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天津市2001—2014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职业人群血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18-04-16 10:22

  本文选题:布鲁氏菌病(布病) + 流行特征 ; 参考:《中国公共卫生》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为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200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布病疫情数据和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津市2001—2014年共报告布病病例691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45/10万;2001—2014年发病率依次为0.01/10万、0.03/10万、0.13/10万、0.05/10万、0.11/10万、0.03/10万、0.06/10万、0.13/10万、0.20/10万、0.46/10万、0.75/10万、0.82/10万、1.17/10万、1.23/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74.43,P0.001),年均增幅为107.17%;天津市累计病例最多的5个区县分别为静海县(146例)、宝坻区(99例)、宁河县(89例)、北辰区(68例)、武清区(64例),均为涉农区县,5个区县病例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67.44%;691例布病病例中,男性占77.71%,女性占22.29%,年龄以40~59岁人群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1.51%,农民为最高发职业,占总病例数的64.40%;职业人群血清学累计监测7 264人,检出血清抗体阳性者255例,累计阳性率为3.51%,其中23例出现布病临床症状,占血清检测阳性数的9.02%。结论天津布病疫情不断上升,防控需多部门联合,而职业人群干预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是疾控部门控制布病的积极手段。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brucellosis in Tianji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Methods data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brucellosis in Tianjin from January 1, 2001 to December 31, 2014 and serological surveillance data of professional popul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SPSS 16.0 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691 cases of brucellosis were reported in Tianjin from 2001 to 2014, with no death cases.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0.45 / 100 000 and the incidence rate in 2001-2014 was 0.011%, 0.031%, 0.13%, 0.05%, 0.11%, 0.03%, 0.06%, 0.13%, 0.20% / 100,000, 0.46% / 100 000, 0.75 / 100,000, 0.82100 000, 11,170.10 million,The overall trend was upward (蠂 2 trend: 574.43 P0.001, 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107.17); the five districts with the largest cumulative cases in Tianjin were Jinghai County (146 cases), Baodi District (99 cases), Ninghe County (89 cases), Beichen District (68 cases) and Wuqing District (64 cases), all of which were agricultural counties.The number of cases in five districts and counties accounted for 67.4441 cases of brucellosis in the whole city.The proportion of male was 77.71, and that of female was 22.29.The age was mainly 4059 years old, which accounted for 61.51%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The farmer was the most frequent occupation, accounting for 64.40% of the total cases, the serological monitoring of occupational group included 7,264 cases, and 255 cases of positive serum antibody were detected.The accumulative positive rate was 3.51, of which 23 cases had clinical symptoms of brucellosis, which accounted for 9.02% of the serum positive.Conclusio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brucellosis in Tianjin is on the ris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multi-departm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intervention and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s the positive means of controlling brucellosis in the 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作者单位】: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科技基金(CDCKY1401)
【分类号】:R51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瑞娟;陈海英;高润平;;布鲁氏菌病诊治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年05期

2 陈丹;柳晓琳;刘孝刚;程晓萍;;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年01期

3 张春年;张卓;黄纯英;邢智锋;;黑龙江省2004-2013年布鲁氏菌病疫情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年05期

4 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2007年10期

5 杨丽;毕振旺;寇增强;任艳艳;张鲁燕;郑丽;赵仲堂;;山东2005—2012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顺林;史献明;杜国义;董国润;乔峰;郑金萍;杨建民;齐继东;高少坤;;河北省布鲁氏菌病疫区人群血清学调查[J];地方病通报;2009年01期

2 金福芝;满腾飞;常殊杰;殷文武;李志敏;杨岩;陶占军;窦丰满;孙辉;周航;关春鸿;赵欣娜;庞瑞发;高宏;;梅里斯区农民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年04期

3 吉祥;雷彩云;莎莉;韩永;;呼伦贝尔市1956~2008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态势及防控策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年04期

4 何战英;李旭;王小梅;窦相峰;田丽丽;黎新宇;王全意;;2005~2010年北京市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年05期

5 刘健鹏;杨增岐;马杰;王军卫;王仲智;乔文军;刘小东;;布鲁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6 高明华;张志琰;樊庆德;徐春光;李跃;杨晓刚;;呼伦贝尔地区绵羊布鲁菌病血清抗体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02期

7 黄文利;邱建平;吴成果;李珊珊;雷群建;梅连明;;重庆市2011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及首例病例[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3期

8 朱连开;梁文佳;陈经雕;;广东省2004—201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2年04期

9 周宝;闫芳;马政;;大同市1997-2011年布病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年05期

10 袁凯;许素秀;张智瑜;赵黎明;徐秀荣;;淄博市2009~2012年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病调查及防控[J];山东畜牧兽医;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海;李春辉;朱兰兰;杨小敏;黎海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羊种布鲁菌[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潘文;薛红;赵明秋;琚春梅;乔进平;陈金顶;;牛布鲁氏菌与牛分枝杆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潘文;李珊珊;赵明秋;琚春梅;陈金顶;;新型可视化LAMP检测布鲁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潘文;李珊珊;赵明秋;琚春梅;陈金顶;;新型可视化LAMP检测布鲁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才众;布鲁氏菌噬菌体裂解酶基因表达、生物活性鉴定及裂菌动力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刘倩宏;深度测序技术对羊布鲁菌16M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转录组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蔺国珍;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霍爱梅;区域传染病环境影响因素与输入传播模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5 曹涤非;流产布鲁氏菌Omp25与L7/L12促巨噬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宋秀玲;多酸基荧光检测微球的制备及布鲁氏菌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张科;布鲁氏菌019株组学特征解析[D];石河子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艳;中国布氏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马琳;人布鲁杆菌病的随访调查和诊断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叶力波·居努斯汗;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脊柱结核7例原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莫莎;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布鲁氏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分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娜;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9和Omp14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顾超慧;羊种布鲁氏菌强毒株16M与疫苗株M5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朴东日;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牧区人群布鲁氏菌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常琳;吉林省松原地区布鲁氏菌病就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冯佳园;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杨帆;布氏杆菌BP26抗原特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Q,

本文编号:1758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758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