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视角下斯诺小说《新人》中的“两种文化”
【文章目录】:
一、斯诺的“两种文化”命题
二、哈贝马斯科技批判和交往行为理论概述
三、“生活世界殖民化”:《新人》中“两种文化”的对立和不解
四、交往行为:《新人》中“两种文化”的对话和抉择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建德;从C.P.斯诺的《新人》看“两种文化”[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宁晓洁;;对《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现实性解读[J];经营管理者;2014年11期
2 王喆;;偏见与傲慢——《院长》中“斯诺命题”的再研究[J];芒种;2012年15期
3 姜慧玲;;从C·P·斯诺的《院长》看“两种文化”[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2期
4 童燕萍;与“两种文化”的对话——谈戴维·洛奇的小说《想》[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建德;从C.P.斯诺的《新人》看“两种文化”[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2 宋梦晨;;论《俄狄浦斯王》“歌队”中两种文化精神的博弈与妥协[J];神州;2013年15期
3 牛玉秋;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寻找停泊的港湾——《梦里的港湾》读后[J];当代文坛;1986年05期
4 王喆;;《院长》中“两种文化”的再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5 胡亚敏;谈《女勇士》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1期
6 徐德林;;书写人文学的历史,消解两种文化论争——评《人文学的历史:被遗忘的科学》[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7年06期
7 黄玲;;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从爱德华·阿尔比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谈起[J];语文建设;2012年14期
8 ;短讯[J];读书;1986年04期
9 冯玉律;“不到位”、“错位”和“越位”——词语在上下文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10 刘亚;;约翰·福尔斯的《收藏家》与英国的“两种文化”之争[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越;《星期六》中的“两种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刘岩;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与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蒯佳;Fran(?)ois Cheng(程抱一),传播两种文化的使者[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冯转;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陌生化视域下《喜福会》解读[D];兰州大学;2014年
5 杨蓉;埃德加·斯诺笔下的中国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丽娟;从沉默到反抗[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龙俊阳;论《曼波王弹奏情歌》中散居者的文化身份模式[D];湘潭大学;2014年
8 刘文静;基姆的矛盾性:印英文化之间[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宋隽;碰撞·交融·和谐[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应伟伟;奏响人文精神的旋律——从《所罗门之歌》中帕立特的人文追求透析作品主题[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52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5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