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正义与审美体验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will affirm the role of ethics and legal system in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reality, but ignore the influence of poetic justice contained in works of art on the real world. Poetic justice is a category of justice discussed in the scope of art, and its power comes from individual aesthetic experience. If we fully understand the word "poetic justice" and have a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is concept, we need to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justice, and explore its existence basis and it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reality.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基金】:2010年江西省“十一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娱乐主宰与科技主义时代的审美正义研究”(10WX78)
【分类号】:I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光,陈湘君;“解放想象力”:创造《聊斋》的“美学向度”[J];蒲松龄研究;2001年01期
2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4 殷明明;;技术进步与艺术的民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赵睿;;浅论短信的艺术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7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罗茜;;试析俄狄浦斯悲剧性命运的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蒋龙贺;;追寻生命的完整——解读《霍华德庄园》中福斯特的个体生命价值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杨柳;;异化与解放——用异化理论解读赛普蒂莫斯的生命轨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树东;;对抗战文学三种叙述模式的分析与反思——纪念抗日战争结束60周年[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璐;;简述哈贝马斯科技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6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吕晓明;;“异化”概念辨析及演变[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8 傅星寰;;政治中人的“异化”——珂塞沃伊形象解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冠军;;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y囇蘖,
本文编号:2506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50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