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临床特征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8-11-28 09:26
【摘要】:α 登革热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之一,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发热、关节痛、皮疹、出血及肝脏、肾脏等脏器损害。近年来,有关登革热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甚至急性肾衰竭的报道逐渐增加,但其发生机制尚存争议,主要观点包括免疫复合物和/或登革病毒及其蛋白所致的肾脏损伤。一些登革热患者的尸检及肾脏病理研究提示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表现为肾小管损害。肾脏损伤分子-1(KIM-1)是一种表达于受损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新型跨膜蛋白,多项研究显示它是早期肾小管损害的理想生物学标志物。鉴于国内关于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总结我国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检测尿液中KIM-1水平,初步探讨KIM-1在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1.研究目的 分析我国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探讨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的机制。 2.研究方法 2.1通过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临床数据库提取2002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150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登革热合并肾脏损害的发生情况及肾脏损害的影响因素。 2.2采用ElISA法对上述病例中的65例登革热患者晨尿中的特异性肾脏损害指标KIM-1、1-微球蛋白(1-MG)进行检测。根据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不大于70ml/min定义为肾功能损害,比较两尿液蛋白在不同肾功能分组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尿液KIM-1、1-MG对早期肾脏损害的预测价值。 2.3利用尿钾(Uk)、尿钾-尿肌酐比值(UK-UCr)、跨管钾浓度梯度(TTKG)这三个指标评价肾脏排钾水平,对已排除钾摄入减少、胃肠排钾增加等因素的60例登革热患者,比较登革热伴低钾血症组、正常血钾组间的发热因素、钾向细胞内转移指标、肾小球功能、KIM-1及1-MG间的差异,初步探讨登革热低钾血症的原因。 3.研究结果 3.11150例登革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3.1.1回顾性分析1150名登革热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为24.6%,其中合并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0.43%。合并肾脏损害患者表现为少尿/无尿(0.70%)、腰部明显胀痛(2.81%)、高比重尿(3.70%)、蛋白尿(32%)、血清肌酐升高(4.24%)、血尿素氮升高(3.53%)。重症登革热患者(90例)、普通登革热患者(1060例)合并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41.10%、23.20%。 3.1.2肾功能损害组与肾功能正常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比较,肾功能损害组较肾功能正常组的女性患者比例(54.40%:43.90%,P=0.002)、高龄患者比例(56.20±14.04:32.77±13.12,P=0.001)、重症登革热发生率(13.10%:6.10%,P=0.00)、低钾血症发生率(56.50%:43.00%,P=0.00)、合并中毒性肝炎发生率(59.4%:51.4%,P=0.02)、合并中毒性心肌炎发生率(4.20%:2.10%,P=0.047)明显升高。其中,登革热患者的肾功能水平与重症登革热(r=0.112,P=0.034)、低钾血症(r=0.116,P=0.029)呈正相关。3.2登革热患者的尿KIM-1及1-微球蛋白检测3.2.165例登革热患者中,肾功能异常组(40例)较正常组(25例)的KIM-1中位数水平(0.59:0.35,P=0.001)、1-MG中位数水平(21.10:9.19,P=0.003)明显升高,进行相关性分析,肾功能水平与KIM-1(r=0.552,P=0.0001)、1-MG(r=0.517,P=0.0002)水平呈负相关。 3.2.2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肌酐、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大于2+)、KIM-1、1-MG对肾功能损害诊断特异性、敏感度,KIM-1(AUC=0.898,P=0.00)、1-MG(AUC=0.873,P=0.00)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比血清肌酐(AUC=0.783,,P=0.00)、蛋白尿(r=0.660,P=0.031)大。 3.3登革热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初步探讨 从65例登革热患者中剔除影响血钾因素的患者,将剩余60例分为低钾血症组(29例)及正常血钾组(31例),低钾血症组较对照组的发病天数(6:6,P=0.922)、热程(7:6,P=0.922)、热峰(39.4:39,P=0.05)、肌酸激酶(189:137,P=0.976)、血清肌酐(86.9:75.8,P=0.232)等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的尿钾(28:16.7,P=0.023)、跨管钾浓度梯度(4.91:2.84,P=0.027)、KIM-1(0.48:0.36,P=0.027)、1-MG(16.1:10.0,P=0.036)水平较后者明显升高,其中,血钾水平与KIM-1(r=0.24, P=0.02)、1-MG(r=0.23,P=0.03)呈正相关。 4.结论 4.1我国约1/4的登革热患者合并肾脏损害,以蛋白尿表现为主。老年女性、重症登革热、伴有低钾血症、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病的登革热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较高。 4.2尿液KIM-1可能成为诊断登革热患者早期肾小管损害的指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剑萍;张复春;洪文昕;王建;蔡卫平;;登革热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年06期

2 陈玉松,李吉良,余寿康;登革热肾损害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1993年03期

3 周世明,贾杰;登革热的多器官损害与临床表现[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2期

4 张复春,卢业成,陈燕清,王建,陈万山,尹炽标,杨湛,唐小平;2002至2003年广州及周边地区1032例登革热的临床特征[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年02期

5 王建;洪文昕;陈燕清;贾卫东;唐小平;;2006年广州地区登革热277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362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362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