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0:20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楼梦》 《源氏物语》 女性形象 比较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对日本文学发展影响深远。两部长篇小说都塑造了生动而美丽的女性形象,并对其中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有着强烈的同情心,都是关注妇女命运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都是描写封建社会贵族家庭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妇女的命运却是相同的,通过两部作品的任务形象之间的比较,可得知男尊女卑的思想贯穿整个封建社会,而且没有国家之分。《红楼梦》和《源氏物语》的作者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都用现实主义的笔调写出了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她们内心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强烈的追求爱情的愿望。本文主要对两部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比较,以及分析作家对女性的态度。
【作者单位】: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红楼梦》 《源氏物语》 女性形象 比较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一、引言鲁迅有句话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鲁迅对《红楼梦》写作手法的高度肯定。曹雪芹在创作上打破了传统题材、主题的限制,独出心栽,在封建社会男权意识形态下将男权“异化”,是男人变得女性化,身上具备女性形象的特征。这是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萍;;《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丁燕;;颜色如花命如叶——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悲剧[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许纾;;殊途同归——黛玉、紫姬形象之比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4 徐丽娟;;从《红楼梦》中女性命运看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J];青春岁月;2010年22期

5 钱澄;;变异的专偶制与女性悲剧——从《源氏物语》看日本平安时代的妇女命运[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2 魏丕植;;生命的挣扎 灵魂的纠结——理想女性王熙凤与紫姬悲剧之比较[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赵小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男主人公之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李婧;;《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主人公对比探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4期

5 杨倩;;《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的哀歌[J];才智;2013年21期

6 余新颜;;《源氏物语》的叙事及主题思想[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26期

7 田娉;;《红楼梦》悲剧性主题解读[J];读书文摘;2015年18期

8 杨穆龙;;林黛玉形象比较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孙静华;;平安时代日本文学的特点[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2期

10 李先瑞;;两个善妒的女人——试比较王熙凤和六条妃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琪琦;;论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内涵[A];红楼文苑(2014年第4期)[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志宇;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包斯琴;从《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人物比较研究看蒙汉文化交流[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韩梅;《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毛珊;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若冲;《源氏物语》夕颜与《红楼梦》林黛玉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水然;论世外仙姝林黛玉[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4期

2 陶陶;;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J];红楼梦学刊;1990年04期

3 杜景华;黛钗性格与道德评估[J];红楼梦学刊;1992年04期

4 顾鸣塘;东方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颗明珠——论紫姬与薛宝钗[J];红楼梦学刊;1997年03期

5 刘胜兰;女性人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6 郭存爱;《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王艳凤;东西方文学女性悲剧探源[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03期

8 杜鹃;《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谈[J];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9 叶渭渠;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J];日本学刊;1995年01期

10 赵连元;《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美学比较再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菁;;《源氏物语》中悲剧的女性形象之我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邵永华;;《源氏物语》与平安文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蕊;;浅谈《源氏物语》中浮舟的悲剧命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林文月;;千载难逢竟逢——《源氏物语》千年纪大会追忆[J];书城;2009年06期

5 何熠楠;胡志伟;王玄理;;浅谈《源氏物语》在后世的传播情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杨芳;;《源氏物语》英译本特点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杨芳;;《源氏物语》主要英译本及翻译特色[J];日本研究;2010年02期

8 王玲;;死亡在《源氏物语》构成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源氏身边的女性死亡为视点[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9 王玲;;试析《源氏物语》中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赖晶玲;;浅谈《源氏物语》中的佛教思想[J];群文天地;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志虹;;日本古代文献中的“なさけ”——《源氏物语》之前的用例考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继中;;于破灭中寻觅自我——《源氏物语》主题思想论[A];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C];2000年

3 姚继中;;《源氏物语》与唐代变文、传奇之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4 叶舒宪;李继凯;;光·恋母·女性化——《源氏物语》的文化原型与艺术风格[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5 赵连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铮;《源氏物语》将迎千岁华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12位学者联手译现代改编版《源氏物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钱铮邋刘赞;石山寺踏访《源氏物语》,魅力千年探缘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特约记者 戴铮;《源氏物语》一千岁,几代大师深受其惠[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戴铮;千年的源氏 千年的物哀[N];东方早报;2008年

6 记者 陈熙涵;《新源氏物语》中译本推出[N];文汇报;2008年

7 邸永君;人民币图案的选择思路应有所更张[N];北京日报;2006年

8 竺家荣;《天上红莲》:超越千古的人间情爱物语[N];文艺报;2012年

9 张晖;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是谁?[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 徐忆农;昴——古字“新”意[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2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燕;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年

3 许霄翔;《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4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5 岳小冬;论《源氏物语》中的私通事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陶毅;《源氏物语》<须磨>卷和歌中的月亮意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宁恺;《源氏物语》中蕴含的风雅余情[D];东华大学;2013年

8 唐菊芳;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9 李曼;《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10 杨乐;《源氏物语》与日本文艺美学观念[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9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39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