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暴露后感染分子溯源技术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分子溯源技术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准种 出处:《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后的感染溯源调查,依赖于传统流行病学资料与分子流行病学证据的结合使用。目前HIV分子溯源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职业暴露后感染的鉴定、医源性感染调查、司法调查等方面。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方法、应用、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HIV分子溯源研究中可采用不同实验室的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但这并不是一种常规做法。要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更为重要。
[Abstract]:Investigation of the source of HIV infection after exposure to HIV.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epidemiological data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HIV molecular traceability technology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st-exposure infection and iatrogenic infection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method, appli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is technique. The data from different laboratories can be used to verify the results in the study of HIV molecular traceability. But this is not a conventional practice.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intern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laboratory is more important.
【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分类号】:R512.91
【正文快照】: 随着艾滋病被纳入职业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目录,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职业暴露感染认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有较为完善的HIV职业暴露报告和处置体系,发生职业暴露后,在暴露当时,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必要时延长至1年)要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焦丽燕;刘永健;郭东星;王铮;耿庆茂;李林;庄道民;鲍作义;刘思扬;李韩平;李敬云;;两种HIV-1耐药准种分析方法的比较[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年03期
2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丽婵;关艳华;莫志标;;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广州医药;2014年01期
2 张彦;戴莹;;某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与防护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2008年04期
3 褚秀英;;1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调查处理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07期
4 唐婧;王亮;张朝霞;;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新进展[J];新疆医学;2014年08期
5 Maria Victoria Preciado;Pamela Valva;Alejandro Escobar-Gutierrez;Paula Rahal;Karina Ruiz-Tovar;Lilian Yamasaki;Carlos Vazquez-Chacon;Armando Martinez-Guarneros;Juan Carlos Carpio-Pedroza;Salvador Fonseca-Coronado;Mayra Cruz-Rivera;;Hepatitis C virus molecular evolution:Transmission,disease progression and antiviral therap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43期
6 Christopher S Kovacs Jr;Christine E Koval;David van Duin;Amanda Guedes de Morais;Blanca E Gonzalez;Robin K Avery;Steven D Mawhorter;Kyle D Brizendine;Eric D Cober;Cyndee Miranda;Rabin K Shrestha;Lucileia Teixeira;Sherif B Mossad;;Selecting suitable solid organ transplant donors: Reducing the risk of donor-transmitted infections[J];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2014年02期
7 温玉洁;龚渝蓉;蒋岩;王继宝;赵琦;段松;张静娜;潘品良;高志云;邱茂锋;;婚内性传播的HIV准种传播和进化规律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军文;刘中海;;皮肤美容门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认知情况调查[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兰兰;;护生发生意外伤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A];2012年河南省腔镜护理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3 卢其玲;;浅谈护士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A];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呼吸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尚诚彰;HIV-1 gag、env和pol基因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硕;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人群HBV S基因特征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3 赵琦;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HIV感染溯源调查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4 时丽丽;HIV暴露后感染溯源技术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5 王允琮;长期抗病毒治疗患者HIV耐药毒株的进化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6 陈妙;DCD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D];浙江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世界1997年底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达3060万[J];男科学报;1998年03期
2 康益;;艾滋病病毒的来源又有新发现[J];北京工人;1999年08期
3 晨曦;;有关艾滋病病毒的新发现[J];北京工人;1999年10期
4 杨先碧;;科学家让艾滋病病毒自杀[J];祝您健康;2007年11期
5 赵文诚;什么是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J];科学之友;2004年08期
6 鹿侠;喀麦隆发现新型艾滋病病毒[J];口岸卫生控制;2000年02期
7 ;法证实艾滋病病毒可用于基因治疗[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S1期
8 曾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及其起源(二)[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年01期
9 康益;;人类的眼泪和唾液中含有抗拒艾滋病病毒功能的蛋白质[J];北京工人;2000年04期
10 刘德纯;关于艾滋病病毒的发现经过[J];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林琦;;艾滋病病毒与疫苗:机会与挑战[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范洪伟;;我国AIDS流行现状和诊治进展[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3 王家春;王红兰;龚苍涛;谢汉瑜;;泉州市14166份血清艾滋病病毒监测结果分析[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4 丁贤彬;韩孟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存现状及需求[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南屏;;艾滋病病毒治疗[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凤池;王春颖;刘成永;;艾滋病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肝脏损伤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Igor Grant;;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药物滥用和大脑[A];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段呈玉;;HIV-1病毒基因调控蛋白对胞内艾滋病病毒干预作用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希平;;外来妇女HIV感染及家庭内传播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赵金仙;赵立庆;陈良;李万林;鲁建波;普学云;李孝安;;16例AIDS病例报告分析[A];玉溪市第三届性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滋病病毒可咬死同类[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蒋岩;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N];健康报;2002年
3 卢苏燕;法揭示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系统机制[N];人民日报;2007年
4 王增;母乳含有可阻止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物质[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记者 卢苏燕;艾滋病病毒侵入细胞核全过程,终于被拍摄下来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健康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吴越;“艾滋病病毒”叫法欠妥[N];健康时报;2008年
7 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 刘淑君;艾滋凶猛 预防为先[N];石家庄日报;2008年
8 晓莫;牙周炎可能会激活潜伏艾滋病毒[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张田勘;论狡猾当属艾滋病病毒[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刘海英;D型艾滋病病毒更易导致大脑炎症和损伤[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芳;云南省13县(市)街头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2 马永慧;医疗机构扩大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的伦理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涂杰;HIV-Ⅰ宫内传播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4 陆颖;我国中部部分地区HIV感染者中HBV和HCV感染率的现况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52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45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