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疟疾感染过程中Tregs对DCs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与机理

发布时间:2019-04-22 19:15
【摘要】:目的探讨疟疾感染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对DCs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与机理。方法建立P.y17XL感染和Tregs消除BALB/c小鼠模型,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FACS检测脾脏中DCs亚群数量变化;DCs表面分子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及分泌IL-10的DCs数量变化。结果与正常感染组小鼠相比,Tregs消除组小鼠于感染后第3dDCs亚群,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感染后第5dDCs亚群数量、MHC-II和CD80表面分子的表达均明显减少;然而分泌IL-10的DCs数量于感染后第5d明显增加,是同天感染鼠的3.5倍。另外,我们采用两种anti-CD25mAb体内阻断Tregs,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7D4能长期有效的阻断CD25表达,而PC61仅能短期内维持CD25低表达。结论 P.y17XL感染早期,BALB/c小鼠Tregs数量升高与DCs功能受损具有相关性。Tregs能抑制DCs的免疫功能,这一现象可能与Tregs调控DCs的亚群、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等方面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regulatory T cell (Treg) on DCs immune function during malaria infection. Methods the models of P.y17XL infection and Tregs elimination of BALB/c mice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infection rate of erythrocytes was counted. The spleen cell suspension was prepared at 0,3,5 days after infection, and the number of DCs subsets in spleen was detected by FAC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HC-II,CD80 and CD86 on the surface of DCs and the quantity of DCs secreting IL-10 were chang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MHC-II,CD80 and CD86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gs elimination group on the 3rd day after infection, and the number of DCs subsets and the expression of MHC-II and CD80 surface molecul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the 5th day after infection. However, the number of IL-10-secreting DC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the 5th day after infection, which was 3.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fected mice on the same day. 7D4 can effectively block the expression of CD25 for a long time, while PC61 can only maintain the low expression of CD25 for a short time. In addit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anti-CD25mAb in blocking the expression of Tregs, in vivo. Conclu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P.y17XL infec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regs in BALB/c mice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pairment of DCs function. Tregs can inhibit the immune function of DC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DCs subsets, phenotype and cytokine secretion pattern by Tregs.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01278)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LC2013C34) 黑龙江省教育厅海外学人资助项目(No.1254HQ017)~~
【分类号】:R5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宏波;贾安平;梁秀兰;刘振鹏;杨建;詹前美;;胃癌组织中Treg的分布数量及其与IL-10、TGF-β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0年03期

2 汪琪;韩真;;CD4~+CD25~+Treg细胞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年01期

3 张红云;徐瑞芳;燕善军;;恶性腹水中CD8~+CD28~-NRP-1~+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许帅;姚咏明;李为民;;白细胞介素-37的免疫效应及其意义[J];感染、炎症、修复;2014年02期

5 崔玉敏;李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13期

6 陈跃华;丁明星;徐卫红;傅晓艳;黄伟;;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_4~+和CD_(25)~+的检测及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杨民;王峻;孟丽娟;樊卫飞;刘福银;蒲骁麟;;艾迪注射液对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11年03期

8 解皓;李海涛;赵彩彦;;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9年24期

9 张燕;任鹏涛;田青;蔡建辉;;Treg细胞与肿瘤免疫[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年09期

10 郑启昌;杨婧;王慧;王国梁;胡青钢;张进祥;;肝细胞癌Treg和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日伦;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BMDCs瘤苗抗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历春;Foxp3在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TLR4对其调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婧;Toll样受体4在肝癌CD4~+CD25~(high)FOXP3~+T细胞免疫调节中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严丽;干扰乳腺癌微环境基础上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鞠瑞;羧胺三唑的抗癌新机制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沈彦伟;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调控及Treg细胞亚型与肿瘤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芳芳;肿瘤浸润Treg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及其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罗华星;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变化在胃癌腹腔种植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张帆;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裴向克;Neuropilin-1阳性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荣守华;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0年

2 赵霞;肺癌患者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与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师龙;环磷酰胺对乳腺癌BALB/c小鼠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中Treg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建;哈萨克族食管癌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TGF-β_1、IL-10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5 侯计平;胃癌手术前后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6 刘彪;基于调节性T细胞的雷公藤甲素抗B16-F10荷瘤机制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7 祝丽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及与肺癌的关系探讨[D];苏州大学;2011年

8 张洪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周莉;CD4~+CD25~+T调节细胞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卢晓婷;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影响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志新;;疟疾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1年01期

2 江钢锋;疟原虫与疟疾[J];生物学通报;2001年10期

3 刘忠湘,孙明林,赵亚,薛采芳;不同血样收集和模板制备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疟疾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4 林爱芬;城市环境中患疟疾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年05期

5 杨维平;疟疾免疫与诊断研究进展[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6 汤杜环,王广秀,王国逸,吉文琼,蔡波;海南省琼中县和平疟疾试点1990~2001年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5期

7 金玉明,王善青,蒙锋,卓开仁,华德,林澄,符华清,黄永坚;五指山市居民和上山过夜人群疟疾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6期

8 周序坚,陈元良;澄迈县1999~2001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6期

9 徐莉,刘殿宇;非典型疟疾5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03年05期

10 阮继刚;56例援贝宁中国人疟疾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起勇;刘小波;;媒介按蚊防控:中国疟疾消除的关键措施[A];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201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杨发柱;张山鹰;谢汉国;欧阳榕;林耀莹;陈朱云;;福建省疟疾传播阻断后的监测与消除措施研究[A];2013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许国君;李黎;郁涛;吴小红;;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进展[A];2013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晓红;赵志刚;王慧媛;;非洲135例疟疾回顾性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孔异生;;深圳市石岩地区流行人口疟疾发病特点及控制对策[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杨大干;徐晶;鄢翠林;楼超;;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在疟疾诊断初筛中的应用[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吴英松;李明;毕惠祥;董文其;李英杰;;免疫色谱测试与镜检法、PCR 法诊断疟疾的比较[A];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卢义钦;刘俊凡;;入侵疟原虫与红细胞膜的相互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孔异生;;深圳市石岩地区流动人口疟疾发病特点及控制对策[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李霄;金宁一;张钰;金毅;朱继红;;妊娠期间自然杀伤细胞、氢化可的松与催乳素在疟疾中的相互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荆晶;肯尼亚和英国科学家着手绘制“全球疟疾图”[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杨静;从谈疟色变到本土疟疾零病例[N];海南日报;2013年

3 编译 奇云;全球22亿人口面临疟疾威胁[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记者 陈瑜;疟疾最新全球分布图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5 晓燕 编译;胆固醇代谢可能与疟疾感染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道 群;疟疾成发展中国家人群健康最大杀手[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记者 张淑会 实习生 马虹;力争两年消除疟疾[N];河北日报;2010年

8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疟疾“杀手”难得逞[N];医药经济报;2002年

9 本报驻突尼斯记者 孙健;全球防疟任重道远[N];人民日报;2012年

10 张田勘;战胜疟疾:最有胜算的或许是疫苗[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小平;疟原虫与HIV的相互作用和关系[D];中山医科大学;1998年

2 韩聪;疟原虫来源的MIF同源分子与疟疾发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观察及功能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3 吴英松;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单抗制备及疟疾诊断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4 刘云峰;调节性B细胞在控制小鼠疟疾免疫病理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吴忆;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疟疾感染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龙璐;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陈光;Tregs调控疟疾保护性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效应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黎;湖北省农村社区疟疾干预策略与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苏永强;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海南省疟疾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徐其章;缅甸佤邦北部佤族区疟疾感染和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4 唐克香;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Ⅲ期临床试验[D];大理学院;2012年

5 王丽丽;中缅边境居民疟疾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张瑜;云南边境地区疟疾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大理学院;2013年

7 区德锦;疟疾动物模型血小板动态变化及不同药物干预观察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耀宝;基因检测技术用于疟疾媒介调查的研究[D];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2009年

9 刘恩鹏;疟原虫来源MIF同源分子对DC功能的影响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营雅茹;快速检测试剂条、镜检和PCR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63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463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