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氟康唑与环孢菌素A联合应用对生物膜态白念珠菌转录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1 10:31

  本文选题:RNA-Seq 切入点:氟康唑 出处:《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技术)分析生物膜态白念珠菌不同处理组间转录谱的表达差异,寻找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耐药等相关的功能基因。方法构建白念珠菌标准菌株的生物膜模型,将其分为生物膜态无处理组与氟康唑、环孢菌素A联合用药两个处理组,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分析联合用药对转录组产生的影响,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与生物膜形成、耐药等的相互关系,并对临床筛选的白念珠菌进行目的基因验证。结果通过产膜能力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8株与白念珠菌标准菌株产膜与药敏结果相同的临床分离菌株。测序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共有522个,其中上调的差异基因有253个,下调的差异基因有269个。根据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壁、浆膜的合成,外排转运,免疫反应,菌相转换等功能;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糖酵解,脂肪酸代谢,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分裂等信号通路。通过分析筛选出9个目的基因,利用临床分离株白念珠菌对目的基因验证,这些目的基因变化均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其中,als3,cdr1,cln1,cln2,rfg1,erg3,ddc1基因表达量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1,efg1呈升高与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RNA-Seq技术初步分析得到与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与耐药相关的几个基因,发现氟康唑与环孢菌素A联合用药抑制生物膜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个生物过程协同调控的过程,从而为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了新的靶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提供了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Candida albicans treated with biofilm by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echnique (RNA-Seq), and to find out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 with Candida albicans. Methods the biofilm model of Candida albicans standard strain was establish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o treatment group, fluconazole group and cyclosporin A group. High-throughput RNA-Seq techniqu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drug use on transcriptom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nd biofilm formation, drug resistance, etc. Results eight clinical isolates of Candida albicans with the same results of membrane produc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were screened by membrane produc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s.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Candida albicans. There were 522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ccording to go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these genes are mainly involved in cell wall, serous membrane synthesis, efflux transport, immune response. KEG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involved in glycolysis, fatty acid metabolism, 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 and cell division. The target genes were verified by clinical isolates of Candida albicans, and the changes of these target gen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ranscriptome, among which the expression of cdr1 / cdr1 / cln2rfg1 / rfg1 / erg3ddc1 gene increased or decreased in varying degre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pp1efg1). Conclusion several genes related to biofilm form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Candida albicans were preliminarily analyzed by RNA-Seq technique. It was found that fluconazole combined with cyclosporin A was a polygene involved in the inhibition of biofilm. Multiple biological processes are coordinated to regulate the process, which provides a new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fungal drugs,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
【基金】:宁夏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LCPM201502-I) 宁夏临床病原菌菌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No.LCPM201501-I)
【分类号】:R5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彩云;韩飞;李刚;王文;商安全;贾伟;;环孢菌素A增强氟康唑抗生物膜型白念珠菌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6年02期

2 王景;李小梅;郑健宇;洪苑;;阴道炎患者感染白念珠菌的耐药性及基因突变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7期

3 王彬;魏曼;方华;向梅;尹继刚;王洪法;;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新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5期

4 杜文娟;高宏敬;;140例医源性肠道真菌感染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8期

5 刘嘉铭;刘巾男;魏明天;胡鑫;应斌武;;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与耐药抗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年11期

6 王聪;白丽;;真菌生物膜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年03期

7 王晓丽;白丽;;白色念珠菌耐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年12期

8 陈雪蓉;肖敦振;;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32期

9 苏惠春;程波;;白念珠菌双形态性的分子调节机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倪坚,刘晓艳,陈江野;Cln3缺失对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J];实验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喻其林;钙稳态系统在白念珠菌形态发生及压力应答中的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阿峰;BDSF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生长[D];复旦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f^;李晓秋;胡乐佳;陈玲;;克霉唑栓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对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性生活的改善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年06期

2 杨利;翟粉菊;;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对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年14期

3 班传伟;张甲;李刚;刘晓明;魏军;贾伟;;基于RNA-Seq技术分析氟康唑与环孢菌素A联合应用对生物膜态白念珠菌转录谱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年02期

4 姚裕群;甘建华;黄荣韶;李良波;;越南槐内生真菌GRPH-0的抗真菌活性及其鉴定[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年02期

5 张世瑛;;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年12期

6 李文静;沈楙;刘锦燕;史册;王影;赵悦;项明洁;;转录因子Flo8 G723R、T751D突变增强白念珠菌毒力[J];检验医学;2016年11期

7 孙海燕;张雷;赵泉;曲淑君;;抗菌药物应用和血液病患者真菌性肠炎的相关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22期

8 蓝婧;;肠道发生真菌医源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年06期

9 何永娜;;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治疗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0期

10 窦会娟;畅灵丽;孙连海;郭文涛;;食用菌发酵液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影响[J];中国酿造;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磊;许夕海;胡立芬;叶英;李家斌;;安徽省耐唑类药物白念珠菌ERG11基因的突变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年11期

2 颜钰;曹颖瑛;姜远英;;白念珠菌耐药机制新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年05期

3 俞焙秦;江岑;董丹凤;彭奕冰;;光滑假丝酵母PDR1基因敲除菌株的建立[J];生物技术;2013年04期

4 索桂英;付萍;;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3年02期

5 万昆;张奕奕;周成合;周向东;耿蓉霞;吉庆刚;;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研究新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年01期

6 王志远;张宏;张革化;;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与对策[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12期

7 邱晓丹;;肠道真菌医源性感染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年05期

8 俞金莲;;129例肠道真菌医源性感染患者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7期

9 姜远英;刘伟;曹永兵;;念珠菌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陈芝芳;王冬;;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临床医学;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为国;黄敏;;白念珠菌粘附上皮细胞的机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2期

2 庞传超,黄冰玉,崔绍山,李守柔;兼并复合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念珠菌和其它念珠菌[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5期

3 冯文莉;王艳青;奚志琴;杨静;张润梅;冀英;吴媛;贾晓强;;非白念珠菌和白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4 谭宏月;陈丽华;皇幼明;钟彬;顾军;温海;;白念珠菌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年06期

5 侯幼红,王正文,王立新;白念珠菌致病方式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0年05期

6 张育华;;白念珠菌与临床[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7 赵敬军;;白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0年02期

8 牛云彤,李少平;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9 王鲁,刁庆春,蒋戈,刘荣卿,钟白玉;白念珠菌保护性单抗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10 王英;白念珠菌粘附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冬云;谭升顺;马慧群;马韵琴;陈庆秀;;白念珠菌的毒力研究——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满旭;王惠平;;白念珠菌转录因子编码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黄广华;;白念珠菌有性生殖、形态发生及毒性的进化[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慧;徐宁;喻其林;程欣欣;邢来君;李明春;;钙细胞存活途径与白念珠菌的致病性[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阎澜;李妙海;曹永兵;高平挥;王彦;姜远英;;白念珠菌耐药新蛋白——交替氧化酶[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郭仁勇;;白念珠菌聚苯乙烯黏附增强基因1的研究进展[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线粒体功能在不同环境对白念珠菌生存及代谢的影响[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8 曾跃斌;;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在抗真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万青;沈瀚;张之烽;张葵;;白念珠菌临床分离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景伟芳;王惠平;;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虹 雨净;微生物的是是非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搏;白念珠菌甘露多糖疫苗评价及白念珠菌侵入人内皮和上皮细胞动态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贾淑琳;香莲方对耐药白念珠菌外排泵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高盈;口腔和阴道黏膜上皮细胞与白念珠菌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比较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徐大勇;白念珠菌质膜蛋白CaRch1对细胞质内钙离子稳态和耐药调控功能的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5 胡志德;miR-146a在白念珠菌引发的固有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6 刘泽虎;白念珠菌形态、胞壁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学活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唐宁枫;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8 王平;阴道念珠菌菌种及香莲方逆转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许懿;小檗碱与氟康唑协同抗耐药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李彩霞;阴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相关白念珠菌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艳红;HSP90抑制剂对白念珠菌刺激巨噬细胞分泌IL-23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段志敏;白念珠菌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固有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徐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白念珠菌抗菌效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严园园;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作用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潘彦卫;白念珠菌Sap与伊曲康唑耐药性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吕亚萍;白念珠菌ERG4基因突变/高表达与唑类药物耐药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李晴;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锌簇转录因子Cap1、Mrr1对外排泵基因MDR1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牛理达;线粒体呼吸链相关基因在不同碳源条件下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9 曹雪姣;法尼醇对白念珠菌cAMP-PKA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杨宇;基于代谢组学的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交叉耐药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7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97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