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建立及载脂蛋白J与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建立及载脂蛋白J与再狭窄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再狭窄的大鼠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观察载脂蛋白J(Apolipoprotein J,Apo J)在再狭窄中表达的变化,探讨Apo J与再狭窄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20只。经锁骨下静脉注射肝素后,实验组用2F Fogarty球囊导管于右侧颈总动脉进行球囊拉伤,对照组做假手术。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取静脉血并处死大鼠,取出右侧颈总动脉全段,取其中0.3cm包埋在10%中性福尔马林中以备病理检测,余下血管段在液氮中速冻,并转入-80℃冰箱,为生化检测备用。HE染色法观察右侧颈总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po J蛋白在右侧颈总动脉中表达的部位及变化的趋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Apo J的水平,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右侧颈总动脉中Apo J m RNA表达的水平。结果:①使用本造模方法实验组的大鼠存活17只,存活率85%,存活的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均可以观察到内膜的增生,造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4.19±6.09分钟。②HE染色: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出现明显增厚,增厚的程度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可见大量的血管平滑肌(VSMC)向内膜迁移,其增殖和迁移的活性较强。在术后第4周时管壁侧的VSMC增殖活性开始下降。测量内膜/中膜面积比(internal/medial,I/M)来表示内膜增厚的程度,对照组的I/M接近于0,术后实验组各时间点的I/M均大于对照组(P0.05),第4周的I/M(2.61±1.12)最大,与第1(0.63±0.04)、2周(1.08±0.29)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免疫组化:实验组各时间点均可检测到Apo J蛋白,多表达于中膜及新生内膜的VSMC的胞浆中,实验组3周Apo J蛋白的表达最强,4周出现下降,对照组的血管全层未能检测到Apo J蛋白。④ELISA:对照组及实验组血清Apo J在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⑤real-time PCR:第1周时实验组Apo J m RNA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254);第2周时实验组Apo J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91 vs 0.91±0.17,P=0.006);在第3周时实验组Apo J m RNA的表达达到高峰(8.49±2.24 vs 0.98±0.21,P=0.007);在第4周时实验组Apo J m RNA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3.85±0.96 vs 1.05±0.35,P0.001)。结论:本研究所用的造模方法简单实用,可重复性强,大鼠存活率及成模率高。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生主要由VSMC向内膜迁移及增殖导致,新生内膜中VSMC增殖和迁移的活性较强,但在第4周下降。损伤血管中的Apo J m RNA及蛋白在损伤血管的VSMC中表达显著升高,均在第3周最高,第4周下降。提示Apo J与血管损伤及损伤后内膜增生密切相关。血管中高表达的Apo J主要来源于损伤组织局部的VSMC合成而非来源于系统表达,局部合成Apo J的量尚不足以引起全身血清的Apo J水平变化。我们推测可能作为一种损伤后的代偿,通过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的活性对再狭窄起保护作用。
【关键词】:再狭窄 载脂蛋白J丛生蛋白 冠心病 动物模型 血管平滑肌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R-3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3
- 研究现状、成果11-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3
- 一、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的建立13-28
- 1.1 对象和方法13-19
- 1.1.1 实验对象13
- 1.1.2 实验所需材料13-15
- 1.1.3 实验方法15-19
- 1.1.4 统计学方法19
- 1.2 结果19-23
- 1.2.1 建模存活率及成功率19-20
- 1.2.2 病理检查结果20-23
- 1.3 讨论23-26
- 1.4 小结26-28
- 二、载脂蛋白J与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关系28-50
- 2.1 对象和方法28-40
- 2.1.1 实验对象28
- 2.1.2 实验所需材料28-30
- 2.1.3 实验方法30-39
- 2.1.4 统计学方法39-40
- 2.2 结果40-45
- 2.2.1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的形态学变化40
- 2.2.2 组织中载脂蛋白J表达情况40-42
- 2.2.3 血清中载脂蛋白J水平的情况42
- 2.2.4 组织中载脂蛋白J mRNA表达情况42-45
- 2.3 讨论45-49
- 2.4 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5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5-56
- 综述 载脂蛋白J在心血管领域中研究的进展56-76
- 综述参考文献68-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巧莲;胡岩芳;郭力;刘瑞春;;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年07期
2 黄怀球;张静;薛汝增;张晓辉;冯佩英;李美荣;席丽艳;;免疫正常Wistar大鼠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姜军,詹新恩,陈意生,马宏敏,柳凤轩;Wistar大鼠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模型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4 赵亚朴,黄庆军,王沛,刘颖,王憬,郝新玲;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张振华;赵世光;周配权;;9L/Wistar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J];哈尔滨医药;2007年04期
6 徐玉;刘瑞春;王颖;赵平平;王秀丽;刘静;郭力;;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6期
7 刘永良;孙培;李泽福;隋德华;刘鹏飞;邵伟;;Wistar大鼠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离与培养及其鉴定[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李文斌;王荣;谢华;谢希晖;张娟红;武晓玉;贾正平;;急进4010m实地高原Wistar大鼠生理学和病理学变化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9 刘瑞娟,毛庆波,王保生,王秀英;金葡菌L型对Wistar大鼠致病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年03期
10 芦晓红,裴秀英,孙玉宁,刘建平,杨怡;Wistar大鼠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纯列;肖育华;李新春;杨传红;赖晃文;王捷;;普通级、SPF级SD、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常值的测定与比较[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詹纯列;肖育华;李建军;熊美华;杨传红;赖晃文;李新春;;性别、年龄、微生物因素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的影响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崔玉忠;;腹部x线大分割照射对wistar大鼠小肠的生物学效应[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4 周鹏;张心男;倪庆节;徐智慧;龚秀青;诸靖宇;黄邦高;;Wistar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A];2007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周鹏;张心男;倪庆杰;徐智慧;龚秀青;诸靖宇;黄邦高;;Wistar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陈飞松;赵子厚;刘晋生;李春梅;张锁雅;梁代英;任蜀兵;郭培元;;幽门螺杆菌感染沙土鼠、新生Wistar大鼠模型的建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褚倩;张苏明;许康;王亚平;邵剑波;;Wistar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改进与磁共振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史大卓;刘剑刚;董国菊;汪晓芳;;愈心梗液防治急性心肌梗塞后wistar大鼠心室重构的机理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侯艳;肖蓉;邵宛芳;徐昆龙;田洋;杨兰兰;龚江;;普洱茶对Wistar大鼠骨密度的影响[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邵旭建;辛晓林;谭玉珍;吕雯清;张峰;李燕;王海杰;;Wistar大鼠小肠系膜淋巴管的发育[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毕振宇;Wistar大鼠咬合创伤模型牙周与颞下颌关节毛细血管铸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徐亚辉;Wistar大鼠酒依赖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对子代酒依赖易感性和表观遗传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3 刘仕昌;纳米二氧化钛对Wistar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斌;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建立及载脂蛋白J与再狭窄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徐静;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曹丽;Wistar大鼠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学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鑫;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Wistar大鼠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吴剑平;不同常规实验操作和饲育环境对Wistar大鼠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6 谷昭艳;增龄对正常和胰岛素抵抗wistar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梁翠宏;Wistar大鼠后肢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宋纪强;胃转流和胃袖状切除术对正常Wistar大鼠血糖及GIP、ghrelin影响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年
9 贵有军;清洁级Wistar大鼠生长繁殖性能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10 袁水玲;沙利度胺对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建立及载脂蛋白J与再狭窄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5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