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2015-2018年江西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及ARIMA模型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30 09:41
【摘要】:目的:对江西省活禽经营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进行采样监测分析,了解病毒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场所、不同标本中分布情况;对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分型,分为H5亚型、H7亚型、H9亚型、混合型和未分型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外环境中各亚型病毒的分布情况,污染类型;建立合适的ARIMA模型对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进行预测。通过上述研究为禽流感疫情的防控提出科学依据,有针对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省11个设区市抽取15个县区作为监测点,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到2018年第四季度每个季度对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采集标本种类包括:禽类粪便、水、笼具表面擦拭物、宰杀或摆放肉案板表面擦拭物及其他环境标本,每个监测点每个季度采集标本数不少于30株。采集的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H5、H7、H9等亚型检测。使用卡方检验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时间、地区、场所等方面外环境病毒阳性率差异;以2015-2018年每个季度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作为时间序列,选择合适的参数构建最优ARIMA模型预测2019年第一季度外环境病毒阳性率。结果:⑴2015-2018年共采集江西省活禽经营市场外环境标本6652份,A型阳性标本3437份(51.67%),其中H5亚型391份(5.88%)、H7亚型61份(0.92%)、H9亚型1420份(21.35%)、混合型739份(11.11%)和未分型826份(12.42%),H9亚型占比最高。四个年份阳性率分别为48.89%、51.53%、51.92%、53.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⑵四个季度总阳性率分别为51.63%、51.23%、50.57%和5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0,P0.05)。将不同年份各季度数据分开分析,2015年(χ~2=12.050,P0.05)、2017年(χ~2=56.006,P0.05)和2018年(χ~2=24.584,P0.05)各季度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率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整体具有上升趋势,第四季度达到最高值,第二季度达到最低值。H5、H9亚型阳性率变化和总阳性率变化基本一致,H7亚型阳性率常年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第一季度有异常增高。⑶不同类型标本病毒阳性率分别为禽类粪便64.21%、宰杀或摆放肉案板表面擦拭物61.30%、笼具表面擦拭物51.40%、禽类饮水46.95%、其他标本45.15%,各类型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63,P0.05),经过两两比较,禽类粪便与案板表面擦拭物病毒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笼具表面擦拭标本,禽类饮水和其他标本病毒阳性率最低。亚型构成方面,禽类粪便和其他标本以H9亚型和混合型病毒为主,案板表面擦拭物、笼具表面擦拭物和禽类饮水均以H9亚型和未分型病毒为主。⑷不同类型场所病毒阳性率分别为城乡活禽市场55.44%、活禽批发市场76.00%、家禽规模养殖场(户)2.21%、家禽屠宰加工厂2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939,P0.05),经两两比较,所有场所病毒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活禽批发市场阳性率最高,家禽规模养殖场最低。活禽批发市场中病毒以H9亚型为主,城乡活禽市场以H9亚型、混合型和未分型为主,家禽屠宰加工厂以H9和H7亚型为主,家禽规模养殖场(户)只有H5和H9两种亚型病毒。⑸15个监测点外环境病毒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110,P0.05),乐平市病毒阳性率(79.09%)最高,余江县病毒阳性率(14.44%)最低。各亚型构成方面,大部分地区以H9亚型占比最高,安远县以混合型毒株为主,余干县、崇仁县和万载县以未分型病毒为主,乐平市以H5亚型病毒为主,H7亚型占比最高的监测点为余江县。环鄱阳湖监测点与其他监测点病毒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各亚型方面,环鄱阳湖监测点H5亚型阳性率高于其他监测点(χ~2=40.511,P0.05),其他监测点混合型病毒阳性率高于环鄱阳湖监测点(χ~2=4.849,P0.05)。未发生疫情监测点病毒总阳性率高于发生疫情监测点(χ~2=64.668,P0.05)。其他亚型方面,发生疫情监测点H7亚型阳性率高于其他监测点(χ~2=36.060,P0.05),其他监测点H5亚型和未分型病毒阳性率高于发生疫情监测点(χ~2=11.902,P0.05;χ~2=103.714,P0.05)。(6)经评估最优模型为ARIMA(2,0,0),预测得到江西省2019年第一季度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9.53%。结论:江西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水平较高,以H9亚型病毒为主,未分型病毒阳性率有上升趋势,需要加强病毒亚型监测。病毒阳性率变化具有季节性,H5和H9亚型阳性率变化趋势与总阳性率大体一致。要加强对活禽批发市场和城乡活禽市场的监督管理,要及时对禽类经营场所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江西省2019年第一季度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预测值为49.53%。
【图文】:

分布情况,外环境,禽流感病毒,亚型


3.1.3 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季度分布情况2015-2018 年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各季度总阳性率分别为:第一季度 51.63%、第二季度 51.23%、第三季度 50.57%、第四季度 53.21%,各季度阳性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0,P>0.05),见表 4。构成比方面,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以 H9 亚型和未分型病毒占比最高,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以 H9 亚型和混合型病毒占比最高,见图 2。为更好分析不同年份各季度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以及各亚型病毒阳性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将不同年份各季度数据分开进行整理,所有包含同一种亚型病毒的阳性标本汇总在一起(包括单个亚型标本和混合亚型标本),见表 5。经卡方检验,2015 年、2017 年和 2018 年四个季度外环境病毒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0,P<0.05;χ2=56.006,P<0.05;χ2=24.584,P<0.05),2016 年各季度外环境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2,P>0.05)。观察各年份每个季度 A 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发现阳性率变化具有明显季

禽流感病毒,外环境,标本,江西省


第 3 章 结果续表年份季度 总标本数 A 型标本数 阳性率(%)各亚型情况 n(%)H5s H7s H9s2017q4 471 297 63.06 106(22.51) 10(2.12) 174(36.94)2018q1 470 265 56.38 103(21.91) 0(0.00) 160(34.04)2018q2 450 197 43.78 55(12.22) 1(0.22) 124(27.56)2018q3 432 236 54.63 78(18.06) 0(0.00) 141(32.64)2018q4 450 266 59.11 68(15.11) 1(0.22) 171(38.00)合计 6652 3437 51.67 1044(15.69) 225(3.38) 2142(32.20)注:2015q2:q 前面为年份,后面为季度,2015q2 代表 2015 年第二季度,其他的依次类推;H5s:代表所有含有 H5 亚型的阳性标本,包括 H5、H5+H7、H5+H9 和 H5+H7+H9 病毒标本,H7s、H9s 同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81.8;R51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琦梅;刘社兰;陈恩富;;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2 张烨;李晓丹;邹淑梅;薄洪;董丽波;高荣保;王大燕;舒跃龙;;2009~2013年我国活禽市场环境样本中禽流感病毒的检测[J];病毒学报;2015年06期

3 叶夏良;雷永良;李羽敏;陈燕飞;陈秀英;王晓光;叶碧峰;叶灵;董升草;陈明;鲍夏艳;章瑛;;2009-2015年浙江省丽水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与分析[J];疾病监测;2015年07期

4 朱闻斐;舒跃龙;;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5年05期

5 胡世雄;孙倩莱;刘富强;杨浩;黄一伟;;2009—2011年湖南省禽流感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4年03期

6 秦川;;H7N9禽流感的研究现状及对未来的思考[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年01期

7 徐晓龙;包红梅;陈化兰;王秀荣;;影响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传播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年02期

8 于玉凤;郭晓兰;王颖;周俊梅;方丹云;曾谷城;晏辉钧;江丽芳;;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分子基础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孙桂芹;王飞;武景红;;禽流感防控措施之我见[J];北方牧业;2011年20期

10 王昕;程小雯;房师松;吴春利;吕星;张仁利;马汉武;;用ARIMA模型预测流感的变化趋势[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闻斐;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与传播机制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本文编号:268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68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