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1840年-1978年)
本文关键词: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1840年-1978年)
更多相关文章: 喀什噶尔 探险家 贡纳尔·雅林 维吾尔语言文学研究 思考与参照
【摘要】:游记、回忆录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类,也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本文研究外国作家的游记与回忆作品,以1840年——1978年为时间轴,搜集并梳理这段时期到过喀什噶尔的外国人资料,选择其中一些对喀什噶尔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的作品,以其游记文学作品中对喀什的记载和描述为研究文本,如A·N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利亚》、贡纳尔·雅林《重返喀什噶尔》、凯瑟琳·玛嘎特尼著,王卫平译《外交官夫人的回忆》、戴安娜·西普顿著,崔彦虎译《古老的土地》、斯文·赫定著,孙仲宽译《我的探险生涯》、橘瑞超著,柳洪亮译《橘瑞超西行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文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通过整理这些作品中有关喀什噶尔的信息材料,以此对1840年——1978年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做一个宏观性的整体扫描,从而向读者展示那段时期喀什噶尔的面貌,说明外国人对喀什噶尔描述的不同并试图探索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此外,试图梳理出这个时代我们所需要的资料,为如何看待现在的喀什,如何吸引专家学者研究喀什提供一些思考借鉴,为中国向西开放战略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一得之见,发挥喀什的地理区位优势与发展潜力,提高喀什的国际影响力。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著名学者贡纳尔·雅林作为文学研究者和语言学研究者,限于其作品未被大量翻译成汉语的原因,很多学者将他的文学著作《重返喀什噶尔》作为探险游记来研究,并未注意到他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特点。特别是在喀什噶尔的治学生涯中,他将学者的身份与视角渗透在对喀什噶尔的观察描述中,搜集整理喀什噶尔语言文学资料的同时,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文学研究方法以及一些理论来进行研究,如田野调查法与类型学研究等,使得喀什噶尔很早就成为研究的学术田园。还有我最近发现的雅林的著作《喀什噶尔文学文献》(Literature Texts From Kashghar Edited And Translated With Notes Glossary),雅林在记录喀什噶尔文学的同时也采用了细致的分类研究法,这些都为研究喀什噶尔民间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笔者在对其进行翻译的同时也尝试着做一些探索式的分析,从而表达一些自己的感触与看法。选择以鸦片战争为起点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人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出现在喀什噶尔,他们在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这是我们了解并认识外国人笔下和眼中的喀什噶尔的一个重要方面。以1978年为终结点是因为贡纳尔·雅林是唯一一个跨时代并两度来到喀什噶尔的著名的专家学者,他在著作《重返喀什噶尔》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别记录了1929年——1930年与1978年的喀什噶尔,是就喀什噶尔变化的最具说服力的作者。此外,他还是一位为了完成其学术论文专程前往喀什噶尔的带着研究目的学者,他搜集整理并分析研究了大量有关维吾尔和喀什噶尔的语言文学,起着与外界学术沟通的桥梁作用,有着突出的贡献。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难点和创新点等方面;第二部分为正文,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三章,第一章是1840年——1978年的喀什噶尔,主要介绍一下喀什噶尔,简要论述1840年——1978年喀什噶尔的社会面貌以及粗略汇总这段时期内来过喀什噶尔的外国人;第二章为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分别以探险家与外交官夫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述探险家笔下和外交官夫人笔下的喀什噶尔。研究探险家笔下的喀什噶尔进而为喀什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经济等参照,充分发挥喀什的地理优势,发挥喀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研究外交官夫人笔下的喀什噶尔,从而为喀什现代社会的农业、医疗卫生、服饰文化、民俗风情、旅游等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建议,丰富并充实喀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第三章为贡纳尔·雅林笔下的喀什噶尔,也是论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以跨越新旧时代的学者贡纳尔·雅林及其作品《重返喀什噶尔》和Literature Texts From Kashghar Edited And Translated With Notes Glossary(《喀什噶尔文学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他笔下1929年——1930年和1978年的喀什噶尔进行研究,并突出介绍他对维吾尔语言文学的研究以及他的特殊贡献,以事实为例说明新旧时代喀什噶尔的发展变化进而肯定国家对喀什的发展建设。此外也向喀什噶尔的知识分子介绍学者贡纳尔·雅林的新的学术思路与研究方法,为其提供学习借鉴的学术对象与学术方法,以期促进喀什噶尔的学术发展,或许也可以为外界学者提供一些研究喀什噶尔的资料与灵感。结语部分通过在大量占有相关论文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外国人留下的游记、回忆录、学术著作等作品中与喀什噶尔有关的内容进行研究,然后思考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以及论文在完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透过他们的观察视角,肯定并认识喀什重要的战略位置与地理位置,肯定学者贡纳尔·雅林为喀什维吾尔文学文化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从而为喀什现在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喀什的学术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与可资借鉴之处,从而为喀什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喀什噶尔 探险家 贡纳尔·雅林 维吾尔语言文学研究 思考与参照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0-11
- 1.理论意义10
- 2.实际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
- 1.国外研究现状11
- 2.国内研究现状11
- (三)文献综述11-12
- (四)研究方法及难点和创新点12-14
- 1.研究方法12
- 2.难点与创新点12-14
- 一、1840年——1978年的喀什噶尔14-18
- (一)喀什噶尔概况14
- (二)1840年——1978年的喀什噶尔14-15
- (三)1840年——1978年喀什噶尔的外国人概述15-18
- 二、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18-37
- (一)探险家笔下斑驳纷杂的喀什噶尔18-26
- 1.喀什噶尔独特的生态环境18-19
- 2.喀什噶尔特殊的经济面貌19-20
- 3.喀什噶尔混乱的政治形势20-22
- 4.喀什噶尔的军事情况22
- 5.喀什噶尔人的日常生活22-23
- 6.喀什噶尔的其它情况23-26
- (二)外交官夫人笔下的喀什噶尔26-37
- 1.喀什噶尔丰富的物产26-27
- 2.喀什噶尔人的特点27-28
- 3.喀什噶尔人的衣着服饰28-29
- 4.喀什噶尔的风俗29-31
- 5.喀什噶尔的城市风貌31-32
- 6.喀什噶尔的社交活动32-34
- 7.喀什噶尔的其他方面34-37
- 三、贡纳尔·雅林笔下的喀什噶尔37-54
- (一)贡纳尔·雅林笔下1929年— —1930年的喀什概况37-40
- 1.初到喀什噶尔之感37
- 2.喀什噶尔的巴扎37-38
- 3.喀什噶尔的麻扎38-39
- 4.喀什噶尔的外国人39-40
- (二)贡纳尔·雅林笔下1978年的喀什概况40-44
- 1.喀什噶尔的经济41-42
- 2.喀什噶尔的医疗与教育42-43
- 3.喀什噶尔的伊斯兰文化43-44
- (三)贡纳尔·雅林对维吾尔语言的研究44-46
- (四)贡纳尔·雅林对喀什噶尔文学的研究46-51
- (五)贡纳尔·雅林的特殊贡献51-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9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59-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遥远;;喀什噶尔[J];今日新疆;2006年07期
2 伯希和;田卫疆;;喀什噶尔考(上)[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3 高永久;试论喀什噶尔一名的含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4 贾建飞;评马继业与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的建立[J];西北史地;1998年03期
5 黎琦;张宏光;;喀什噶尔情缘——电视剧《兄弟》主题歌[J];北方音乐;2007年01期
6 刘渊;;喀什噶尔[J];北方作家;2012年05期
7 潘黎明;喀什噶尔的乐器世家[J];丝绸之路;2004年12期
8 吐尔迪·萨木沙克;段石羽;王怀林;;喀什噶尔的美女[J];民族文学;1982年12期
9 刘曦林;遥念中的喀什噶尔──买买提·艾依提油画赏记[J];新疆艺术;1996年03期
10 周涛;唤醒令──喀什噶尔的记忆[J];中国民族;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琪;;民俗审美与环境艺术共同搭建下的历史街巷——以喀什噶尔老城区奥然喀依巷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2 毛炜峄;孙本国;王铁;罗光明;张传荣;霍丽;;近50年来喀什噶尔河流域气温、降水及径流的变化趋势[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志恒;李屹在五彩喀什噶尔儿童艺术团调研[N];喀什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潘黎明;喀什噶尔学研究会开始筹备[N];喀什日报(汉);2008年
3 实习记者 王辉 通讯员 王建波;喀什噶尔艺术团进行首次彩排[N];喀什日报(汉);2008年
4 记者 曹新玲;喀什噶尔学研讨会举行[N];新疆日报(汉);2011年
5 刘学杰;漫说多元相融与开放的喀什噶尔文化[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通讯员 原野 如风;“五彩喀什噶尔”儿童艺术团抵京并举行新闻发布会[N];喀什日报(汉);2008年
7 记者 王志恒;喀什噶尔购物中心开工奠基[N];喀什日报(汉);2008年
8 通讯员 原野 如风;“五彩喀什噶尔”儿童艺术团在京演出获成功[N];喀什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张桂香;喀什噶尔影剧院向市民开放[N];喀什日报(汉);2008年
10 记者 张桂香;我区畜产品统一“着装”闯市场[N];喀什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轶群;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红霞;外国人笔下的喀什噶尔(1840年-1978年)[D];喀什大学;2015年
2 依明江·塔吉;近代外国人士在喀什噶尔科学考察活动及影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吐逊古丽·卡热;民国时期新疆喀什噶尔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4 江平;近代外国来华人员对新疆社会的认识[D];新疆大学;2009年
5 王启明;西天山南北通道研究:18世纪中叶—19世纪[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5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4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