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HBeAg阴性与阳性患者病毒学特点及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本文选题:乙型肝炎病毒 + 肝硬化失代偿期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15期
【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HBe Ag阴性者与HBe Ag阳性者的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将9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分为HBe Ag阴性组和HBe Ag阳性组,观察年龄、性别、乙肝病毒基因型、血清病毒DNA载量、肝功能指标等的差异。结果 HBe Ag阴性组和HBe Ag阳性组比较,年龄、性别、肝功能指标、Child-Pugh分级均无差异;HBe Ag阴性组血清乙肝病毒DNA载量(5.14±0.63)log 10copies/ml低于HBe Ag阳性组(6.66±0.75)log10copies/ml,(t=10.386,P0.001);两组乙肝病毒基因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 Ag阴性组基因型B占26.2%(11/42),基因型C占54.8%(23/42),B/C混合型占19.0%(8/42),HBe Ag阳性组基因型B占12.5%(6/48),基因型C占87.5%(42/48),(χ2=14.580,P0.001)。结论 HBe Ag阴性与阳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乙肝病毒基因型构成特点、病毒DNA载量上有差异,两组肝功能受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serum virology and liver function between HBe Ag negative and HBe Ag positive patients in decompensated patients with posthepatitic cirrhosi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were divided into HBe Ag negative group and HBe Ag positive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age, sex, HBV genotype, serum DNA load and liver fun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age, sex and age of HBe Ag negative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HBe Ag positive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Child-Pugh grade of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erum HBV DNA load in HBe Ag negative group was 5.14 卤0.63)log 10copies/ml lower than that in HBe Ag positive group, which was 6.66 卤0.75 mg / ml, 10. 386g / ml P 0.00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HBe Ag negative genotype B (26.21142%). C accounted for 54.8% and 23 / 42 / 42 / B / C was 19.0% or 8 / 42 + HBe / Ag + genotype B = 12.5% / 48%, genotype C = 87.5% / 48% (蠂 ~ 2 / 14. 580% P 0.001). Conclusion HBe Ag negative and postive liver cirrhosis decompensated patients have different HBV genotypes and viral DNA load,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degree of liver function damage.
【作者单位】: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001016)
【分类号】:R512.62;R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荣;罗娜;杨延斌;庄健海;黄星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型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2 陈念;柯柳;蒋忠胜;温小凤;苏明华;;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聿修,朱亮,王岚,徐敏;软肝抗纤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2 郭伟,王桂芬,刘少杰,唐长金;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对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3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4 孙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3期
5 谷灿立;张振强;付月箫;李新强;杨韶峰;;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0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6 杨小军;张国梁;杨素霞;施卫兵;蔡淑玲;刘永华;;赤茵糖浆治疗慢性乙型黄疸性肝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7 朱秀娟;;重用赤芍治疗瘀胆型肝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8 方伟;;自拟软肝煎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9 刘丽丽;张国梁;刘永华;方基水;窦红漫;杨晓军;;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清肝排毒饮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0期
10 刘雯;;中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沛华;王拥泽;;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吴宝灵;钱刚;涂鸣汉;张克勤;余海滨;吴敏;刘金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与临床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尹燕耀;肖影群;;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_4~+,CD_8~+T淋巴细胞表达特点[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梁青;;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78例临床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5 聂广;;重型肝炎的分型、分期与分级[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6 熊明芳;韩裕斌;胡佳;王莉平;谢慧群;徐云;徐珊珊;项风梅;杨卫星;;软坚化瘀法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7 李小平;余志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8 尹燕耀;宗亚力;林云华;;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9 肖影群;邹正宇;吕定英;邓茜;章萍;钟青梅;;慢性隐匿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10 龙庆华;廖九女;涂德幸;孙秀光;付小一;涂利民;;肝活检对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那坤;柔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乔胃娟;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滋阴养血药调控肝纤维化TGF-β/Smads通路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周新颖;加减三甲散及其虫类药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及MMPs/TIMPs体系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陈明丽;超声定量分析方法评价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倪燕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7 毛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证候规律及治疗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尹明实;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延边大学;2011年
9 里进;HLA-DP多态性与中国南北汉族人群HBV相关性肝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翁红雷;干扰素-γ抗肝纤维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静;新型超声造影剂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定量诊断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昊鹏;丙型肝炎病毒F抗体血清分布特点及F蛋白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卫国;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贺希;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雅;鳖龙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杨水才;参仙乙肝灵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岱;肝硬化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与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朱振林;柔肝冲剂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IMP-1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周云;柔肝冲剂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MMP-2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贾莹;徐京杭;王军;斯崇文;于岩岩;;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1年03期
2 孙长宇;张贤强;杨观瑞;;肝细胞癌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COX-2及MMP-9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3 黎莉;贺超奇;刘军;;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与HBeAg定量及ALT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7期
4 庄林;游晶;雷华;李云丽;孔蕾;王晴晴;胡明芬;柏宝利;;ALT轻度升高、HBV DNA水平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差异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年12期
5 李春霞;徐光华;潘怀强;刘娜;;40岁以上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跃;;腹胀、黄疸、发热、头痛[J];临床消化病杂志;1989年04期
2 朱喜增;裴旭东;翟玉峰;张怀宏;;恩替卡韦联合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年01期
3 杨世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02期
4 高志超;;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4例[J];河南中医;2009年08期
5 黄俊颖;刘金秀;刘源;韩亚萍;;ADV联合LAM和单用LAM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年06期
6 邓茂升;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J];临床医学;2002年11期
7 丁蔚茅;;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结核性胸膜炎16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30期
8 杨燕,刘锦宙;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体会[J];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林格;;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7期
10 余乐兰;罗霞;张勤;;拉米夫定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学;;中医药联合复合肝病营养素(纽娃)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研究[A];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本文编号:1821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82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