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隐含作者的全息考察和建构

发布时间:2018-06-06 22:12

  本文选题:隐含作者 + 真实作者 ; 参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应用很普遍,但是它的定义和所指一直仍然是学界的争论热点。本文结合当前此领域的主要学术焦点,对引进"隐含作者"的必要性,他和真实作者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隐含作者"这一概念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隐含作者的提出有利于严谨的文学批评;隐含作者源于真实作者的创作又有赖于读者的建构,他和真实作者之间是一种动态的交叉关系,因此,隐含作者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在阅读中得以具体化的一个抽象的集合体。借鉴语言学的两组术语——音位和音位变体以及语素和语素变体——的理解,隐含作者可以表示为:1+1+1+1+……1=1,所以,隐含作者可以是一个(抽象的),也可以是许多个(具体的)。有鉴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查特曼经典图示的修改意见。
[Abstract]:The concept of "implied author" is widely used, but its definition and reference have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implied auth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the real author, and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implied autho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mplied author's proposal is conducive to rigorous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at the implied author's cre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real author's creation and depends on the reader's construction. There is a dynamic cros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lied author and the real author, so the implied author is not an entity. It is an abstract collection that is concretized in reading. Referr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wo sets of terms in linguistics, phoneme and phoneme variant, morpheme and morpheme variant, the implied author can be expressed as: 11 11 1. 1 / 1 / 1, so the implied author can be one (abstract or many). In view of this, the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modification of Chatman's classic diagram.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10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韦恩·C·布思;申丹;;隐含作者的复活[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2 乔国强;;“隐含作者”新解[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章;论《聊斋志异》“弄假成真”的艺术技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5 周涛;论鲁迅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可靠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兰珊;;神话型理想面对现实的执着追问——试析《堂吉诃德》中镜子-本文的指示作用和主要本文的寓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黄盛;蔡荣寿;;《蝴蝶君》对性别和种族的解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高明玉;;洛丽塔:一朵无意识浇灌出的“镜中花”[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王中;论《啼笑因缘》的多重趣味组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江守义;叙事是一种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素茶;;喜剧形式下的悲剧内涵——解读马克·吐温的《苦行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彩霞;;西方文学想像与《圣经》叙事的平行研究[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八辑)[C];2014年

6 潘桂林;;理论幻景与实践焦虑——读者走向前台之后的学理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秋华;论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晓荣;叛逆·反思·认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博;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海斯特·白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冯静;论《紫色》中茜莉对身份的寻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申丹;;何为“隐含作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韦恩·C·布思;申丹;;隐含作者的复活[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3 詹姆斯·费伦;王安;;竞争中的叙事:叙事转向中的又一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4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5 申丹;;再论隐含作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6 薛春霞;;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伦理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7 马明奎;;叙述话语及其存在方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8 周宁;刘将;;论心理学的解释学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超;景体渭;;英语心智词库中非语素构词规则及类型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宋旭;;论影响英语语素变体的若干因素[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Daniel Siddiqi;安丰存;;《词的内部结构》述评[J];当代语言学;2012年03期

4 景体渭;景超;;英语词节的语言特征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卢植;《英语单词:历史与结构》述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88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988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