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鬼屋、疯女人和继承人们——从门罗的《乌特勒克停战协议》探加拿大文学的哥特主义暗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怡;;荒城、鬼屋、疯女人和继承人们——从门罗的《乌特勒克停战协议》探加拿大文学的哥特主义暗流[J];外国文学;2019年02期
2 王子勤;何春梅;;浅谈加拿大文学的地域性特点——以《逃离》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3 苗福光;;加拿大文学中的地方书写与身份建构——以门罗短篇小说《声音》为例[J];外语学刊;2015年01期
4 范丽军;;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加拿大文学特质研究[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5年07期
5 李晖;;笔尖在枫叶国舞蹈——华裔加拿大文学的起源及发展[J];华文文学;2014年03期
6 张成珊;论加拿大文学的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7 戴维·斯托克,陶洁;加拿大文学的特色[J];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03期
8 陈俊群;民族文学发展之路上的双重困惑——加拿大文学问题探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03期
9 刘新粦;;加拿大文学初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10 苏音;;加拿大小说[J];文化译丛;198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怡;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加拿大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王晓姝;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子璇;构建加拿大文学中的一个“神话”[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任丽;追寻意义[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3 吴献;边缘世界中的勇士[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4 刘小梅;爱丽丝·门罗作品的南安大略哥特风格[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杜洪晴;加拿大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先驱之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俊婷;从受害走向幸存:《别名格雷丝》的主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昕;为生存寻求第三条道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邹本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韩晓红;从“笼中鸟”到“自由鸟”[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刘广南;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逃离》女性哥特元素分析[D];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5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