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应用芳环羟基化法研究锰离子参与类Fenton反应

发布时间:2020-07-11 17:36
【摘要】:采用L-苯丙氨酸为探针,研究了用芳环羟基化法(aromatic hydroxylation)检测·OH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液相色谱仪的荧光检测器(FL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荧光光谱(FS)两种方法平行检测Cu~(2+)-H_2O_2体系中产生的。试验采用的激发波长277nm,发射波长306nm。体系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变化,可反映·OH产生量。对FLD与FS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由于FS使用混合体系检测,易对荧光的产生造成干扰,故此法虽然经济简便,但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FLD法无上述干扰。同时使用HPLC—FLD检测了7种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类Fenton反应产生·O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Cr~(3+)、Fe~(2+)、Co~(2+)、Cu~(2+)、Pb~(2+)产生·OH的能力较强,而Ni~(2+)和Cd~(2+)产生·OH的能力极弱。·OH清除剂脱铁敏(desferrioxamine,DFO)或甘露醇,能明显抑制产物L-Tyr的荧光强度变化,说明·OH的产生受到抑制,结果表明HPLC方法准确可靠。使用分光光度法对上述离子参与类Fenton反应产生·OH的实验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但芳环羟基化荧光法的结果更稳定,灵敏度更高,故此方法对于·OH检测以及抗·OH机理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基于Mn~(2+)和Mn~(3+)是抑制还是促进·OH产生的争论,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法、芳环羟基化法和电泳法研究了Mn~(2+)和Mn~(3+)参与类Fenton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Mn~(2+)和Mn~(3+)在离子浓度较高时抑制·OH的产生,而降低Mn~(2+)和Mn~(3+)的离子浓度,·OH的产生明显受到促进,·OH清除剂能明显抑制Mn~(2+)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41
【图文】:

浓度,电泳法,损伤程度,时基


Mn+2的促进·OH产生的能力将受到抑制,如图n所示。从图n可以看出,在相同的Mn+2浓度下,当增加Phe、H20:和反应缓冲液的浓度时,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2.3.1.4MnZ气HZo:体系对DNA的损伤同样的结果在电泳法中也有所体现,如图12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DNA链的损伤程度与Mn+2浓度有关,Mn+2浓度为1400x1o一6mofL/时,DNA链的损伤情况最明显,而当MnZ+浓度为Z000xio一6mol凡时,DNA链的损伤情况与不加MnZ+时基本相同。

浓度


9hjk0PV丫V图15RZ+浓度为一5、10一喻。呱,Mn+2浓度对混合体系DNA链的降解的影响a.puelsn队+HZoZ;b.puelsDNA+HZoZ+RZ+;e一u+erZ++MnZ+,MnZ+浓度分别为isxio一6mo呱、17x一0一6mo比、19xio一‘场oL/l、Puel8DNA+H20220xl0一01L/八22x10一mo比、25xl-o6mo比、IO0x10一。比、140xio一6mo呱、29xl0一6mo呱、180x10一6moL/l、33xz0一6mo比、220x10一。比、soxlo一nlo比、印xlo一6mo呱、260xl0·喻。呱、34oxlo一喻01几、3soxio一6mol几、3sooxlo一mo呱;v:puelsDN^+H::02+MnZ+300x10一01几、,M+nz浓度为15xlrmol几;w:makeL.23.3Mn+3一HZO:体系产生.OH的情况23入1M+ns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Mn3+是否促进·oH的产生受其浓度的影响,总的来说在较高的浓度下Mn+3将会抑制.oH的产生,而在较低的浓度下促进.oH的产生,如图16所示。图16显示用HPLc一芳环轻基化法测得的在不同的Mn+3浓度下体系中相对荧光强度的情况,结果表明:当Mn+3浓度在。一15x10一6m0比之间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清清;Toru Takeuchi;Hiroko Indo;Hideyuki Majima;张志勇;;不同荧光探针检测微囊藻毒素-LR诱导的氧自由基[J];应用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2 何胜;杨猛;廖维芳;张元;朱晓莹;张树球;;海尔福口服液对自由基清除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6期

3 黄宏妙;郭占京;罗佩卓;梁晓艳;李学敏;;肉桂水提液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羟自由基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6期

4 文丽君;李娟;李海霞;周丹;;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的抗氧化能力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张岚;葛红娟;温武略;马洪波;;酸浆宿萼总黄酮体外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8期

6 石靖;陈雁;;五种中药水提物清除自由基效应的比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海平;苏雅乐;;狼毒炮制品总黄酮含量及抗羟自由基作用测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年05期

8 焦春香;张成桂;刘光明;李树楠;;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抗衰老活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初步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6期

9 魏炳栋;陶浩;陈群;于维;万伶俐;;植物多糖体外清除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饲料研究;2011年08期

10 李蕊蕊;;生当归和酒当归抗氧化能力的比较[J];饲料博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雨虹;陈晶;王国春;任建国;蔡国平;;羟自由基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生物力能学变化[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吴迪;张劲松;杨焱;唐庆九;刘艳芳;贾薇;;灵芝提取物不同分离组分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马世玉;吴基良;李立中;;倒卵叶五加总皂甙的抗氧化作用[A];全国第三届心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菊芳;李文建;周光明;卫增泉;;经羟自由基处理的哺乳动物细胞的旁观者效应[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5 徐江兴;徐薇;廖飞凤;;用紫外/芬顿试剂净化室内挥发性有机气体[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文集[C];2002年

6 王巍;赵德忠;孙晓芳;张春颖;;中药首茸方对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羟自由基增高的影响(摘要)[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杨世东;马军;史富丽;;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诱导产生过氧化氢的初步研究[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8 粟本文;赵熙;黄怀生;郑红发;银霞;钟兴刚;刘淑娟;;绿茶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其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梅;刘雯;吴春福;;内源性抗坏血酸释放抑制乙醇引起的纹状体内羟自由基产生[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王菊芳;周光明;李文建;党秉荣;李强;袁世斌;李兴林;卫增泉;;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对细胞存活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晓燕 黄海霞 洪喻;动物实验显示:赤芍总苷可抗心肌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梁映华;功能性饮用离子水保健机理初探[N];科技日报;2005年

3 李跃华;老年抑郁症治疗寻求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张周来;矽肺治疗研究获得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刘艳芳 整理;孕期罹患缺铁性贫血[N];中国食品报;2008年

6 衣晓峰 陈英云;原发性肝无功能研究出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刘红阳;甘露醇治胰腺炎 演绎“老兵新传”[N];健康报;2003年

8 ;什么叫光催化净化器?[N];中国质量报;2003年

9 农业部茶叶生化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韩驰;常饮茶 能防病[N];健康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燕宁 通讯员 徐省亚 杨芳;黑大蒜抗氧化能力强[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梅;纹状体抗坏血酸和羟自由基含量变化关系与药物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2 董丽敏;气—水两相流体中电晕放电脱硫脱硝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3 杨芬;检测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质谱分析新方法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姜艳丽;TiO_2/Ti催化剂改性及光电催化降解水中腐殖酸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周涛;氯酚类物质在零价铁强化还原/氧化体系中的降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缪恒锋;太湖富营养化水体中典型污染物的臭氧氧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王清江;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联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勇;别嘌呤醇和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吕绍武;基于环糊精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模拟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杨子银;茶(红茶)与茶(Camellia sinensis)花多酚类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茹;应用芳环羟基化法研究锰离子参与类Fenton反应[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杨敏;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机制及制备工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3 韩立强;肌肽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4 胡继西;识别自由基的新型荧光探针研制及其用于单细胞成像和流动注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籍月彤;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GPX模拟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邓洁;多孔板水力空化装置及其强化效应的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杨会中;水力空化强化效应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马佳卉;贻贝蛋白酶解制备活性肽的工艺研究及活性评价[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9 张静丽;药用活性多糖的复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刁伟力;电解法生成自由基规律及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0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50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6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