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
【学位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5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Forms of death in Wilde’s fairy tales
2.1 Natural death
2.2 Death for love
2.3 Death for good
Chapter Three Reasons for Wilde’s selection of death theme
3.1 The influence of grim social background
3.2 The influence of dramatic life experiences
3.3 The influence of decadentism
Chapter Four Implied meanings of Wilde’s death theme
4.1 The rescue of artistic beauty
4.2 The pursuit of human love
4.3 The question of moralit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毛;;说谎的太太[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1年02期
2 陈琦;张新颖;;生活/艺术之美——解读《道连·葛雷的画像》[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3 王恒恩;;浅析王尔德童话与传统童话的对立[J];作家;2011年16期
4 吕颖;;唯美的衰落——王尔德《雷丁监狱之歌》中唯美与现实的冲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杜以向;;简评王尔德的《一个理想的丈夫》人物塑造及语言特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曹亚南;;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和价值追求[J];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春蕾;;安徒生童话的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J];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8 林德福;段绍俊;;酷儿理论视阈中的王尔德[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刘晋;;《莎乐美》:王尔德“去英国化”的一部作品[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吴桂辉;;多重身份下的多重焦虑——解析王尔德的《莎乐美》[J];戏剧文学;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童话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戴岚;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华;中西方文学语境下的王尔德童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马春蕾;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陆嘉宁;论儿童对作家童话的接受困境[D];浙江大学;2010年
4 周军;童话的生命之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濛;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创作特点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6 周秉荣;论童话中的宝物形象[D];安徽大学;2011年
7 张慧喆;童话流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陈丽静;触摸“心灵的童话之旅”[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觅;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童话艺术精神之浅探[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符颖;罗尔德·达尔童话叙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8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4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