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日本脑炎病毒NS2A蛋白拮抗宿主RNAi免疫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3:08

  本文关键词:日本脑炎病毒NS2A蛋白拮抗宿主RNAi免疫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的作用机制目前基本清楚,细胞内的RNaseⅢ类的Dicer蛋白识别并切割ds RNA(double-stranded RNA),产生小分子干扰si RNA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等非编码小分子RNA,Argonaute(AGO)蛋白随即结合这些小分子RNA,将其装配为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RISC特异性降解与小分子RNA序列匹配的靶RNA,或抑制靶RNA的翻译途径,最终达到沉默靶基因的目的。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在植物、昆虫等低等生物中,RNAi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病毒免疫机制发挥关键作用。针对于宿主这种特异的免疫方式,一些植物和昆虫病毒进化获得了拮抗宿主RNAi免疫的功能元件VSR(viral suppressor of RNA silencing),能够有效抑制基于RNAi的抗病毒免疫(RNA-based virus immunity,RVI),实现病毒滋生的感染和传播。哺乳动物可通过干扰素等天然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感染,尽管已有研究发现RNAi通路的存在,但哺乳动物细胞能否利用RNAi对抗病毒感染尚缺乏足够证据。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种以库蚊为传播媒介的虫媒病毒。临床上可以引起严重的脑炎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其基因组是长约为10976 bp的单股正链RNA,包含两端的非编码区和一个单一的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3个结构蛋白以及7个非结构蛋白。作为虫媒病毒,其天然宿主既包括昆虫也包括哺乳动物,是研究RNAi免疫通路的理想材料。日本脑炎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中拮抗经典的干扰素免疫通路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而其在昆虫或者哺乳动物中拮抗RNAi免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发现并确认病毒的VSR对深入认识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进一步以此为工具证明哺乳动物体内存在RNAi抗病毒免疫机制。本研究首先通过真核表达和体外生化等手段对日本脑炎病毒的全部蛋白拮抗RNAi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NS2A具有拮抗RNAi的功能;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反向遗传学技术,分析了NS2A蛋白上可能与RNA具有相互作用的位点,并构建了相应的突变病毒,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评价。本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下两个部分:一、日本脑炎病毒VSR的筛选与功能研究目前,已知的VSR基本为病毒自身编码的蛋白,如弗洛克豪斯病毒(Flock house virus,FHV)的B2蛋白。在蚊虫细胞中,外源加入EGFP的ds RNA/si RNAs可导致EGFP的m RNA降解,而FB2可以保护EGFP的基因组不受到RNAi作用的影响。本部分研究首先在上述系统中共转染重组表达的日本脑炎病毒的10个蛋白,确定了日本脑炎病毒的NS2A蛋白与FB2具有相类似的功能,可以保护EGFP的m RNA不受到细胞内RNAi通路的降解。随后,敲除该系统中RNAi通路中的关键作用蛋白,以Northern blot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日本脑炎病毒的NS2A蛋白与ds RNA/si RNAs相互作用来发挥VSR的功能,并以此确定了NS2A蛋白是日本脑炎病毒的VSR。由于NS2A蛋白可能与ds RNA/si RNAs结合,而RNA为带负电分子,因此推测NS2A蛋白上的正电荷氨基酸可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后,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比对不同的黄病毒NS2A蛋白序列,发现其中的大部分正电荷氨基酸都非常保守,并且在一定区域存在多个正电荷氨基酸聚集的现象,这些正电荷氨基酸很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通过ITASSER蛋白预测网站的数据分析,推测出NS2A蛋白的可能折叠方式,并利用Py MOL软件进行蛋白表面位点分析,发现正电荷氨基酸位点基本在蛋白跨膜区以外的折叠连接处。因此,我们推测K26、T33、K84、R98、R140、R163、R171、K193、K226这9个氨基酸可能是影响NS2A蛋白发挥VSR作用的关键位点。二、日本脑炎病毒VSR缺陷型病毒的构建与生物学特征分析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采用反向遗传学的技术手段,在日本脑炎病毒感染性克隆E70的基础上,通过融合PCR的方法进行NS2A蛋白的单点突变,成功构建了出T33I、K84A、R98A、R140A、R163A、R171A、K193A、K226A 8个带有点突变的感染性克隆质粒。进行体外转录、转染等实验操作后,在BHK-21细胞系上成功拯救出了T33I、K84A、R98A、R140A、R163A 5种点突变病毒,并通过反转录PCR实验、病毒蚀斑实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确定突变病毒在细胞上具有感染性,并成功引入突变位点,进一步观察到T33I、K84A、R163A突变病毒形成的蚀斑直径明显小于野生型病毒E70。随后,在C6/36、Aag2、293T细胞系上分别接种E70与突变病毒,通过病毒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显示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98A、R140A、R163A突变病毒在不同细胞系上的生长复制能力与E70基本一致;K84A在3种细胞系上的复制能力都明显减弱,说明K84A位点可能影响了病毒基因组的基本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包装;T33I位点在信号通路缺陷的C6/36细胞上复制与E70基本一致,而在RNAi通路完整的Aag2与293T细胞中复制能力都明显减弱,说明T33I位点可能影响了病毒VSR的功能。在动物实验中,本研究分别测定了突变病毒在乳鼠、成鼠上的神经毒力与神经侵袭力。结果发现T33I、K84A、R98A位点的突变病毒与E70相比,在神经毒力方面明显减弱,神经侵袭力相对减弱。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并确认了日本脑炎病毒的NS2A可能是其重要的VSR之一,同时该蛋白的T33I、K84A、R98A对病毒致病性具有重要影响,是关键的毒力(神经毒力或神经侵袭力)位点。上述工作首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证实了RNAi调控病毒复制的关键作用,对于深刻理解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RNA干扰 VSR 日本脑炎病毒 NS2A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73
【目录】:
  • 缩略词表5-7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前言13-18
  • 第一部分 日本脑炎病毒VSR的筛选与功能分析18-33
  • 1. 材料与方法18-19
  • 2. 方法19-25
  • 3. 结果25-30
  • 4. 讨论30-33
  • 第二部分 日本脑炎病毒VSR功能缺陷型病毒的构建与生物学特征分析33-57
  • 1. 材料与方法33-34
  • 2. 方法34-42
  • 3. 结果42-54
  • 4. 讨论54-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3
  • 综述63-71
  • 参考文献67-71
  • 硕士期间撰写的论著71-72
  • 个人简历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须永宽;慕萍;;关于日本脑炎病毒对鸟类感染的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75年02期

2 陈筱侠;;亚洲猴类中登革热和日本脑炎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6年04期

3 肖毅,马文煜,杨敬,宋建华,丁天兵;日本脑炎病毒血球凝集和凝集抑制试验的条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4 丁天兵,马文煜,杨涌峰,张明杰;反义硫代寡聚核苷酸对抗日本脑炎病毒的活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5 邹敏;吴发兴;陈杰;李明义;范根成;李晓成;张燕霞;;日本脑炎病毒增殖特性及病毒E基因测序和原核表达质粒构建[J];中国动物检疫;2007年07期

6 马文煜,于碧云,于文彬,黄庆生,姜绍谆,汪美先;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日本脑炎病毒E糖蛋白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7 ;国际[J];兽医导刊;2014年07期

8 安家泽;被动给予单克隆抗体对小鼠抗日本脑炎病毒的保护作用(文摘)[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9年03期

9 张宁;金洪涛;夏志平;张瑞岩;刘雯;李勇;薛慧亮;李丹;丁壮;;日本脑炎病毒囊膜蛋白的基因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06期

10 汤勃,刘俊彬,刘利兵,马文煜,肖毅;日本脑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真核表达载体的体外共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德蕙;张荣兴;陆秀英;;日本脑炎病毒感染鼠脑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研究[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2年

2 郑其升;杨松;徐学清;张晓勇;曹瑞兵;陈德胜;陈溥言;;日本脑炎病毒SA14-14-2株E基因抗原域Ⅲ的克隆及高效表达[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3 魏建超;宋大伟;郑其升;周斌;曹瑞兵;陈溥言;;日本脑炎病毒E基因抗原域Ⅲ和猪IgGCH3融合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邓绪芳;史子学;王晓杜;邱亚峰;沈阳;邵东华;马志永;;猪源日本脑炎病毒NS3蛋白在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特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仇华吉;金吉东;田志军;周艳君;王云峰;童光志;;NS 2A序列不利于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的体外表达[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邓绪芳;史子学;邱亚峰;沈阳;邵东华;马志永;;日本脑炎病毒NS3基因C端的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研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耀武;郑其升;张晓勇;周斌;曹瑞兵;陈德胜;陈溥言;;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主要抗原域的原核表达与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8 蔡宝祥;;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近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天兵;日本脑炎病毒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2 邓绪芳;p53在日本脑炎病毒复制及其致病性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炎鹏;日本脑炎病毒NS2A蛋白拮抗宿主RNAi免疫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2 金吉东;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的分子克隆与高效表达[D];延边大学;2002年

3 刘泉;日本脑炎病毒多表位基因与法氏囊活性肽的串联表达及其免疫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于亚玲;NSK三肽对日本脑炎病毒抑制活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焱;Vero细胞膜上与日本脑炎病毒结合分子的初步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黄艺珠;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多表位疫苗的设计及其在小鼠模型上的免疫效力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唐青海;日本脑炎病毒WHe株基因组特征及其疫苗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高娜;日本脑炎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及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薛少博;日本脑炎病毒囊膜蛋白结构域Ⅲ与非结构蛋白NS1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脑炎病毒NS2A蛋白拮抗宿主RNAi免疫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52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a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