌托邦:一种解读英美文学的新视点[J];前沿;2012年2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黎琼;论乔治·桑小说中的乌托邦意向[D];江南大学;2011年

    2 孙杰;《绿野仙踪》的女权主义乌托邦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建斌;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薛春霞;;解构性别——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3期

    3 谢江平;;反面乌托邦与反乌托邦[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傅俊,陈秋华;从反面乌托邦文学传统看阿特伍德的小说《女仆故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刘英;李莉;;批判与展望:英美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使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荣维毅;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相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7 姚建斌;乌托邦文学论纲[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红;;《聊斋志异》中的“红杏出墙”——谈《犬奸》、《贾儿》、《成仙》[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2 孙文娟;;中西语境下的“母性缺失”——再议“美狄亚”与“细侯”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贺诗泽;;躯体:新的诗歌话语建构——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的性别突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芦柳源;;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哲学思潮对戏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黄燕;;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关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断裂与传承[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5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晶;刘彦喆;;从服饰色彩的性别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龙晓添;;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喆;英语言语幽默的图式特征及解读难题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米英;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主体性诉说:《紫颜色》的叙事策略[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潘秋蕾;《马利纳》作为女性主义文化、社会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建斌;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杨亦军;;法国当代通俗小说综述[J];当代文坛;2006年04期

    3 罗兰·费希尔,陆象淦;乌托邦世界观史撮要[J];第欧根尼;1994年02期

    4 杜青钢;乔治·桑何以为奇[J];法国研究;2004年02期

    5 董芳;赤子的诗意——乔治·桑田园小说解读[J];法国研究;2004年02期

    6 薛春霞;;解构性别——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3期

    7 乔治·桑 ,程依荣;冬天之美[J];广西教育;2005年Z3期

    8 麦永雄;欧阳灿灿;张广勋;王小菲;张群芳;邓与评;杨丽英;;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从乌托邦、恶托邦到伊托邦(笔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叶少芳;;在迷乱的尘世构建女性精神乌托邦——从陈染的《私人生活》看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赵雨舟;乔治·桑与《印典娜》主人公形象的亲和性 以法中小说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体意识的比较研究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黎燕;中国近现代小说的乌托邦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欧翔英;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径华;心灵的乌托邦——重读高尔基的《母亲》[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杨红伟;论乌托邦的概念及其政治意义[D];武汉大学;2004年

    3 王小菲;论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陆春;伊甸园与乌托邦:人类美好家园的永久想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邓群芳;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的爱情乌托邦[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娟;评乔治·桑的田园小说[D];兰州大学;2007年

    7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8 张娟;自然之子的自由追求[D];西南大学;2008年

    9 任岩;儿童文学历险型叙事作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丹;乌托邦思想研究:理论探微·发展脉络·殊异甄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姚建斌;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何佩群;德里达解构理论与女性主义政治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吴笛,徐绛雪;抗拒性阅读与女性批评的建构——评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3期

    4 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5 傅俊,陈秋华;从反面乌托邦文学传统看阿特伍德的小说《女仆故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吴小英;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J];青年研究;1996年12期

    7 贺来;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J];学术月刊;1997年09期

    8 李银河;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J];哲学研究;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毅衡;[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香云;;后现代艺术建构与解构的二律背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2 梁华;;论德莱塞小说创作的外省意识[J];齐鲁学刊;2007年04期

    3 陈爱敏;;“东方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华裔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6期

    4 张建红;;论《纯真年代》中的女性意识:解构与建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孔伟;;黑暗中的烛照——论池莉小说中女性观的发展流变[J];语文学刊;2009年11期

    6 李自雄;;论解构后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重新建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王怡;;论《喜福会》中东方主义的建构与解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4期

    8 于爱芹;;牧歌世界的建构与解构——沈从文乡土小说论[J];青春岁月;2011年08期

    9 刘慧;;无处皈依的诗意生命——浅析《游行》中林格的生命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10 赵红;;论“躯体写作”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实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翔;;网络传播媒介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萧萧;;跨界越位的后现代:以林德俊《乐善好诗》为例[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蒋笃君;;浅析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建构[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琰;;“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西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学民主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徐秀芝;;修辞的解构及其审美心理探微[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何晶;;中国大众传媒对本土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现象初探[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斌;;论图书馆品牌文化的构建[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克斯(不自由撰稿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武毅英;[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 周靖;[N];通信产业报;2003年

    4 詹斌;[N];青海日报;2003年

    5 尹鸿;[N];人民日报;2002年

    6 刘武俊;[N];检察日报;2001年

    7 弱水;[N];文艺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晏向华;[N];检察日报;2000年

    9 赵斌;[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10 ;[N];发展导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世胜;大都市区公共游憩空间的建构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曾桂娥;解构与建构—吉尔曼女权主义乌托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李敏;鲁迅的语言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5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6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9 翟立宏;信托产品创新:要素解构与环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王英伟;社会工程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玉娥;建构与解构—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刘裴裴;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写实小说[D];四川大学;2005年

    3 盛莉萍;大众媒介领域女性性别身份的建构及其解构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静;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喜福会》中东方主义的建构及解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庆;一切皆因“谣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舒多多;论世纪之交的女性家族史小说[D];武汉大学;2005年

    7 印大双;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想评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静;在解构与建构中重生[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李光彩;文化经典的建构与接受[D];河北大学;2006年

    10 李洪莉;我国信用体系的建构与政府职能[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建构与解构—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4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