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泡状棘球蚴多模态影像学的动态观察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 泡球蚴 肝脏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出处:《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采用继发性大鼠肝泡状棘球蚴(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的动物模型。运用超声筛查早期动物模型,总结分析早期肝泡状棘球蚴病灶的超声特征,旨在为早期肝泡状棘球蚴病征象的识别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运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e,DWI)技术动态监测不同时期大鼠肝泡球蚴病灶,并与病理学指标对照。研究该病不同时期超声造影和MRI扩散加权成像的动态演变特点与病理演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评价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动态演变的价值,总结肝泡状棘球蚴病不同时期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内注射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制备继发性大鼠肝泡状棘球蚴动物模型,接种第9周时对所有大鼠进行超声筛查,记录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相关信息留存在超声工作站内。接种后9周、28周、50周时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随机从不同实验组中抽取10只大鼠进行超声造影、MR-T1WI、T2WI、DWI成像检查。每次检查均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查,详细记录相关检查结果,检查结束后处死实验大鼠,留取病理标本,进行常规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超声筛查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83.33%)和灵敏度(93.52%)。142个早期病灶按照不同的超声特征可分为1型(点状高回声型)、2型(簇状细小点状高回声型)和3型(片状高回声型)和4型(混合型)。1型、2型和3型超声上均表现为高回声,内部未探及典型类囊泡样无回声结构,前3种类型病灶的平均直径小于4型。早期病灶在病理上表现为米黄色至乳白色的囊泡样结构,呈针尖样或多泡状,囊内含液量依大小不同而有变化。经HE染色后可以观察到单个或多个红染的囊泡结构周边环以微小血管及炎性细胞聚集形成的炎性反应带。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灶的超声造影征象和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径小于3mm的早期病灶注入超声造影剂后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强化,内部无强化,增强持续至门静脉早期,开始出现廓清,中央始终无强化;较大的病灶(直径大于5mm)可以呈现为两种增强方式,一种是类似于小病灶的环状强化,另一种是病灶周边环状强化伴内部分隔强化,呈类似调色碟样。超声造影增强区域在病理上证实为病灶周边的炎性反应带其内富含微血管。中晚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灶超声造影后表现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现环状强化,内部始终未见增强。由早期至中晚期病灶周边增强带与病灶直径之比逐渐递减。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在T1加权成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DWI成像上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周边伴随稍低信号的晕环,类似“月晕”;随着病程的进展,T1加权像上病灶由均匀性低信号向不均匀性低信号演变,T2加权像上表现为内部为高信号夹杂部分低信号,DWI图像上病灶呈高信号,周边可见低信号带环绕。病灶周边“月晕”区的ADC值随着病程的演变逐渐降低,病灶内部的ADC值逐渐减小。结论:超声在筛查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模型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早期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在超声上较特异的征象主要为高回声灶,大小和形态表现多样,只有少数病灶呈现为混合性回声。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周边的增强回声带证实为富含血管的区域,其内血管数量的多少预示着病灶的生物学活性。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演变预示了病灶供给血管的变化,早期主要是肝动脉参与供血,中晚期门静脉参与供血。DWI图像上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和病灶周边的特征性过渡带,病灶内部及周边ADC值随着病程的演变,ADC值逐渐减小,该现象揭示病灶内部及周边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由此可见,超声造影可显示病灶周边血管化的动态演变,MRI扩散加权成像则可以动态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周边的纤维化程度,两者结合可以动态反映病灶周边血管化和纤维化的动态演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1;R53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燕妮,农红;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超声诊断及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年02期
2 郑建刚;许建兴;梅莉;顾勇坚;;DWI中不同b值对肝脏小病灶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年05期
3 谢卫东;王静;刘文亚;任波;肖虎;;肝泡状棘球蚴病灶边缘移行带ADC值与纤维化面积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05期
4 王剑君,叶秀芳,王云海;肝泡球蚴病声像图特征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5 蒋次鹏;100例肝泡球蚴病的诊断体会[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8年04期
6 王前锋;李建奇;吴东梅;王小楼;贾杰;张敏;李鲠颖;;小动物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在临床MRI上的实现[J];波谱学杂志;2012年03期
7 李调英,邱加闽,陈兴旺,Philip S.Criag,Akira Ito,杨文,肖宁,郁文;肝脏泡球蚴病311例分析及超声影象分型标准探讨(英文)[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5年02期
8 张锦煊,王磊,艾尔肯,古丽孜拉,盛季平,努尔别克,朱晓平,张克云,刘迪生,古丽巴哈;肝泡球蚴病CT与病理对照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0年01期
9 张金辉,温浩,王国荃,付艳,苗玉清,刘章锁,柯山;实验性肝泡球蚴动物模型的建立[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姚冰;刘文亚;王静;党军;王健;苏克奕;;肝脏泡状棘球蚴病边缘区域的MSCT灌注成像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540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4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