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607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7 20:26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6年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607例患者(男性489例、女性118例)为2000年1月-2016年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的住院患者。2、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卫生部颁布施行《布鲁菌病诊疗指南》明确诊断。3、调查内容:统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1)根据病程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病程6个月以内)与慢性期组(病程超过6个月);(2)根据患者的局灶性损伤症状将患者分为局灶性病变组与非局灶性病变组;(3)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血常规三系减少将患者分为血常规异常组与血常规正常组;(4)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肝损伤组与肝功正常组,同时将肝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病毒性肝炎,分为非病毒性肝炎组与合并病毒性肝炎组,分别比较上述各个不同组间的流行病学特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4、统计学分析:将统计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所有组间的生化指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及职业分布:607例患者中,男性489例,女性118例;年龄2-80岁之间,其中21-40岁197例,占32%,41-60岁281例,占46%,68%存在明确的牛羊猪鹿等牲畜接触史或是食用过肉类、鲜奶及乳制品等,32.3%患者传播途径不明确,17例患者家庭中存在其他成员患病;2、临床症状:607例布鲁菌病患者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1)急性期患者570例,慢性期患者37例,发热主要见于急性期的患者,慢性期的患者以出现关节损伤症状为主,其中出现肌肉关节疼痛症状的患者31例占84%;(2)合并局灶性病变的患者418例(68.9%),其中急性期382例(占总急性期67.0%),慢性期36例(占总慢性期的97.3%);(3)存在三系减少的患者25例(4.1%),血常规正常的患者85例,以出血症状为首发的患者3例,其中鼻出血患者1例,牙龈出血、双下肢皮肤出血点1例,便血1例。4、实验室检查(1)急性期ALT、AST较慢性期更高(P0.05)。(2)存在局灶性病变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沉更高于非局灶病变患者(P0.05),而ALT、AST低于非局灶病变患者。(3)血常规异常组与血常规正常组的年龄、病程、最高体温、热退时间、C反应蛋白、血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者仅在肝功改变方面存在差异,存在三系减少的患者肝功损伤较重(P0.05)。(4)合并肝损伤的患者254例,肝功损伤中ALT、AST升高程度多不超过3倍,GGT多明显升高超过3倍以上,ALP多数仅轻度升高,总胆红素多处于正常范围内。肝功能异常组患者病程时间少于肝功能正常组,但最高体温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同时肝功能正常组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高于肝功能异常组患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总胆红素高于非病毒性肝炎组。(5)布鲁菌病患者体液培养情况:607例患者中540例患者行体液培养检查,其中血培养540例,阳性患者222例(41.1%);骨髓培养32例,阳性患者13例(41%);关节穿刺液培养2例,阳性患者2例(0.4%);脑脊液穿刺液培养阳性患者0例。5、部分患者的治疗与回访对其中的80例患者规律回访1-3年,其中16例(20%)患者复发,2例(2.5%)患者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存在,另有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神经型布鲁菌病,经过抗布鲁菌治疗1个月后无效死亡;合并三系减少患者经过抗布鲁菌治疗后血常规均恢复正常。结论(1)布鲁菌病发病以41-6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男性多发,男女之比约3.9:1。存在家庭聚集现象。(2)布鲁菌病临床症状多样,对于疼痛局限、白细胞升高明显的患者,应考虑存在局灶性病变的可能,并结合相关CT、MRI检查以明确病变并以相应的处置。(3)布鲁菌病合并三系减少比率低,偶有以出血症状为首发症状,抗布鲁菌治疗后,短期内患者血常规恢复正常。(4)合并肝损伤时,生化指标ALT、AST多不超过3倍,偶有重度肝损伤患者,但合并病毒性肝炎时往往肝损伤更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1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黄银娟,王毅;急性布鲁菌病误诊原因[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年01期

2 谌秋华;;羊布鲁菌病1例[J];人民军医;2006年12期

3 杜巨才;薛云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布鲁菌病86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10期

4 花德英;;布鲁菌病的治疗及方法[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10期

5 邢进;王金锋;赵宝华;;布鲁菌病及其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3期

6 吕才福;;青海省海南州1958年-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3期

7 梁宝宏;;白城市人间布鲁菌病疫情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8期

8 王强;杨冬梅;梁捷;;杜蒙县布鲁菌病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13期

9 杨飞飞;王淑梅;黄玉仙;陈明泉;蒋卫民;翁心华;;布鲁菌病9例附文献复习[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5期

10 刘健鹏;杨增岐;马杰;王军卫;王仲智;乔文军;刘小东;;布鲁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海君;付跃娟;范顺富;汪建明;陈凌;郭玉香;徐叶进;盛棋跃;;浙江金华地区布鲁菌病六例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颖洁;刘月琴;张英杰;;羊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陈海;李春辉;朱兰兰;杨小敏;黎海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羊种布鲁菌[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布鲁菌病1例报告[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王凌航;杨涤;郜桂菊;赵红心;;艾滋病合并布鲁菌病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艳;王新卫;陈陆;赵军;杨霞;王川庆;刘红英;常洪涛;姚慧霞;;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筛选与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方华;牛布鲁菌病的防治[N];农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魏平;接触牲畜,当心布鲁菌病[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铮;北大医院汪波——果断诊断罕见疾病“布鲁菌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包头市第三医院肝病二科主任医师 宋敏利;莫把布鲁菌病当成“类风关”[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珍;内蒙古代表建议:加强草原牧区人畜共患流行疾病防控[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明星;流产布鲁菌毒力相关基因鉴定及LsrB蛋白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张蕾;几种布鲁菌抗原的免疫学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佟春玉;甘露聚糖修饰布鲁菌多肽靶向树突细胞增强免疫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曼;负载布鲁菌WboA-S_2株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的活化作用的体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吕蓓;湖羊交易市场从业人员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15年

3 雷兰杰;布鲁菌LPS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杨;布鲁菌OMP16对RAW264.7细胞凋亡与免疫活性的影响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高建鹏;流产布鲁菌pyk和ppd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6 李玲玲;急性及亚急性布鲁菌病患者γδT等淋巴细胞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牙侯勋;基于牛布鲁菌外膜蛋白OMP19、OMP22和OMP28三种重组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8 牟路萌;莱姆病、布鲁菌病诊断方法的建立和流行病学调查[D];石河子大学;2016年

9 冯娜;巨噬细胞可通过直接和交叉途径启动抗布鲁菌S_2的细胞免疫应答[D];河北大学;2015年

10 张立波;607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425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425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