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流感病毒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感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1-20 13:39

  本文关键词: 流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共感染 致病机制 出处:《军事医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研究表明,流感病毒与细菌共感染是导致流感流行期间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报道能与流感发生共感染的细菌至少有12种,其中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共感染不仅最为常见,且致死率最高。流感病毒与金葡菌共感染除能诱发严重肺炎外,还能降低机体对病原或炎症损伤的耐受能力,而且此两种病原也能协同加重对机体的毒理损伤作用。该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对流感病毒/金葡菌共感染导致高死亡率的致病机制作一探讨,以期能对今后军队流感疫情防控及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
[Abstract]: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infection of influenza viruses and bacteria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high mortality during influenza epidemics. At least 12 species of bacteria have been reported to co-infect with influenza. Coinfection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not only the most common, but also the highest fatality rate. The co-infection of influenza viru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n not only induce severe pneumonia, but also reduce the ability of tolerance to pathogenic or inflammatory injury. And these two pathogens can also increase the toxicological damage to the body. In this paper, the pathogenesis of high mortality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infection i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help the arm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nfluenza epidemic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1200905,2016YFC1200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873999)
【分类号】:R511.7;R515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以来,全球每年仍有25万~50万人死于流感病毒感染[1],其中约2万人因并发细菌性肺炎而死亡[2,3]。目前认为能与流感病毒发生共感染的细菌至少有12种,最为常见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成军;江新泉;高佩安;;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征及快速检验方法[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4期

2 陈慧英;;流感病毒将可“定位追踪”[J];泸州科技;2013年03期

3 郑宾;钟江;;禽流感蔓延给人类敲响警钟[J];科学生活;2005年11期

4 王敏;;流感病毒攻防战[J];家庭医药;2013年06期

5 张梅,孟景娜,马振峰;流感病毒的人畜共患问题浅述[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贺文琦,夏咸柱,陆慧君,高丰,高玉伟,成军;流感病毒不同宿主的感染情况[J];吉林畜牧兽医;2004年07期

7 渡徍真治;任常陵;;新型流感病毒的发生和感染人类的机制[J];日本医学介绍;2007年02期

8 柯昌文;林锦炎;;新型流感病毒出现和流感大流行[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9 李凯年;逯德山;;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 威胁人类生存的元凶:流感病毒(3)[J];中国动物保健;2008年04期

10 李凯年;逯德山;;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 威胁人类生存的元凶:流感病毒(4)[J];中国动物保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敬来;;流感病毒A上呼吸道感染快速诊治的研究[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福;;流感病毒侵入与多肽抑制药物[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曲敬来;常晓;;流感病毒A上呼吸道感染快速诊治的研究[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许飞;张伟;;流感病毒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江西3例报道[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闻玉梅;;流感病毒致病机理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杨欣;刘杰;范凤鸣;刘辉;张鹏艳;毛川成;李玉华;;应用中空纤维柱和凝胶层析纯化鸡胚流感病毒[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鲍桂军;李萍;孙洪芬;杜钟珍;;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刘书琳;张志凌;孙恩泽;张万坡;刘海斌;赵海粟;谢敏;王汉中;肖庚富;庞代文;;量子点标记单病毒示踪流感病毒侵染过程[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张如胜;欧新华;苏良;宋克云;;2009年长沙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特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10 倪安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葛进 陈超;日拍到新型流感病毒真实形态[N];科技日报;2009年

2 江南雪舞;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何关系?[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霞;抱着“枪”睡大觉[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林小春;甲型流感尚有3个未解之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郝成涛 何玉玺;流感病毒是否具有抗药性,一测便知晓[N];科技日报;2009年

6 记者 朱敏丽 通讯员 李小军;流感病毒检测芯片在医药城诞生[N];泰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李建伟;河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试剂[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8 冯武勇;加拿大猪场工人感染新的流感病毒[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韩静;动物:未来流感病毒的繁殖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曹丽君;流感病毒间存在基因“交换”现象[N];医药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伟;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ALI发病机制研究—炎症、细胞凋亡以及免疫调控[D];南京大学;2012年

2 冯春来;MicroRNA介导甲型H1N1流感病毒减毒株的致病力及免疫效力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陈济铛;广东省猪群和执业人群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及新型PICV载体流感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价[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雪辉;肺炎支原体及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评估应用及探索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蒋露芳;上海地区人群甲型流感的传播与病毒抗原变异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飞;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铁成;H7N9亚型流感病原生态学调查与流感病毒通用型人源化抗体的初步探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8 吴海波;H9N2亚型流感病毒浙江株的分子特征及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张衡;不同亚型流感病毒NS1与PSD-95相互作用及对神经元NO的影响[D];汕头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云光;人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小鼠适应株的建立及分子机制的初步探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郭金磊;重组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毒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3 资海荣;江苏省2010-2014年流感监测及甲型H1N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金梦哲;全球背景下人源甲型流感病毒传播行为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5 郭艳;季节性H3N2流感PB1-F2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和功能初步探讨[D];东南大学;2016年

6 汪艳;2010~2015年杭州地区人H3N2病毒流行病学及亚型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7 王海;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吕锡宏;上海地区流感流行与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情况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颖;天津市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10 高颖阳;上海地区甲型H1N1与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与病毒变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8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448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