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动物经颅磁刺激的线圈设计与磁场测量
本文关键词:针对小动物经颅磁刺激的线圈设计与磁场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无创、聚焦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多年来,TMS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以及脑科学研究,并取得了颇多成果。研究显示大部分TMS作用于人脑的实验可以在小动物实验中得以深入,进而从宏观的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和微观的突触可塑性、细胞膜电位以及神经递质流等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对TMS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然而,由于人脑和实验动物脑在尺寸上的差异,通用型TMS线圈的聚焦性和靶向性已不能满足小动物TMS实验研究。当前小动物TMS实验研究中线圈产生磁场的覆盖区域太大,不能准确作用于特定脑区,这给rTMS机制的研究带来很大不便。因此,设计针对小动物rTMS实验研究的专用线圈对rTMS作用效果以及作用机制的探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鼠为例,建立了6层球头模型(头皮、颅骨、脑脊液、灰质、白质与深部组织),建立了八字与夹角为160°、140°、120°、115°、110°、105°和100°的锥形线圈模型以及内半径分别为5mm、8mm和11mm的八字与110。锥形线圈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不同线圈的感应电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八字线圈的聚焦性较好,锥形线圈的感应电场强度较好,且线圈内半径较小时,聚焦性较好;当综合考虑感应电场强度和聚焦性时,内半径较小的110。锥形线圈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在深部组织。根据本文的仿真结果确定了锥形线圈的最优角度为1 10。、线圈的最优内半径为5mm。为实现线圈磁场的动态检测,本文搭建了微秒级脉冲弱磁场动态检测平台以及标定装置。磁场检测电路主要包括高速、稳定的信号放大、信号滤波以及信号积分模块。本文也对检测电路的准确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结果与商用磁通计的检测值基本保持一致。此外,本文依据仿真优化参数制作了线圈并封装,对磁刺激线圈产生的磁场特性进行了测量。本文研究结果为设计小动物TMS专用线圈提供了一定依据,有望促进小动物TMS研究,并对rTMS作用效果以及作用机制的探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锥形线圈 深部聚焦特性 磁场测量 大鼠头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36;R-3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7
- 1.1 经颅磁刺激技术及发展现状9-11
- 1.1.1 经颅磁刺激技术9-10
- 1.1.2 经颅磁刺激发展现状10-11
- 1.2 经颅磁刺激的应用现状11-14
- 1.2.1 临床诊断的应用11
- 1.2.2 治疗应用11-12
- 1.2.3 脑科学研究的应用12-13
- 1.2.4 小动物实验研究的应用13-14
- 1.3 问题的提出14-15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5-17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结构安排15-17
- 第二章 经颅磁刺激基本原理和线圈设计原则17-23
- 2.1 经颅磁刺激的理论基础17-18
- 2.2 经颅磁刺激线圈设计18-22
- 2.2.1 经颅磁刺激线圈设计原则18-21
- 2.2.2 经颅磁刺激线圈设计工艺21-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针对小动物TMS研究的不同参数八字与锥形线圈仿真分析23-38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23-26
- 3.1.1 ANSYS仿真功能简介23-24
- 3.1.2 头模型的建立24-26
- 3.2 八字与不同角度锥形线圈仿真分析26-31
- 3.2.1 磁刺激线圈模型的建立26-28
- 3.2.2 激励条件与评价方法28
- 3.2.3 结果对比28-31
- 3.3 不同尺寸八字与锥形线圈仿真分析31-36
- 3.3.1 磁刺激线圈模型的建立31-32
- 3.3.2 激励条件与评价方法32
- 3.3.3 结果对比32-36
- 3.4 本章小结36-38
- 第四章 线圈磁场平台的搭建与测试38-45
- 4.1 磁场检测方法概述38-39
- 4.2 磁场检测平台的搭建39-43
- 4.2.1 磁场检测原理39
- 4.2.2 磁场检测电路的设计39-42
- 4.2.3 磁场测量电路和探测线圈42-43
- 4.3 磁场检测平台的测试结果43-44
- 4.4 小结44-45
- 第五章 线圈制作与磁场测量45-51
- 5.1 磁刺激线圈的制作45-46
- 5.1.1 小动物8字线圈的制作45-46
- 5.1.2 人体8字线圈的制作46
- 5.2 线圈外壳及磁场检测功能设计46-48
- 5.3 绕制的磁刺激线圈的磁场检测48-50
- 5.4 小结50-51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51-53
- 6.1 论文工作总结51-52
- 6.2 问题与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8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58
- 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昌哲,于阳,霍小林;经颅磁刺激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年01期
2 郑建斌,霍小林,吴昌哲,于阳;经颅磁刺激系统各主要参数实现的量化设计[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4期
3 吕浩;王旭飞;唐劲天;;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多信道经颅磁刺激线圈阵列设计与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年04期
4 周鹏;贺威忠;林冬冬;葛家怡;王明时;;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系统设计[J];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杨龙成;陆继庆;张帅;;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经颅磁刺激线圈阵列优化设计[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4年01期
6 任征;李颖;马任;李国梁;殷涛;刘志朋;;高频磁刺激仪线圈的温度检测实验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04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骏超;;经颅磁刺激对手部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宋为群;;经颅磁刺激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3 霍小林;杨巍;;经颅磁刺激磁场对细胞增殖及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何艳;吴小鹰;郑小林;侯文生;彭承琳;;经颅磁刺激对握力影响机理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李冬;强静;韩瑞;解冰川;王铭维;顾平;;经颅磁刺激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许涛;郭正成;;经颅磁刺激对实验性脑缺血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方杨琪;周奇志;蔡定均;余曙光;;针刺与经颅磁刺激抗焦虑协同效应探讨[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8 阎涛;周广喜;陶华英;崔林阳;武士京;程焱;;经颅磁刺激静息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价[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艳明;付伟;胡洁;马佳妮;曲斯伟;宋为群;;行为学方法结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患者视觉空间忽略的临床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丁美萍;郭谊;;经颅磁刺激和癫痫[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欧飒;磁场可影响人脑“道德罗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通讯员 印素萍;良好睡眠 健康人生[N];家庭医生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葳;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宋毅军;经颅磁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欧海宁;痴复康及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陶华英;经颅磁刺激、抗氧化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的预保护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郭辉玲;头针疗法对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东;便携式经颅磁刺激系统线圈仿真分析及控制电路设计[D];燕山大学;2016年
2 杨春林;便携式经颅磁刺激系统设计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3 刘奥;经颅磁刺激治疗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痉挛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鑫昌;针对小动物经颅磁刺激的线圈设计与磁场测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林广勇;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齿状回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与分化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华建;经颅磁刺激系统控制电路设计及其仿真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周晓露;经颅磁刺激聚焦场设计与仿真[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
8 杨少青;经颅磁刺激器主回路分析及控制电路软件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林冬冬;连续经颅磁刺激系统的研制及其对睡眠作用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侯会娟;经颅磁刺激系统磁场分析与线圈阵列优化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针对小动物经颅磁刺激的线圈设计与磁场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2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