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对红色毛癣菌感染所致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1 14:48

  本文选题:激光疗法 切入点:红色毛癣菌 出处:《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比较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不同治疗参数(能量密度、光斑直径、脉宽及治疗次数)治疗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影响该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不同能量密度(35J/cm2,40J/cm2,45J/cm2),光斑直径(3mm,4mm,5mm),脉宽(25ms,30ms,35ms)及治疗次数(3次,4次,5次)等治疗参数正交设计A~I共9组治疗方案,将177例甲真菌病患者511个病甲随机分为9组,分别接受A~I组方案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有效率、真菌学有效率及复发情况,记录观察治疗过程及随访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A~I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治疗结束后各组患者的病甲有明显改善,各组的临床有效率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各组病甲均有明显改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的能量密度越高(6个月Wald=5.129,P=0.024;12个月Wald=10.471,P=0.001),次数越多(6个月Wald=4.529,P=0.033;12个月Wald=4.021,P=0.045),其临床有效率及真菌学有效率越高。结论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是治疗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高能量密度、多次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d:YAG 1064nm laser with long pulse width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caused by Trichophyton rubrum infection.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9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energy density of 35J / cm ~ (2 +) 40 J / cm ~ (2 +) 45J / cm ~ (2), light spot diameter of 3 mm ~ 4 mm ~ 5 mm ~ (5 mm), pulse width of 25 Ms ~ (30) Ms ~ (35) and times of treatment (3 times, 4 times, 5 times),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9 groups, such as different energy density (35 J / cm ~ (2)) and 40 J / cm ~ (2 +) 45 J / cm ~ (2)). A total of 177 patients with onychomyc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9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gni regimen and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mycological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regimen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improved obviously.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each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at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the energy density of treatment was (6 months Waldl 5.129 P0. 024; 12 months Waldl 10. 471 P0. 001), the more times of treatment (6 months Waldl 4. 529 P0. 033; 12 months Waldl 4. 021 P0. 045) its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mycological efficiency were higher. Conclusion long pulse width Nd:YAG 1064nm laser is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caused by Trichoderma rubrum infection.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case of patient tolerance, high energy density, multipl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基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金(201230280)
【分类号】:R75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多,陈宝英,张云凤,贾四友;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观察[J];天津药学;2000年03期

2 甲真菌病调查协作组;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3 郑岳臣,邬焱卿,祝兆如,陈辉,刘凌;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因素[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4 周文明,杨森,张书梅,刘峥,高怀荃,葛艺方,朱一元,胡晓莉,黄世兰,骆娣凤;208例甲真菌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5 伊曲康唑临床治疗研究协作组;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的疗效特征及其促进甲生长的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6 高谦;甲真菌病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比较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2期

7 刘爱敏,李素平,许静;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32例[J];医药导报;2001年06期

8 孙火宝,顾富祥;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甲真菌病[J];中国厂矿医学;2001年03期

9 金海生,宋为民,周轶清,郑俊惠;267例甲真菌病患者相关知识调查[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吴绍熙,郭宁如;提高甲真菌病治疗效果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虞瑞尧;赵华;李恒进;漆军;冯峥;樊建峰;;5%阿莫罗芬甲漆剂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黄欣;施伟民;贝毅桦;温海;梁广智;班超;王伟平;李永锐;刘丁;郭文丽;;洛阳地区1999年和2006年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的比较研究[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3 蔡蕊;李福秋;庄园;姜辉;;影响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因素的分析[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冰;李福秋;;2011年吉林省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曾建中;杨钰鑫;何文丽;卓音;陶刚;;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临床追踪观察[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耿瑛;;三种方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A];玉溪市第三届性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李筱芳;陈辉;吕桂霞;沈永年;刘维达;田伟;王红;;多重PCR快速诊断甲真菌病的临床研究[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筱芳;吕桂霞;陈辉;沈永年;刘维达;;多重PCR诊断甲真菌病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金海生;洪为松;刘继峰;许爱娥;;147例老年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金海生;洪为松;刘继峰;许爱娥;;147例老年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教授 李福秋;甲真菌病治疗失败之 原因剖析与对策[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雪敏;炎夏逼近:甲真菌抬头 治疗快准狠[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记者 朱国旺;足部真菌病低就医率引专家关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王爱平;口服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记者衣晓峰 靳万庆 通讯员庄磊;临床研究证实甲真菌病病原菌种发生变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衣晓峰 庄磊;甲真菌病病原菌正在不断变迁[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刘伟;甲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戴溱;容易忽视的灰指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昕;2型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患者易感因素及病原菌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雪;银屑病甲和甲真菌病的皮肤镜表现探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素环;甲真菌病中几丁质合酶基因表达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王冰;2011年吉林省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郝宏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甲真菌病的调查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冯姣;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闫军;药物口服治疗甲真菌病的系统评价[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昌吉;兰州地区手足癣甲真菌病的病原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于思思;长脉宽Nd:YAG1064nm激光治疗手、足甲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D];首都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杨阳;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8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598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