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1-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本文选题:布鲁杆菌属 + 发病率 ; 参考:《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年08期
【摘要】:目的探讨福建省2011-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省卫生机构2011-2015年通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布鲁氏菌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布鲁氏菌病报告数由2011年的15例增加到2015年的115例,五年间共报告249例,发病率为0.13/10万,呈快速上升态势(Z=10.45,P0.001)。漳州和南平发病率居前,分别为0.42/10万和0.18/10万。区县数由2011年的10个增加到2015年的37个(Z=25.86,P0.001)。农村和城市发病率分别为0.29/10万和0.03/10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5~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发病率(0.19/10万)大于女性(0.07/10万)(X~2=57.27,P0.001)。6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0.40/10万。农民和牧民是高发人群,占比65.46%。诊断时间小于7 d的病例占比30.52%,近5年间诊断时间趋势无统计学意义(Z=2.19,P=0.701)。福建省2011-2015年共报告14起布病突发事件,发病23人,无死亡病例。结论福建省布鲁氏菌病疫情逐年趋于严峻,医疗机构诊断不及时,误诊较多,相关部门应根据流行特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5,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the data of brucella cases reported by the National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5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brucellosis reports in Fujian increased from 15 cases in 2011 to 115 cases in 2015. 249 cases were reported in five year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0.13 / 100 000. Zhangzhou and Nanping have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s of 0.42 / 100, 000 and 0.18 / 100, 000,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creased from 10 in 2011 to 37 in 2015. The incidence rate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were 0.29 / 100 000 and 0.03 / 100 000, respectively, whic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ugust was the peak period. The incidence rate of male (0.19 / 100,0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0.07 / 100,000). Farmers and herdsmen are high incidence population, accounting for 65.46%. The proportion of cases with diagnosis time less than 7 days was 30.52.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trend of diagnostic time in recent five years. A total of 14 sudden cases of brucellosis were reported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5, with 23 cases and no death cases. Conclusio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brucellosis in Fujian Province tends to be severe year by year, the diagnosi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s not in time and the misdiagnosis is more frequ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与疫情管理所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基金】: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创新科研基金(2015-CXB-11)
【分类号】:R51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忠诚,邓世秀,高玉宝,安守义,李焕军,展东辉,牛卫东;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97~1998年布鲁氏菌病监测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0年01期
2 曹岩,温娟,郑强;国外布鲁氏菌病及相关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0年02期
3 罗兴建,汤强;重庆市发生布鲁氏菌病1例报告[J];重庆医学;2001年06期
4 石明才,李保安,张连生,史建国,柴丽明,吕红梅,李莉;新疆农五师88团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1年02期
5 张立华,杨国库;因运输山羊感染布鲁氏菌病一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6 张国侠,岳少文,柴植人,马英华,李福兴;特殊途径感染的布鲁氏菌病3例报告[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年03期
7 王进云,安格日格;草原旅行与布鲁氏菌病预防[J];口岸卫生控制;2002年01期
8 唐敏丽,聂磊;齐齐哈尔部分地区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与结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9 孙瑞敏,刘培伟;布鲁氏菌病14例报告[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罗红燕,闻海鸣;呼伦贝尔市1956~2002年布鲁氏菌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继章;宫晓炜;曹小安;陈启伟;郑福英;费媛媛;邱昌庆;;我国部分省(区)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周继章;宫晓炜;曹小安;郑福英;蔺国珍;王光华;费媛媛;邱昌庆;;2009-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毛开荣;;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东立;;抗菌素联合用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效果观察[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匡纪;蔡祖华;邵丰尧;黄秀琴;王菊丛;楼妙芬;;2005年婺城区布鲁氏菌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报告[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叶丽萍;许国章;鲁锋;孙亚维;张吉楠;董红军;;2002~2005年宁波市职业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源强;吴岩;毕力夫;;布鲁氏菌病检测、防控措施与疫苗研究进展[A];2011新型疫苗与抗体创制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闰素亭;;217例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分析[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Klaus NielSen;于伟玲;;布鲁氏菌病-被忽视和缺乏诊断的疾病[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辉;陈创夫;唐莉娟;徐军;唐利艳;郭飞;张红星;;布鲁氏菌病病原快速诊断方法建立及应用[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良俊;我区须加强防控布鲁氏菌病[N];阿勒泰日报;2008年
2 刘朝江;预防人畜共染布鲁氏菌病[N];农民日报;2014年
3 记者 蒋中意;我市被卫生部定为布鲁氏菌病检测点[N];金华日报;2005年
4 施水泉邋记者 李水根;确诊布鲁氏菌病有了“快枪手”[N];健康报;2007年
5 张建平;加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6 张亮;我市抓紧落实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7 衣晓峰;警惕 布鲁氏菌病有回潮趋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焦咏梅;当心布鲁氏菌病伤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记者 许晓岚;我区部署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防治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10 北京 张见麟;也谈布鲁氏菌病的防制[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殷德辉;基于多表位融合蛋白的人布鲁氏菌病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甄清;人布鲁氏菌病标准化PCR诊断方法及BP26基因标记疫苗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秋丽;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某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韩丹;新疆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3 王锐泽;2009~2012年吉林省松原市布鲁氏菌病门诊就诊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刘熹;布鲁氏菌病实验诊断方法评价及标准化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5 张璐;滨州市2005-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预测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张鹏;沈阳市某医院296例布鲁氏菌病临床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7 周延;两种抗菌方案治疗布鲁氏菌病的疗效观察[D];石河子大学;2016年
8 伊日盖;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分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9 常琳;吉林省松原地区布鲁氏菌病就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安建光;白城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9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87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