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建设”还是“多重建设”——文献计量学视野下的中国哈姆雷特研究40年
【文章目录】:
一、哈姆雷特研究概览
(一) 文献总量及刊源分析
(二) 关键词分析
二、重要文献概览
三、主题文献解读
四、研究趋势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明;;仪式化复仇的困境——《哈姆雷特》悲剧成因新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5期
2 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批评:现状、展望与对策[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3 北塔;《哈姆雷特》剧本的汉译[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4 李伟民;从人民性到人文主义再到对二者的否定——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国形象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王宏图;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3期
6 孟宪强;《哈姆莱特》导读[J];四川戏剧;2000年05期
7 魏玲;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J];国外文学;1994年04期
8 陈竹;哈姆雷特能“中国化”吗?——越剧《王子复仇记》引起的思考[J];上海戏剧;1994年05期
9 高万隆;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思想家吗[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10 叶舒宪;;从哈姆雷特的延宕看莎士比亚思想中的封建意识[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欢;;哈姆莱特的中国形象简论[J];青年文学家;2015年36期
2 王瑞;;《哈姆雷特》百年汉译形式演化[J];山东外语教学;2015年05期
3 纪建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J];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2014年02期
4 陈君;;浅谈《哈姆雷特》在越剧《王子复仇记》中的异化和归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李伟;;剖析《哈姆雷特》悲剧色彩的翻译手法[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2期
6 王岫庐;;译者文化态度的多歧性及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J];中国翻译;2014年04期
7 黄睿;;莎翁戏剧《皆大欢喜》的狂欢化叙事特征[J];芒种;2014年12期
8 王晓雄;;融合与失落:西方经典的本土化移植——以越剧《王子复仇记》对《哈姆雷特》的改编为例[J];当代电影;2014年06期
9 梅阳春;汤金霞;;卞之琳诗歌英文自译翻译伦理之透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冯海晶;李莉;;倾听女性的声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J];作家;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李伟民;冯文坤;王凯凤;;中国莎士比亚学者的一次盛会——“莎士比亚研究与英语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大写意[J];四川戏剧;2007年01期
3 李伟民;;比较文学视野观照下的莎士比亚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朱静;;新发现的莎剧《威尼斯商人》中译本:《剜肉记》[J];中国翻译;2005年04期
5 李伟民;普及推广莎士比亚研究的基本建设——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J];辞书研究;2004年06期
6 蓝仁哲;《哈姆莱特》:演释人类生死问题的悲剧[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7 从丛;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高德强;走出《哈姆莱特》研究的误区[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9 方平;哈姆莱特的悲剧性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郑土生;再谈莎学研究需要马克思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光明;;哈姆雷特:“延宕”,还是“等待”,问题所在(下)[J];名作欣赏;2015年04期
2 胡竞文;李雪;左月;;论哈姆雷特的矛盾性格[J];考试周刊;2014年A4期
3 肖四新;在生存与毁灭中挣扎与探索——哈姆雷特发疯与毁灭的意义[J];国外文学;2002年03期
4 郑瑾;;哈姆雷特的迟疑性格分析[J];长城;2013年02期
5 范友娟;张之燕;;弗洛伊德“暗恐”理论视角下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解读[J];名作欣赏;2016年20期
6 张素娜;;论《哈姆雷特》中疯癫的哈姆雷特[J];青年作家;2015年12期
7 刘红霞;;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J];芒种;2014年08期
8 徐静;;论哈姆雷特的躁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陈宁;;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及其意义[J];小说评论;2013年S1期
10 朱小华;宋丽云;;对哈姆雷特复仇延宕行为本质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男;哈姆雷特的爱[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李小蓓;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苏州大学;2001年
3 王焱;论哈姆雷特的动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李芳媛;哈姆雷特性格的不确定性解读[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5 陈丽;《离骚》与《哈姆雷特》的延宕主题比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杭海;论《诺斯托罗莫》中的哈姆雷特/堂吉诃德二分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姚楠;术士还是学士?[D];西南大学;2015年
8 唐植;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与身份政治[D];西南大学;2014年
9 罗倩;另一个“哈姆雷特”[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司微;命运与性格[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1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5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