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本文关键词: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出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用钩端螺旋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海南省2015年全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血标本。结果共检测标本179份,其中显微镜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标本40份,感染率为22.35%,男性感染率为21.65%(21/97),女性感染率为23.17%(19/82);菌群中有7个群能检出,分别是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拜伦群、秋季热群、波摩那群、流感伤寒群、赛罗群、塔拉索夫群;酶联免疫试验检测阳性38份,阳性率为21.23%,其中IgM阳性6份,检出率为3.35%,IgG阳性32份,检测率为17.88%;血清学检测结果一致。PCR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存在钩端螺旋体的感染,主要型别以黄疸出血群为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of leptospirosis in patients with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 Hainan Province. Elisa)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ere used to detect blood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 Hainan province in 2015. Results 179 sample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m, 40 positive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by microscope agglutination test,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2.355.The infection rate of male was 21.65 / 97 / 97.The infection rate of female was 23.171.19 / 82; Seven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as icterus haemorrhage group, Byron group, autumn fever group, Pomona group, influenza typhoid group, Siro group and Tarasov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Elisa was 21.23, of which 6 were IgM positive, 32 were IgM positive,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17.88. Conclusion Leptospira infection exists in patients with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 Hainan Province, and the main type of infection is jaundice haemorrhage.
【作者单位】: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68332)~~
【分类号】:R514.4
【正文快照】: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68332)(1.Hai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ikou570203,China;2.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102206,China)Supported by the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Hainan Province(No.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英;陈峥宏;李世军;姚光海;黄荷;马青;周敬祝;唐光鹏;王定明;;贵州省2010-2014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年11期
2 赵明惠;徐铁龙;张强;胡婷;王建军;刘开明;廖芸;;江西口岸及国检监管区鼠类感染钩端螺旋体的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年07期
3 刘英;陈红;李沛丽;马青;王定明;唐光鹏;姚光海;周敬祝;陈峥宏;李世军;;贵州省钩端螺旋体血清群特异性PCR鉴定结果与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年12期
4 曾林子;曾义学;刘学成;袁伟;张立杰;祁腾;周兴余;;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县报告病例的准确性调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年12期
5 黄德蕙;曾竣;蒋震羚;王鸣柳;;两种方法检测钩端螺旋体病的一致性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5年10期
6 ;Molecular Typing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trains Isolated from Rattus tanezumi in Guizhou Province,Southwest of China[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年05期
7 刘波;丁凡;蒋秀高;殷文武;;2006-2010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12年01期
8 孙小康;邓远玲;黄金英;黄晋飞;黄桂锋;曾茜茜;汤嘉慧;邓琳;卢文涛;;广东省清远市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2期
9 周价;黄昕;何华先;张潇;刘爱忠;杨土保;李硕颀;汤学民;谭红专;;洪灾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及健康人群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10 吴捷,王家豪;耐热PatocI抗原玻片凝集和斑点酶ELISA检测钩体抗体比较[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殿巨;程秀伟;张云娜;;2011-2015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年08期
2 何兮;张松;蒲焘;李定志;;1961-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7年02期
3 肖园;吴海燕;孙艳争;庞海东;张海霞;陈宋杰;刘洋;吕艳丽;;犬钩端螺旋体病3例报告[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年05期
4 王大军;龚海燕;潘会明;崔雪峰;徐留森;黄选忠;杜宏山;李易;;三峡库区兴山县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带菌状况及人群免疫水平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7年04期
5 吴捷;王丹;王少玲;陈莉;叶浩然;杜中华;华德;李丹丹;蒋秀高;;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年03期
6 刘英;李世军;马青;王定明;唐光鹏;姚光海;周敬祝;陈峥宏;;贵州省黑线姬鼠钩端螺旋体分离株MLVA分型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年01期
7 刘英;陈峥宏;李世军;姚光海;黄荷;马青;周敬祝;唐光鹏;王定明;;贵州省2010-2014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年11期
8 胡玉山;肖丽红;刘巧谊;周勇;侯水平;张欣强;夏丹;杨智聪;;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32-LipL41融合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热带医学杂志;2016年08期
9 张建明;王凌冰;黄野能;高博;王宇平;;Real-time PCR方法在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6年03期
10 施旭光;姜理平;孙继民;龚震宇;;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10年监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英;陈红;李沛丽;马青;王定明;唐光鹏;姚光海;周敬祝;陈峥宏;李世军;;贵州省钩端螺旋体血清群特异性PCR鉴定结果与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年12期
2 曾林子;曾义学;刘学成;袁伟;张立杰;祁腾;周兴余;;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县报告病例的准确性调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年12期
3 胡群;马思杰;邹春颖;梅勇;;鼠类感染钩端螺旋体的PCR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年05期
4 冯育芳;邢进;巩薇;岳秉飞;贺争鸣;;应用PCR方法对三种新型实验动物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4年08期
5 李岩伟;程君生;左庭婷;韩雪莲;何君;朱虹;毛开荣;端青;;免疫胶体金试剂检测布鲁菌苗接种牛血清结果分析[J];军事医学;2013年11期
6 李世军;张翠彩;唐光鹏;王定明;田克诚;刘英;韦小瑜;蒋秀高;李秀文;杨会棉;姚光海;周敬祝;曾正;;2011年贵州省钩端螺旋体病疫区鼠类动物带菌监测与菌株分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7 李秀傼;梁江明;黄君;曾竣;蒋震羚;杨光华;吴秀玲;;2007-2011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年02期
8 ;Molecular Typing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trains Isolated from Rattus tanezumi in Guizhou Province,Southwest of China[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年05期
9 李钟梁;孙继明;姜理平;应凯满;郑柏福;李夏;陈岚岚;张孟田;;InvA-PCR应用于磐安县钩端螺旋体病检测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10期
10 潘敏楠;徐国英;陈阳;林代华;李述杨;何似;邓艳琴;;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新特点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凤;;儿科门诊发热病人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2 宿凤香;沈美荣;王新华;;2例便秘伴发热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年03期
3 叶慧芳;温冬娣;;门诊发热病人的健康教育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14期
4 林永健;;发热病人血检在疟防工作中的意义和价值[J];右江卫生;1984年04期
5 兰家长;;发热病人病重的早期表现[J];家庭医学;1992年12期
6 李树梅;一例发热病人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5期
7 左延安;对发热病人就诊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8 费军,马炬明;我院收治某部群体发热病人的做法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04年02期
9 詹静晔;输液室发热病人护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童学娅,钟模珍;内江市灭疟后期发热病人血检浅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华;;“非典”期间接诊发热病人4004例分析[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娟娟;吴双敏;;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发热病人的应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索玲;;非典时期发热病人的心理调查及护理[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蓉;谢张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发热病人中的应用[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萍;李丽;张剑宇;;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的探索[A];华北五省市区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郑敏;尹兆吉;;水循环降温的临床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东;家有发热病人如何处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张_g希邋 夏丽莎;有腹泻、发热病人,请及时报告[N];四川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洁、通讯员 胡晓云;加强外出返乡发热病人监测[N];湖北日报;2004年
4 记者王政;五月十八日起乘火车要填健康申报卡[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张苏民;发热病人不能确诊要及时转诊排查[N];海南日报;2005年
6 朱本浩;发热病人的家庭护理[N];家庭医生报;2008年
7 记者 杨立新;6类人不宜饮茶[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黄芳;发热病人的家庭护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记者 乔明亮;发热病人预检分诊 交通部门启动检疫[N];山西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张洁、通讯员 张近芳;省卫生厅要求发热病人须严格预检分诊[N];湖北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洁;朊蛋白mRNA IRES的初步确定及安徽阜阳和浙江宁波发热病人混合病毒感染情况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2 雷莺;东莞铁路客运口岸“发热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邵梅英;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发热病人对甲型H1N1流感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6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42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