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G2D的结构与功能
【部分图文】:
痈ㄖ?斡耄?⒂?CD94分子形成异源二聚体。值得注意的是,NKG2A的细胞质结构域含两个与含有络氨酸蛋白2结构域同源的磷酸酶-1(Srchomologyregion2domain-containingphosphatase-1,SHP-1)相关联的免疫酪氨酸抑制性受体(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inhibitorymotifs,ITIMs)基序,这些抑制性基序在胞质结构域由一致的序列I/VXYXXV/L组成,能够在受体配体结合后导致ITIM的酪氨酸磷酸化[7],随后招募细胞内SHP-1酪氨酸磷酸酶,然后使激活的级联信号分子上的酪氨酸图1NK细胞受体Fig.1NKcellreceptorsNote:ActivatedreceptorscanbeexpressedonNKcells,suchasNKG2D,C,NKp46,CD16andothers,andmultipleinhibitoryreceptorsalsocanbeexpressedonNKcells,suchasNKD2A,NKG2Bandsoon.表1NK细胞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Tab.1ActivatoryandinhibitoryreceptorsofNKcellsFunctionalclassificationStructuralclassificationReceptorinhumanChromosomelocalizationNumberofexonsReceptorinmiceChromosomelocalizationNumberofexonsActivatoryreceptorNCRNKp46orLy94orMar-119p13.429NKp46orNCR17;7A17NKp306p21.325///NKp446p21.16///C-typelectin-likereceptor(CD94/NKG2family)NKG2D12p12.3-p13.18/9/10NKG2D(main)6F3;663.44cM9CD94/NKG2C12p13.26CD94/NKG2C6;6F37CD94/NKG2E12p13.27CD94/NKG2E6;6F37CD94/NKG2F12p13.24CD94/NKG2F//CD16112p13.316CD1616F3;663.09cM6Ly49d、6F3;663.44cM7Ly49h6F3;663.44cM8KIRsKIR2DS119q13.411---KIR2DS419q13
细胞毒活性的表型密切相关,HNK1/HNK1单倍型较LNK1/LNK1对揭示癌症风险的降低更有意义。在NK细胞NKG2D的表达中,LNK1/LNK1、LNK1/HNK1、HNK1/HNK1单倍型表达依次显著增加(P=0.003),或以个体单倍型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haplotype-tagging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htSNPs)依次为主要的纯合子、杂合子、小纯合基因型(P=0.02~0.003),提示NKG2D单倍型参与NK细胞和CD8+T细胞NKG2D蛋白的表达,使机体针对肿瘤细胞毒性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图2NKG2D染色体定位Fig.2ChromosomelocalizationofNKG2DNote:HumanNKG2Dislocatedat12p12.3-p13.1.表2人/鼠源性NKG2D表达Tab.2ExpressionofNKG2DinhumanandmiceTypeHumanMurine/MouseNKcells~100%;Unactivated:~100%~100%CD8+αβTcellsAfteractivation:~100%;Memorycells:~100%Afteractivation:~100%;Memorycells:~100%CD4+αβTcellsUsuallylackFewexpressγδTcellsPeripheralγβTcells:~100%;Smallintestinalepithelialcells:AbsentDendriticepitheliumγδTcells:~100%;Unactivated:absent.ThespleenγβTCells:~25%.Smallintestinalepithelialcells:AbsentNK1.1+TcellsUndiscover70%PositiveMacrophagesAbsentLPS;IFNα/βorIFN-γ;Afteractivation:~100%ThymocytesSinglepositiveCD8+TcellsUndiscover·267·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年第35卷
-P2与人类同源基因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胞质尾部包含由一个单独的外显子编码的13个氨基酸。NK细胞能够强烈表达NKR-P2,但在T细胞或NK细胞中未检测到缺乏此外显子的剪接变异体。3.2人源性NKG2D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人源性NKG2D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2~4编码胞内、跨膜结构域,外显子5~8编码与配体结合的结构域(图3示),是一个突出于细胞外空间的膜结合结构域。人源性的NKG2D虽然具有特定的单核苷酸变异性,但与鼠源性NKG2D受图3人源性NKG2D基因结构Fig.3GenestructureofhumanNKG2DNote:ThegenestructureofhumanNKG2Discomposedof10exonsand9introns.Theexon2toexon4encodetheintracellularandtrans-membranedomain.Theexon5toexon8encodesthedomain,whichisprominentintheextracellularandcancombinewithaligand.体有70%同源性。Shum等[16]提取14例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总RNA,经PCR扩增技术确定人源性NKG2D的等位基因,发现其中至少有5个志愿者为NKG2D杂合子。对每一个供者的每一种等位基因进一步分析,依据人类基因研讨会的专家共识,发现人类NKG2D至少表达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用NKG2D01、NKG2D02、NKG2D03表示,它们的登记号依次为NM-007360、AF260135、AF260136,其中“NM”表示参考序列,但三种等位基因的基因序列均表示为D12S2489E。NKG2D01基因序列最初由Houchins等[17]研究发现,与另外2种等位基因的同源性很高,仅有214和624两个位点的核苷酸不同,其中一个是同义核苷酸,另一个是反义核苷酸。214位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惠明;;免疫受体NKG2D介导的细胞免疫及其与疾病的关系[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8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宫伟雁;NKG2D及其配体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伟娅;李存娣;王健;;NKG2D的结构与功能[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年06期
2 宫伟雁;NKG2D及其配体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年03期
3 李成红;崔莲仙;何维;马驰;;氧化应激可选择性诱导细胞的NKG2D配体的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08期
4 方佳,卢芳,陈常庆;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75在人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细胞毒效应中的双重功能(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1年11期
5 陈勇;PI3K在T淋巴细胞活化与细胞毒效应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3期
6 Fearon DT;Wong WW;乔河水;;介导生物反应的补体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4年03期
7 张建华;陈红;张秀芹;许晓群;王宝红;高春义;王郡甫;;苏木素染色法在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中的应用[J];免疫学杂志;2010年06期
8 李涛;刘智;;Toll受体9对配体的识别及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23期
9 刘永全;α4整合素及其配体的分子结构和功能[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7年05期
10 舒翠玲;CD40分子及其配体研究进展[J];实验血液学杂志;199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孔燕;人类γδT细胞识别应激分子-4型UL16结合蛋白的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杨小超;阳离子配体修饰的纳米金用于细胞转运和微囊自组装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朱莉思;蛋白质—配体及蛋白质—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策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沈丽琴;人可溶性4-1BB配体在毕氏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白启峰;G蛋白偶联受体与小分子配体相互作用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杨琨;PTA1(CD226)分子配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7 刘映霞;重型乙型肝炎免疫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张水军;NK细胞受体与Nectin/Necl家族配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成红;氧化应激对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孟帆;单体C反应蛋白与配体的互作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3 蓝莹莹;CD40蛋白多肽配体的计算机模拟筛选和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马雪;HIV-1病毒中NCp7锌指区域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嘹;双配体受体对内皮细胞粘附因子的表达调控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3年
6 秦芳;无规生物大分子与配体耦合的折叠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志;桃红四物汤对兔皮片移植模型Jagged1配体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李昱;基于受体—配体空间构象信息设计IL-6拮抗多肽[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9 张翔;CXCR3及其配体I-TAC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D];青海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4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8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