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和传播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1 06:19
【摘要】:目的:(1)分析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病例分布特征,探讨疾病流行的三间分布;分析临床特征,建立SFTS严重程度指标,分析病原特征,探索SFTS病原谱。(2)分析SFTSV确诊病例发病前的相关暴露因素,探讨感染危险因素,开展SFTSV在流行区宿主、媒介和人群中的分布研究,结合病毒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探索SFTSV传播途径。方法:(1)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湖北省2011-2015年SFTS病例分布特征。(2)以死亡为研究结局,综合分析SFTS确诊病例病情严重程度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百分位频数分布法建立指标严重程度等级,综合精神状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制定SFTS病情严重程度等级评分标准。(3)通过全省SFTS病例的病原学检测,探索SFTS病例感染的病原谱构成特点。(4)开展基于医院的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人群感染的暴露危险因素。(5)以发病1个月内确诊的新发SFTSV病例为调查起点,系统调查病例所在自然村的宿主、媒介和人群SFTSV感染状况及相关性,分析SFTSV在不同种群的分布特征。(6)运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种群来源的SFTSV全基因组遗传进化特点。结果:(1)病例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显示,SFTS病例5-7月高发,4-10月流行,以散发为主,主要集中在黄冈、随州等地的大别山地区,农民发病较多,主要在丘陵地区从事农业劳作。SFTSV确诊病例流行曲线与蜱虫密度的季节消长曲线高度相关(r=0.84),且随年龄增加,病死率呈上升趋势(χ2=115.76,P=0.000)。(2)病例临床特征研究显示,SFTS病例以发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病程中位数15天,平均病死率5.97%,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病程初期PLT值较低,10天左右开始逐渐升高,15天左右恢复正常;患者年龄、病毒载量、血小板数量、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酶(CK)、心肌酶MB(CK-M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死亡病例有独特细胞因子模式。建立了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等级判定与评分标准。(3)病例病原学特征研究显示,SFTS病例以SFTSV感染为主,SFTSV阴性病例中部分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与布鲁氏菌,未检出人粒细胞无形体,所有病例均未同时检出两种及以上病原体共感染的情况。(4)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湖北地区接触牛身上的蜱虫是引起人感染SFTSV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OR=8.62,95% CI= 1.79-41.51),且牛经常活动的草地、山地等环境可以增加这种暴露引起感染发病的风险(OR=8.82,95% CI= 1.69-46.05)。 (5) SFTSV不同种群分布的深度调查研究显示,家畜动物SFTSV携带率(14.00%)最高,其次为蜱虫标本(3.11%),人群血清标本阳性率最低(1.67%),差异有显著性(χ2=23.67,P0.05);在家畜动物血清标本中,牛血清标本PCR检测阳性率最高(26.32%),其次为羊(9.09%);在蜱虫标本中,长角血蜱为优势蜱虫(占70.82%),其所携带的SFTSV核酸阳性率也是最高的(4.95%);家畜动物牛体表蜱虫SFTSV病毒核酸携带率最高,为5.13%,其次是羊体表蜱虫(2.30%),草蜱SFTSV携带率最低(1.89%);人群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家畜动物阳性率,在野生动物标本中未检测到SFTSV抗体;在家畜动物血清标本中,牛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3.68%(14/19),其次为羊(59.09%,13/22);蜱叮咬是SFTSV感染的危险因素(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OR=2.45,95% CI, 1.01-6.39),未发现与病例的密切接触而感染的现象;人感染的SFTSV与其所在环境中宿主动物体表蜱携带的SFTSV在基因遗传进化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病毒核酸S片段同源性为98.00%)。(6)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湖北地区SFTSV的S、M、L片段在我国的3个进化谱系分布中都存在,各进化谱系高度同源,且不同种群(病例、蜱虫)、病情(轻型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时间、年龄、职业、地区分离到的SFTSV基因特点无明显特征差异(核苷酸同源性在95.00%-100.00%之间,而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7.00%-100.00%),其中M片段讲化上与我国其它省份相比,独自组成一个谱系。结论:(1)本研究阐明了SFTS流行的三间分布特征,探索了湖北省SFTS病例病原谱构成特点。(2)初步阐明了SFTS病例临床特征和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病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发现了病例死亡的风险因素,建立了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等级判定与评分标准,为临床重症/危重症病例的病情评估、判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和有益的探索。(3)提供了SFTSV从“家畜动物→蜱虫→人”的种群分布和传播途径的系统证据,密切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不是人群自然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接触牛蜱和被蜱虫叮咬是人群感染SFTSV的主要暴露危险因素,且不同种群、病情、时间、年龄、职业、地区分离到的SFTSV高度同源。
文内图片:图2.5邋2011-2015年全省SFTS报告实泌室确诊病例发病月分布逡逑(3)人群分布在报告的43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男性197例,占逡逑47.70%;女性216例,占52.300/0
图片说明: 病例流行曲线高度相关,,其中相关性最高的为疑似病例(r=0.96),其次为临逡逑床诊断病例(r=0.83)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化89)。且2013年政后我省报告的逡逑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所占总病例数的比例下降较快。如
文内图片:图2.7邋2011-2015年全省SFTS报告临床诊断病例发病月分布逡逑(3)人群分布在报告的262例临床诊断病例中,男性119例,占45.42%;逡逑女性143例,占54.?
图片说明:图2.7邋2011-2015年全省SFTS报告临床诊断病例发病月分布逡逑(3)人群分布在报告的262例临床诊断病例中,男性119例,占45.42%;逡逑女性143例,占54.?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孔江;;一个有争议的定义:生命[J];医学与哲学;198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雁冰;施建忠;田国彬;曾显营;齐巧玲;赵海丹;杨德全;王冬;宋家升;赵东明;邓国华;王秀荣;陈化兰;;我国近年H5N1亚型HPAIV的遗传进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云蔚;阮小蕾;赵芹;陈秀;刘福秀;李华平;;香蕉线条病毒遗传进化多样性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学森;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和传播途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秀洁;粘虫越冬区种群遗传进化及其近缘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杨丽;基于Ridgelet冗余字典和遗传进化的压缩感知重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进;野禽源AIV PB1-F2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进化及部分氨基酸位点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刘沫飞;2011-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PRRSV动态调查及遗传演化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2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512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