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五种出血热病毒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5-26 04:46

  本文选题:重组酶聚合酶检测 + 等温扩增 ; 参考:《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建立五种出血热相关病毒,即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苏丹型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和黄热病毒的一步法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为病原体的确定提供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选择每种病毒的特异核酸片段作为检测靶基因,针对靶基因序列设计RPA检测的引物和探针;取系列稀释的模板基因进行RPA检测,确定其灵敏性;取出血热相关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RPA检测,确定其特异性;验证不同温度反应条件(37~42℃)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五种出血热病毒的RPA反应体系均可有效扩增靶基因,灵敏性为1.5×102~1.5×103copies/反应,与其他出血热相关病毒的核酸无交叉反应;RPA实验在37~42℃均可实现靶基因的有效扩增。结论建立了五种出血热病毒的RPA等温扩增体系,该体系反应快速,温度范围宽,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one step recombinant enzyme polymerase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PA) technique for five hemorrhagic fever associated viruses, namely, Zairian Ebola virus, Sudan Ebola virus, Marburg virus, Lassa virus and yellow fever virus. To provide a rapid field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thogens. Methods by genomic sequence analysis, specific nucleic acid fragments of each virus were selected as target genes, primers and probes for RPA detection were designed for target gene sequences, and RPA was used to detect a series of diluted template genes to determine their sensitivity. The nucleic acid of haemorrhagic fever associated virus was used as a template for RPA detection to determine its specificity, and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detection results. Results the five RPA reaction systems of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could amplify the target gene eff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was 1.5 脳 10 ~ 2 ~ (-1) 脳 103copies/, and the target gene could be amplified effectively without cross-reaction with the nucleic acid of other hemorrhagic fever associated virus. Conclusion five RPA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systems of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system is suitable for rapid detection of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n the field because of its rapid reaction and wide temperature range.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1789) 军队重大专项课题(AWS15J006) 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SKLPBS1415)~~
【分类号】:R440;R5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雪锋;康晓平;冉鑫;霍耐凡;吴晓燕;李裕昌;杨银辉;;含5种烈性出血热病毒的假病毒阳性参考品的制备[J];军事医学;2016年09期

2 李秀梅;刘光泽;陈媚娟;谢勇;孔祥平;;Cre重组酶调控的OVA-HBsAg转基因乙肝模型小鼠的制备及鉴定[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3 史子学;赵晓明;丁晓东;朱冬冬;曹传闺;张国平;;埃博拉病毒感染猪的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4年02期

4 毕云枫;刘薇薇;李彦阳;杨万才;沈明浩;;Thermotoga nea politana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5 刘阳;马志永;史子学;王水明;王志亮;马玉X;;埃博拉出血热[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雪锋;康晓平;李裕昌;张森;户义;李靖;吴晓燕;杨银辉;;五种出血热病毒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2 曹雪锋;康晓平;冉鑫;霍耐凡;吴晓燕;李裕昌;杨银辉;;含5种烈性出血热病毒的假病毒阳性参考品的制备[J];军事医学;2016年09期

3 李泽;王松建;杨涛;李旭;郭衍志;但芸婕;徐宝艳;邓国宏;;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型特异性标签序列鉴定及其荧光定量PCR检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年13期

4 毕云枫;姜仁凤;何舒;任大勇;徐琳琳;沈明浩;;D-乳糖醇代替异丙基-β-D-巯基半乳糖苷对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6年07期

5 许华茹;李战;徐淑慧;周敬文;;2004-2013年济南市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年01期

6 王玉杰;王斌;时静;胡丹;于群;郑永辉;;整合埃博拉病毒囊膜蛋白的伪病毒的构建[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年12期

7 张瑜;谢黎;王莉;向家梅;;医务人员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时的自我防护[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年04期

8 陈彩粼;叶燕;洪荣涛;;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形势与展望[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9 吴照春;;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现状及防制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5年14期

10 林冠文;张刚庆;刘瑛;李妮;刘蕴婷;;荧光标记在埃博拉出血热院感防控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占柱;高雪军;余黎;;假病毒的应用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年02期

2 史子学;赵晓明;丁晓东;朱冬冬;曹传闺;张国平;;埃博拉病毒感染猪的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4年02期

3 臧利敏;吴学炜;赵雪杰;方先珍;杨晓瑞;王庆端;常俊标;郑立运;;后天感染河南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的建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4 杨晓鲲;徐贵森;;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年07期

5 陈丹丹;刘媛;姬旭慧;张玲;黄长山;崔宏;吕全军;;原发性肝癌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6 李书涛;樊攀;程景伟;杨雪鹏;;肠膜明串珠菌α-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J];生物技术进展;2012年02期

7 刘阳;马志永;史子学;王水明;王志亮;马玉X;;埃博拉出血热[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11期

8 张显光;戴俊;洪烨;张文;邓荆;兰和森;黄鹂;方树春;高云霞;;黄热病与新时期的国境卫生检疫工作[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年05期

9 陈媚娟;尤玉琴;刘光泽;佟明华;黎经纬;李秀梅;孔祥平;;1.3拷贝C基因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及检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10 孔庆然;刘忠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J];遗传;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国;徐保明;何治柯;谢卫红;;水溶性荧光共轭聚合物在检测出血热病毒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11年11期

2 ;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轻型出血热病毒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3年05期

3 李文惠;精制提纯抗出血热病毒血清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J];地方病通报;2004年S1期

4 张汉荆;;细胞培养分离肾型综合征出血热病毒[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4年05期

5 谯玉平;平凉市崆峒乡1998年出血热病毒鼠间带毒率的监测报告[J];疾病监测;1999年07期

6 杨洪;王静;刘衡川;杨宇;杨永莉;张乐;;两种出血热病毒新型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的建立[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年05期

7 吕敏和;马立宪;;EHF患者尿中融合细胞与发病机理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8 邵锡如,拉雅,成鹰,汪孝元,刘庆民,李英福,,张晶,贾春花,冯崇慧,李凡,白旭华;青海省检出首例蜱传出血热病毒抗体[J];青海医药杂志;1994年02期

9 白琴;;恐怖黑名单[J];科教文汇;2005年Z1期

10 俞永新;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龚忠发;;一种新型出血热病毒的爆发流行与控制对策[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2 姚李四;康哲浩;邵丽筠;刘勇先;刘阳;李晓娜;马承桢;;鸭绿江上游区域出血热病毒分子特征[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德蕙;杨惠彬;张贺秋;王国华;;出血热病毒感染细胞高尔基器增生的电镜研究[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讨论会论文专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有国;出血热病毒自述[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王有国;出血热病毒自述[N];家庭医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宇;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利静;基于随机引物PCR的出血热病毒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2 郭恒西;出血热病毒与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3 王晓宏;脑炎/脑膜炎及出血热病原体多重PCR-Mass ARRAY检测技术的建立[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莹;兔出血热病毒RHDV非结构蛋白p16、p23的功能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5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935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