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存在”
本文选题:女性 + 存在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二十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存在主义以及女性主义也在这种社会潮流中得到迅速发展。波伏瓦作为女性存在主义哲学家,将存在主义与女性主义两大思潮相结合,探究女性的“存在”。其有关女性“存在”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局限在哲学理论领域,在文学创作上亦成就斐然。从早期的小说《女宾》到集大成的著作《名士风流》等等,这一系列文学作品无一不涉及对女性“存在”的思考。本文试图以其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联系其《第二性》等理论著作,探究波伏瓦对于女性“存在”的思考。 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了波伏瓦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波伏瓦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大类:好比“亚当的肋骨”,始终依附于男性的保守女性形象;特立独行、叛逆,却也饱含伤痛的女性,就像一颗颗“邪恶的黑珍珠”;以独立、自我诠释另一种“人”应为何种含义的现代女性。这些女性形象之间并非绝对的对立,存在着渗透与转换。 第二部分分析了这些女性“他者”的生存状态,包括社会制约下的“他者”,家庭束缚中的“他者”,附属两性关系自我认可下的“他者”以及同性尖锐矛盾背后的“他者”。 第三部分,波伏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在文学创作中为这些女性找寻摆脱“他者”地位的途径。她鼓励女性们实现经济的独立,树立自我主体的意识,摆脱婚姻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为女性的未来指明方向。
[Abstract]: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economy and the great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 , people ' s eyes began to turn to the existence state of human beings .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 Firstly ,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literary works of Bovwa is introduced . In the literary works of Potava , the female image is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 better than Adam ' s rib , always attached to the conservative female image of men ;
It ' s an exclusive , rebellious woman , but also a woman with pain , like a " wicked black pearl " ;
Independent , self - explanatory of another " person " should be of what meaning of modern women . There is not absolute opposition between these female images , and there is infiltration and conversion .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existence state of these female " other persons " , including the " other person " under the social restriction , the " other person " in the family restraint , the " other person " under the self - approval of the two - sex relations and the " other person " behind the same - sex sharp contradiction .
The third part , on the basis of his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 Potava seeks to find out the way to get rid of the status of " others " in literary creation . She encourages women to realiz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economy , set up the self - subject consciousness , and become the real " man " i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women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5.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7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7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