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和谐共存—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紫色》

发布时间:2017-05-19 13:22

  本文关键词:和谐共存—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紫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和行动主义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因小说《紫色》而享誉文学界,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在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中,沃克因创作思想深邃、洞察力强而著称。她着力描写黑人女性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以及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并揭示了女性和自然反抗压迫寻求和谐共存(Survival Whole)的道路。本文基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和解读《紫色》这部作品,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艾丽斯·沃克的人生历程、写作生涯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紫色》的文学评论以及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意义。第二章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简述生态文学批评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艾丽斯·沃克作品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小说中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压迫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和破坏,并揭示了两者受压迫的根源—父权制的统治及人性的贪婪。第四章描述了小说中黑人女性为建立和谐世界所作的努力,通过百纳被、裤子的缝制和制作,探寻非洲之旅等方式,黑人女性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寻求、发现、认识自我,获得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独立和自由,并最终实现了与男性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完满状态。第五章主要探讨了作品《紫色》所体现的和谐世界:黑人女性、黑人夫妇、种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第六章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论点,描述了艾丽斯·沃克创作这部小说的最终意图及其实现的手段和方式。沃克的《紫色》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黑人女性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同时为妇女解放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指明了新方向。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 《紫色》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 自然 和谐共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被解构的男性主体——《苔丝》中安吉尔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字;;美国黑人女性双重身份的寻回——论《紫颜色》主人公的觉醒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3 伍娜;;女性主义文学的未来——“双性人格”——读伊莱恩·肖沃尔特《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陈术颖;;女人的战争——男人的风景——解读苏童文集《婚姻即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阎桢;;贝娄作品的女性主义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徐芳芳;;论现代女性文学性别体认和自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聂晓戌;;父权文化的牺牲品——从文化视角浅析珍妮姑娘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吴海燕;;苏珊的寻找自我之旅——《到十九号房》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9 周琳琳;;沈从文笔下都市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吕雪;;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小姨多鹤》中的“姐妹情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王晶;刘彦U

本文编号:37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7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b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