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中密度感应系统依赖的T6SS1调控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中密度感应系统依赖的T6SS1调控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VP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以及多种海洋生物中,具有致病性。在中国,大量人群由于食用未经加工或为半生的海产品,会引发由VP菌引起的肠胃炎,临床症状为呕吐、腹泻、高热等。部分人群由于身体表面创伤接触VP污染的海水或者海产品,还会引起伤口感染和原发性败血症。密度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QS)是细菌之间进行信号交流的方式,其核心调控子OpaR和AphA分别在高菌密度和低菌密度下高表达,并呈反向交互式浓度梯度变化,OpaR和AphA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机制,紧密地控制着副溶血弧菌关键毒力基因在低菌密度下高表达,并随菌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副溶血弧菌T6SS1基因簇是位于大染色体上,是由29个基因组成的7个操纵子(VP1386-1414),选择T6SS1基因座位中所有操纵子中首个基因作用研究的靶基因,即T6SS1的靶基因为VP1388、VP1393、VP1400和VP1409。本研究前期分别构建AphA、ToxR和OpaR基因突变株,并通过重组获得了His-AphA、His-ToxR和His-OpaR的重组蛋白,经过引物延伸实验、实时定量PCR、凝胶阻滞实验、DNase I足迹实验,深入探究QS系统核心调控子Ahp A和OpaR调控T6SS1基因转录的精细分子机制。获得如下结果:1.AphA对VP1388、VP1393、VP1400和VP1409基因的转录具有间接负向调控作用,从而抑制T6SS1的转录。2.ToxR能直接与3个靶基因的启动子区结合,分别为VP1393、VP1400和VP1409,直接负向调控T6SS1的转录。3.OpaR直接结合3个靶基因的启动子区,分别为VP1388、VP1400和VP1409,对T6SS1的转录具备负向调控作用。4.T6SS1在低菌密度下高表达,主要在细菌感染的前期发挥作用,促进对其他细菌的抑制作用,协助副溶血弧菌与其它细菌竞争。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密度感应 六型分泌系统Ⅰ 转录调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文献综述7-14
- 1.1 副溶血弧菌生物学性状7
- 1.2 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因子7-9
- 1.2.1 溶血素7-8
- 1.2.2 Ⅲ型分泌系统8-9
- 1.3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9-10
- 1.4 Ⅵ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10-11
- 1.4.1 细菌的分泌系统10-11
- 1.5 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11-14
- 2.引言14-15
- 2.1 T6SS1研究进展14
- 2.2 研究技术路线14-15
- 3.材料与方法15-28
- 3.1 材料15-18
- 3.1.1 菌株15
- 3.1.2 主要分子生化试剂和试剂盒15
- 3.1.3 化学试剂、药品及溶液的配制15-17
- 3.1.4 主要使用的仪器17
- 3.1.5 引物汇总17-18
- 3.2 方法18-28
- 3.2.1 OpaR、ToxR与AphA蛋白表达与纯化18-19
- 3.2.2 凝胶迁移阻滞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assays,EMSA)19-21
- 3.2.3 DNaseⅠ足迹实验(DNaseⅠ Footprinting)21-23
- 3.2.4 测序反应23-24
- 3.2.5 引物延伸实验(Primer extension assays)24-26
- 3.2.6 qRT-PCR实验26-28
- 4.结果与分析28-42
- 4.1 结果28-41
- 4.1.1 靶基因的选择28
- 4.1.2 靶基因启动子区预测28-29
- 4.1.3 AphA对T6SS1的转录调控机制29-32
- 4.1.4 ToxR对T6SS1的转录调控机制32-36
- 4.1.5 OpaR对T6SS1的转录调控机制36-40
- 4.1.6 菌密度40-41
- 4.2 讨论41-42
- 5.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尚扬,王鸣柳;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0年06期
2 王晓英;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改良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年04期
3 林艺,陈敏,陈玉真,张明;夏秋季警惕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J];山东食品科技;2002年08期
4 张超英;鲁晓晴;;食醋杀灭副溶血性弧菌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8期
5 李晓虹;闫东丽;;利用多重PCR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11期
6 王建红;王东方;陈洪永;张立山;;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及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2期
7 徐晓可;吴清平;张菊梅;杨小鹃;周艳红;;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二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8年03期
8 于庆潭;郑红霞;李伟;;协同凝集实验诊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初步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9年08期
9 杨梅;蒋立新;邓凯杰;李月;潘瑞胤;;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和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0年03期
10 沈玄艺;章丹阳;杨元斌;宋启发;徐景野;;甬沪两地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携带与分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凡非;杉山宽治;西尾智裕;乡田淑明;秋山真人;;检测环境样品及食品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廖玉学;谢旭;扈庆华;;2012年深圳市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刘佛民;刘礼平;谭海玲;马聪;陈文胜;罗建波;;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能力验证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冯立芳;孙伟杰;何珊珊;励建荣;;基于基因组水平发掘副溶血性弧菌的物种特异性检测靶点[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程苏云;张俊彦;王赞信;童贵忠;石亚素;;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定量检测分析[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纯宗;王秋娥;连珠春;薛月华;;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7 张淑红;吴清平;张菊梅;;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显色生化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方平楚;;副溶血性弧菌研究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周桂莲;王淑真;杨宝兰;;鉴别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致病与非致病性的动物试验方法[A];北京食品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2年
10 马聪;;广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暴发分离优势血清型菌株的分子特征[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晓峰;副溶血性弧菌最爱夏秋作乱[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邹雪芹邋逄春展;龙口局:进口冻鱼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3 通讯员 谢林 记者 江麓;生吃金枪鱼会中毒[N];医药导报;2007年
4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雕花碟菜最不卫生[N];健康时报;2009年
5 全国12320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蓉;防中毒 吃海鲜时多用醋[N];健康报;2010年
6 中国消费者报 顾艳伟 李青山;海水鱼查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肖玉保 实习生 吴铎思;贝类食品成为餐桌隐忧[N];工人日报;2004年
8 张博;科技尖兵[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峰;生吃海鲜防中毒[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中国消费者报 孙燕明;副溶血性弧菌导致79名老人群体性食物中毒[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雪飞;副溶血性弧菌拮抗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2 韩海红;生食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调查、定量风险评估和分离菌株特征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3 Shimaa Samir El-Malah;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相关因子诱导细胞毒性的分子与细胞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马月姣;酸耐受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及转录组、蛋白组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5 唐晓阳;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6 姬华;对虾中食源性弧菌预测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D];江南大学;2012年
7 巢国祥;副溶血性弧菌传播特征、O3:K6流行克隆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多位点序列种群遗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8 王丽;副溶血性弧菌中密度感应系统依赖的T3SS1和T6SS2调控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凤;蛤肉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体系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林静;对虾中副溶血性弧菌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吕佳;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不同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的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4 杜苏萍;酸性电解水作为新的传压介质用于超高压杀菌技术保障水产品品质安全及其降低风险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5 马冯莉;南美白对虾中单一与混合的副溶血性弧菌生长行为比较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6 娄阳;上海市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研究及潜在风险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7 周倩;贵阳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性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8 李薇薇;我国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多态性和致病性评价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9 陈玉贞;山东省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多态性和耐药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董新波;副溶血性弧菌中密度感应系统依赖的T6SS1调控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中密度感应系统依赖的T6SS1调控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0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