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以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最多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我国HCC主要病因。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微创的代表性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HCC的局部根治或姑息治疗。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目前诊断肝癌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由于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含量也升高,且有部分HCC患者血清AFP阴性,使得早期诊断HCC存在局限性。研究发现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与HCC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诊断HCC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可弥补AFP诊断HCC的不足。 目的 研究血清DCP、GPC3和AFP联合检测对HBV相关HCC的诊断价值;探讨HCC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DCP、GPC3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0例HBV相关HCC患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CP、GPC3的含量,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确定诊断HCC的临界值,评价两项指标在HCC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特征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62例HCC患者经RFA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5天、1月、2月、3月血清中DCP、GPC3含量变化,分析HCC患者RFA治疗后DCP、GPC3表达水平波动的临床意义。 结果 (1)HCC组患者血清DCP、GPC3含量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2) DCP、GPC3在HCC患者血清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9%(123/160)、80.0%(128/160),在灵敏度方面均优于AFP(66.9%,107/160),(P<0.01)。在AFP阴性的HCC患者DCP阳性率为62.3%,GPC3阳性率为67.9%;任意两项联检优于单项检测(P<0.01),三项联检优于单独及两项联检(P<0.01),可使诊断HCC灵敏度提高至97.5%,漏诊率降低至2.5%。 (3) DCP与GPC3、DCP与AFP、GPC3与AFP在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P均>0.05)。 (4)DCP在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脉癌栓及肿瘤转移相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HBsAg是否阳性、血清AFP水平及TNM分期均无关(P均>0.05);GPC3表达只与肿瘤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HBsAg是否阳性、血清AFP水平、肿瘤直径、是否存在门脉癌栓及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5)经RFA治疗的HCC患者治疗后1天、5天、1月、2月、3月血清DCP、GPC3及AFP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后1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天、1月、2月、3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6) RFA治疗后DCP浓度升高与门脉癌栓形成及肿瘤转移或复发有关(P均<0.01),GPC3浓度升高与肿瘤转移或复发有关(P<0.01)。 结论 (1)DCP、GPC3在HC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对诊断HCC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DCP、GPC3与AFP的表达无关,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中DCP、GPC3高表达,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HCC的灵敏性,尤其是AFP阴性HCC的早期诊断。 (3) DCP在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脉癌栓及肿瘤转移相关,GPC3的表达只与肿瘤转移相关。 (4)HCC患者RFA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DCP、GPC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RFA是HCC有效的治疗方法。 (5)接受RFA治疗的部分HCC患者在3个月随访中DCP、GPC3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DCP浓度升高与门脉癌栓形成及肿瘤转移或复发有关,GPC3浓度升高与肿瘤转移或复发有关,两项指标在治疗后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12.62;R7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辅;;肝细胞癌的临床、血管造影征象以及对手术切除的预示性[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史久华;;血清免疫反应性降钙素——肝细胞癌的一种新标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年02期
3 周英杰;;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并发肝细胞癌[J];中国综合临床;1981年04期
4 赵德明;;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栓塞与一次注射化疗的临床评价[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9年02期
5 韩秀霞;;一种治疗肝癌有效的混合物[J];国外医学情报;1989年08期
6 白振明;;CT、血管造影对日本血吸虫病合并肝细胞癌的形态学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0年03期
7 马炬明;;细针肝穿诊断AFP值正常肝细胞癌25例[J];浙江医学;1990年03期
8 路福顺;;小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与肝癌[J];国际儿科学杂志;1990年05期
9 陆士中;顾公望;;罕见的肝脏肿瘤及其诊断[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1年02期
10 马昌庭;马一夫;;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的新危险因子[J];宁夏医学杂志;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辉;;肝细胞癌4q杂合性缺失特点[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2 朱伟;李文学;张颖;刘华章;;VTN低表达抑制肝细胞癌的离体和整体实验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甄茂川;汪谦;;肝细胞癌肿瘤标记物研究进展[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4 朱桂婷;施军平;荀运浩;黄谦;向晶;;饮酒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侯代伦;孙小丽;柳澄;;MSCT肝细胞癌与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吕江;王芳军;刘连生;欧阳群忠;;CT值测量及其变化对肝细胞癌辨证分型的意义探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曾小云;余红平;仇小强;纪龙;李龙Z
本文编号:2282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28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