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过敏性眼部瘙痒和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痛相关神经免疫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7 00:15

  本文关键词: 免疫复合物 Fc-epsilon receptor Ⅰ 瘙痒 三叉神经节 MyD88 背根神经节 脊髓背角 神经病理性疼痛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与目的瘙痒是一种源于皮肤或结膜,使人不适,进而引发搔抓意愿和搔抓反应的感觉。瘙痒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难题,是很多过敏和炎症相关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如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荨麻疹、银屑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非常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20%。过敏性结膜炎最主要的症状是眼部瘙痒。过敏性眼部瘙痒主要为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释放组胺等瘙痒介质所致,患者多有过敏病史,发病时血清或受累组织中总IgE浓度,特别是过敏原特异性IgE浓度往往显著升高。传统的抗组胺药物或肥大细胞稳定剂等针对免疫细胞的疗法有时并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提示可能有其他尚未发现的病理机制。因此研究和阐明过敏性眼部瘙痒的新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前期研究发现FcεRI(Fc-epsilon receptor I)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的部分神经元上表达。因此我们假设IgE-免疫复合物(IgE-immune complex,IgE-IC)通过FcεRI激活TG外周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从而参与过敏性眼部瘙痒。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外周伤害性感觉神经元表达的FcεRI参与过敏性瘙痒的发生机制。材料与方法1、在小鼠眼部滴加致痒剂和致痛剂用以观察所引起的小鼠眼部瘙痒和疼痛行为。2、应用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作为致敏原与免疫佐剂氢氧化铝制成混悬液,给予小鼠腹腔注射,从而使小鼠致敏,建立过敏性小鼠模型。在致敏小鼠眼部结膜滴加致敏原OVA,激发小鼠眼部,引起过敏症状,建立小鼠过敏性眼部瘙痒模型。3、应用OVA和小鼠抗OVA IgE型抗体制备IgE-IC。通过钙成像法验证IgE-IC对于离体小鼠TG各类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4、研究IgE Fc受体各亚型在小鼠TG的表达和分布。应用免疫组织荧光、实时定量 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FcεRI和FcεRII在小鼠TG感觉神经元的表达。结果1、致痛剂在小鼠眼部引起小鼠前爪在眼部明显的拂扫行为,而致痒剂在小鼠眼部则引起小鼠后爪在眼部明显的搔抓行为。2、致敏原激发引起致敏小鼠产生的过敏性眼部瘙痒行为不能被肥大细胞稳定剂或组胺受体阻断剂完全缓解,但可以被FcεRIα阻断性抗体完全缓解。3、FcεRI的α、β、γ三个亚基都在TG神经元细胞上有表达。4、FcεRI在过敏性小鼠TG神经元上表达增加,IgE Fc低亲和力受体FcεRII(CD23)在过敏性眼部瘙痒小鼠TG上表达降低。5、IgE-IC通过神经元表达的FcεRIα激活离体培养的TG神经元。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小鼠三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表达功能性的IgE Fc受体。(2)IgE-IC通过神经元表达的FcεRI激活TG神经元可能直接参与了过敏性眼部瘙痒的发生。(3)TG中FcεRI等表达的失调可能参与小鼠过敏性眼部瘙痒的发展和调节。临床意义本项研究在小鼠过敏性眼部瘙痒模型上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过敏性瘙痒机制:IgE-IC通过与神经元表达的FcεRI结合直接激活TG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导致过敏性眼部瘙痒的发生。此机制的阐明为过敏性眼部瘙痒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背景与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超5%,是全球重大健康问题之一,其病因机制复杂,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造成感觉神经元感觉异常和刺激反应功能改变而引起的慢性疼痛,通常表现为异常疼痛、痛觉过敏、和自发痛等临床特征。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为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程较长,使患者背负严重的医疗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神经免疫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固有免疫中的TLRs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β、TNF-α和趋化因子等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是 TLRs 和 IL-1R 的受体适配器,介导TLRs和IL-1R活化引起的下游信号转导。MyD88依赖的下游信号最终引起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TLRs,IL-1R及下游适配器MyD88在痛觉信号系统(DRG和SDH)表达,因此我们假设抑制DRG和DH表达的MyD88适配蛋白减弱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材料与方法在大鼠坐骨神经进行结扎建立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DRG和SDH上MyD88、TRIF、IBA1和GFAP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检测IL-1β、HMGB1、磷酸化NF-κB p65、NF-κBp65、磷酸化ERK、ERK和TNF-α的表达。鞘内给予MyD88抑制肽MIP后,检测CCI模型大鼠的疼痛相关行为(热痛和机械痛)。结果1、CCI引起大鼠DRG和SDH的MyD88表达上调。2、CCI引起大鼠DRG和SDH的IL-1β和HMGB1表达上调。3、CCI引起大鼠DRG和SDH的NF-κB p65和ERK信号活化。4、鞘内给予MyD88抑制肽MIP缓解CCI5、鞘内给予MyD88抑制肽MIP降低CCI引起的MyD88高表达水平。6、鞘内给予MyD88抑制肽MIP抑制CCI引起的NF-κB p65和ERK活化。7、鞘内给予MyD88抑制肽MIP抑制CCI引起的SDH胶质细胞活化及TNF-α的表达。8、鞘内给予MyD88抑制肽MIP不影响DRG和DH中TRIF的表达和细胞分布。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yD88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鼠CCI模型中的DH和DRG上表达增加,参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鞘内给予MyD88抑制肽MIP抑制MyD88适配蛋白的功能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减弱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中枢敏化。临床意义MyD88依赖的信号可能参与了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炎症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MyD88蛋白可能作为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靶点。
[Abstract]:Allergic conjunctivit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llergic diseases , such as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 atopic dermatitis , contact dermatitis , urticaria , psoriasis and so o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 1 ) The activation of IgE Fc low affinity receptor Fc 蔚RII ( CD23 )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alleviated by mast cell stabilizer or histamine receptor blocking agent . In this study , the expression of IL - 1尾 , IL - 1R and the downstream adaptor MyD88 in the control of neuropathic pain caused by somatic sensory nervous system injury or disease were studied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7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凯,罗爱伦;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进展[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年02期

2 赵欣,徐建国;神经病理性疼痛病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年05期

3 王景阳;;加深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J];疼痛;2004年Z1期

4 张殟,李兴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J];甘肃科技;2005年04期

5 毛鹏;薛富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6年02期

6 闫洪彦;王波;王艳姝;田亚萍;虞雪融;黄宇光;;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的表达变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李琦;曾炳芳;王金武;;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8 贺奇志;郝吉生;周黎明;邹定全;蔡璐;;地震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J];人民军医;2009年04期

9 郑卫红;杨红卫;;化疗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0年09期

10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进展专栏[J];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彬;杨晓秋;刘小男;;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与疼痛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刘敬响;周成华;武玉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一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暨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徐建国;;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靶点和药物[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5 丁震宇;杜成;谢晓冬;;癌症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新进展[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6 周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宁夏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首届疼痛诊疗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7 姚永兴;;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姚永兴;;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研究进展[A];第三届浙江省疼痛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9 宋学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机制和治疗新靶点[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10 于生元;;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卫红;神经病理性疼痛:困扰医患双方的临床难题[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旺;神经病理性疼痛尚缺有效治疗手段[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王丹;新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共识发布[N];健康报;2013年

4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齐芳;“帮病人缓解疼痛”[N];光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欣茹;200家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心将建[N];健康报;2012年

6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 陈琳 黄红云 左焕琮;神经痛可采用修复治疗[N];健康报;2011年

7 王迪;神经痛药物市场有利可图[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吴志;顽固性疼痛治疗新理念[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记者 林世才 张清ng 通讯员 陈鹏辉;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手术治疗[N];健康报;2014年

10 董国平;好定位助临床推广“三级跳”[N];医药经济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婷;钾通道KCNQ2/3/5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亭亭;新型强效5-HT/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阿姆西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金桂林;钩吻素子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与其调节脊髓神经胶质细胞以及TSPO的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4 冯伟;MC4R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传导机制[D];青岛大学;2015年

5 赵洋;MC4R通过JNK信号通路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曲玉娟;TRPV4-MAPK通路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葛彦虎;脊髓背角内质网应激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脊髓伤害性环路去抑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8 夏天娇;神经病理性疼痛节律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许盈;钩吻素子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脊髓分子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10 罗裕辉;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变化及肉毒杆菌毒素A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冬梅;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调查[D];四川大学;2007年

2 魏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调查[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鹏磊;选择性COX-2抑制剂替泊沙林在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激活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4 金建萍;川芎嗪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GAP-43mRNA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5 王志桐;2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6 刘瑞杰;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脊髓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许雅琼;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8 李润芝;中文版DN4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的制定与评估[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马艳;元胡止痛方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效评价及分子机理探索[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10 周功锐;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annexin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40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40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