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2010—2014年南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2 19:54

  本文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哨点监测 出处:《中国健康教育》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艾滋病哨点监测了解南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南阳市在哨点监测期内参加MSM人群干预活动的141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结果 1412人中共检出HIV阳性检出率为9.63%(136人);梅毒检出率为4.96%(70人);丙肝阳性检出率为0.99%(14人)。根据HIV感染状况不同比较MSM人群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最近1周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次数在10次及以上(χ2=31.945,P0.05)、最近6个月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χ2=9.812,P0.05)和感染梅毒(χ2=7.705,P0.05)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南阳市MSM人群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远远高于同期监测的其他人群的检出率,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工作任务仍相当艰巨。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HIV / AIDS virus (HIV) in MSM in Nanyang City by means of HIV sentinel surveillanc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erological monitoring were conducted among 1412 peopl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intervention activities of MSM in Nanyang during the sentinel surveillance period. The positive rate of HIV was 9.63 in 1412 persons (. 136 persons; The detection rate of syphilis was 4.96%. The positive rate of hepatitis C was 0. 99%.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MSM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MSM.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anal sex with the same sex was 10 or more in the last week (蠂 2 31.945). In the last 6 months, condom was not used when having anal sex with the same sex (蠂 ~ 2 = 9.812) or syphilis (蠂 ~ 2 = 7.705).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HIV antibody in MSM population in Nanyang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eople monitored in the same period. The task of intervention for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s still quite arduous.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512.91
【正文快照】: 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Men,MSM)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人群之一。全国新报告的感染者中,通过男男性接触途径传播的HIV感染率最近几年不断上升[1-2]。2005年河南省南阳市报告了首例MSM人群感染者,之后每年报告病例不断增多[3-4],2010年起,南阳市疾病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省;王丽艳;丁正伟;秦倩倩;曲书泉;李东民;王璐;;中国部分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国明;方艳姣;何建刚;豆正东;王斐;;芜湖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行为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2 毛安禄;肖林;石新华;;2010年荆州市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年03期

3 蓝光华;刘伟;朱秋映;陈怡;梁富雄;黄玉满;;广西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与性病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2年04期

4 刘素英;;深圳市光明新区2007-2011年HIV/AIDS感染流行现状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唐义莲;何峰宁;刘军;孔飞勇;石友纲;;九江市男男同性恋人群行为特征与HIV感染率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年02期

6 符学师;;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的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医学;2014年13期

7 韩丹;李蓬;;男男性接触者行为特征与艾滋病行为干预[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8 马佩珠;李锐;;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AIDS危险行为变化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年03期

9 郭伟;孟晓军;张云建;范吉祥;孟向东;邱柏红;李志和;;长春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年01期

10 乔健健;鲍杏芬;万国藩;;宜兴市2009—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状[J];江苏卫生保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玉波;敏感问题RRT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朝才;青海省西宁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刘雯;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3 孙炀明;昆明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及无保护性肛交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淦;管文辉;吴小刚;胡海洋;施平;还锡萍;羊海涛;汪宁;;某同性恋浴室男男性接触者HIV/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北川,李秀芳,史同新,杨鲁光,张敬冬;对中国男同/双性爱者人口数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初步估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年04期

3 廖玫珍;刘学真;傅继华;钱跃升;张晓菲;;山东省男性同性恋者综合行为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年06期

4 刘惠;汪宁;张琴;邵英;吴桐;刘意;姜洪波;宋英;张岚;殷文渊;魏宁;李慧;张彪;周薇;;416名男男性接触者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年03期

5 邵长庚,曹宁校;男男性接触和性传播疾病[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汪艳;孙思红;蒋江徽;;歙县2012~2013年孕产妇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2 李雷,贾成梅,徐晓琴,冯晓英,羊海涛;江苏省2000年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年01期

3 张奇;宋宏剑;张英;;2006年郑州市惠济区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年02期

4 郑军;陈曦;贺健梅;覃碧云;彭瑾瑜;刘军;王璐;汪宁;;湖南省衡阳市某戒毒劳教所学员2002-2008年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12期

5 李晓静;张小鹏;胡中旺;范定;李照荣;;合肥市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6 董笑月;周宁;郭燕;于茂河;;天津市2007年暗娼及嫖客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年02期

7 程晓莉;汪方华;肖永康;;安徽省2002~2007年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8 杜映英,赵兰;云南省1995年临沧县HIV哨点监测报告[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6年04期

9 曲书泉;中国1995~1998年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10 钟坚;李善华;黄浩;黄桂珍;谭琳琳;黄鹰翔;潘丽;;2006年梧州市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邢谷登 通讯员  张勋;首次启动艾滋病性病哨点监测[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通讯员 耿婧 记者 许守年;二级以上医院要建症候群哨点监测制度[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时伟 通讯员 王静;市卫生局 四项措施推进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N];莱芜日报;2011年

4 向雨航;重点监管 哨点监测[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毅;青海省2009与2010年艾滋病哨点监测FSWs人群相关知识、行为与疾病血清学变化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55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455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