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区谷氨酸转运体表达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0:14
本文关键词: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区谷氨酸转运体表达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缓慢和姿势步态异常。多数病人在患病晚期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容易诱发肺部感染等疾病,并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因此,极大的困扰着患者及其家庭。现代研究普遍认为帕金森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酪氨酸羟化酶(TH)的减少或其活性的降低。而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细胞毒性、泛素蛋白酶系统功能障碍、细胞凋亡、自噬。最新国外的相关论文认为,大脑谷氨酸(Glu)转运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与PD等多种发生于脑部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过量的谷氨酸(Glu)导致PD黑质纹状体神经元丢失,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减少影响Glu再摄取,引起神经的细胞毒性。目前,西医对于PD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些都只能改善PD的症状而不能阻挡PD的进展,更不用说根治。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大,长期使用容易使病情恶化,外科手术则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且复发性强。针灸具有疗效可靠、毒副作用不明显、且与西药配合可以减少多巴胺用药量,可以阻止病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水平等优势。因此,本实验采用电针治疗PD大鼠模型,讨论电针对PD治疗的作用机制,期望能够为临床提供治疗PD的实验依据。方法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30只、假手术组30只,模型组40只、电针组40只。对大鼠单侧纹状体采用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通过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射方法和注射部位与模型组相同,但注射内容为含0.2%VitC的生理盐水。然后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依据大鼠行为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电针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进行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min,7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完毕次日各组选取一定数量大鼠将其取材并处理。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纹状体Glu浓度,RT-PCR法检测纹状体GLT-1mRNA、GLASTmRNA,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GLT-1、GLAST。结果⑴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治疗前后旋转行为平均转数比较,电针治疗后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的行为学检测无显著差异(P0.05)。⑵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H阳性神经元数目有了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TH阳性神经元数目增长(P0.05)。⑶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Glu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Glu浓度降低(P0.05)。⑷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T-1mRNA、GLASTmRNA显著下降(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GLT-1mRNA、GLASTmRNA显著升高(均P0.01)。⑸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T-1、GLAST显著下降(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GLT-1、GLAST升高(均P0.05)。结论电针对PD大鼠大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可能与电针提高了脑内纹状体区谷氨酸转运体GLT-1mRNA、GLASTmRNA基因的表达,增强了GLT-1、GLAST的蛋白表达,减轻了细胞外Glu引起的细胞毒作用,促进了黑质区TH表达的增强有关。
【关键词】:帕金森病 电针 谷氨酸转运体 酪氨酸羟化酶 Glu浓度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5;R-33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缩略词对照表11-12
- 前言12-14
- 实验研究14-30
- 1 材料和方法14-15
- 2 实验方法15-17
- 3 相关指标检测17-22
- 4 统计学处理22
- 5 结果22-30
- 讨论30-40
- 1 造模方法的选择30-31
- 2 中医对PD的认识31-33
- 3 电针治疗与PD的关系33-35
- 4 PD的现代研究35-37
- 5 电针对PD治疗的可能机制探讨37-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50
- 综述50-58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廉全荣;;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河北中医;2006年01期
2 郑开明;;陈德润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经验[J];河北中医;2009年02期
3 赵琦;;近年来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概况[J];河南中医;2011年10期
4 李敬军;马羽;胡文瀚;张凯;张建国;张颖;孟凡刚;;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对偏侧帕金森猴苍白球内侧部中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5 ;脑缺血预适应通过上调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的摄取活性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毒性[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06期
6 马骏,朱书秀,王彦春,甘水咏;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10期
7 陈忠;张世红;;深部脑刺激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8 靳昭辉;田金洲;时晶;秦斌;李雨o
本文编号:385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853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