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小说《1Q84》中人物的逃避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8-06-10 01:28

  本文选题:小说创作 + 逃避自由 ; 参考:《语文建设》2015年02期


【摘要】: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反映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失去精神依托的人们对于"爱"与"沟通"的渴望。本文旨在运用上世纪四十年代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来解读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通过分析逃避自由的三种途径,指出小说中人物深陷自由困境的原因,由此揭示出追求真正的积极自由的途径,即:只有通过"爱"达到与他人畅快的"沟通",经过自身积极的思考,重新发现自我,才能消除消极自由带给人的孤独感和无权力感,真正摆脱外在权威的控制,打开自由之门。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three ways of escape freedom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reason why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fall into the free predicament ,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way to pursue the real positive freedom is to eliminate the loneliness and the power - free feeling of the negative freedom , and to get rid of the authority control and open the free door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分类号】:I313.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荣生;中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取向比较及讨论[J];语文建设;2002年10期

2 余虹;;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J];语文建设;2009年03期

3 杜晓丽;;村上春树对日本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展[J];语文建设;2013年06期

4 张琨;;浅析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留恋与迷惘[J];语文建设;2013年08期

5 郭华;;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异质空间”[J];语文建设;2014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贺卫东;;建构主义理论给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6期

2 钟贤权;;阅读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以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为例[J];语文学刊;2011年06期

3 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理论”[J];语文学习;2002年11期

4 孙e,

本文编号:2001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01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