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肝(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CHB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为提高CHB合并NAFLD患者的诊疗水平,早期发现CHB合并NAFLD的高危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感染科2013年10月至2018年8月接受肝活检的768名CHB患者,排除高酒精摄入、其他可导致肝脂肪变性的疾病、合并其他终末期疾病或者恶性肿瘤以及关键数据缺失的患者,最终纳入5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B与NAFLD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CHB合并NAFLD组172例和单纯CHB组398例,后者分别按照性别、年龄、BMI、ALT、HBeAg、HBV DNA、肝组织炎症分级、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为两组或三组。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先对单纯CHB组与CHB合并NAFLD组患者的人口学、生化学、病毒学、影像学、肝组织病理学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然后按照以上各个分组分别对CHB合并NAFLD患者的以上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将以上临床指标分层后,先采用单因素分析CHB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异常时发生NAFLD的优势比,再将单因素分析得到的可能危险因子纳入多因素分析中,筛选出CHB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CHB合并NAFLD组与单纯CHB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CHB合并NAFLD组男性患者较多,且合并糖尿病患病构成比较高,BMI、收缩压、舒张压、SUA、FPG、TG、TC、LDL-C、ALT、GGT均较高,HDL-C、HBsAg水平较低,合并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症的患者更多(p0.05)。而两组间的AST、HBV DNA水平以及肝组织明显炎症(A≥2级)及显著纤维化(F≥2期)均无差别(p0.05)。2.不同性别组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两组在年龄、家族聚集性乙肝、吸烟、BMI、收缩压、SUA、HDL-C、TG、HDL-C、ALT、AST、GGT、TBil、LSM以及发生血脂异常症、可疑NASH均有差别(P0.05)。而两组在HBV DNA、HBsAg水平、肝组织明显炎症及显著纤维化以及发生高尿酸血症等均无差别(P0.05)。3.不同年龄组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三组间性别、收缩压总体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年龄18~30岁患者与≥40岁患者相比,前者男性更多后者收缩压更高(P0.016);ALT在三组中总体均存在差异(P0.05),且年龄为18~30岁与年龄≥40岁患者比较有差别(P0.016);SUA、HBsAg在三组总体均存在差别(P0.05),且年龄30~40岁患者分别与年龄在18~30岁和≥40岁患者比较均有差别(P0.016);HBcAb在三组间总体有差别(P0.05),两两比较时,年龄在30~40岁与≥40岁患者的比较有差别(P0.016);舒张压、HDL-C、LSM在三组总体均有差别(P0.05),两两比较时均无差别(P0.016)。而AST、GGT、HBV DNA水平、肝组织明显炎症及显著纤维化以及发生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症、可疑NASH等均无差别(P0.05)。4.不同BMI组CHB合并NAFLD患者进行比较时,肥胖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高且相对年龄较低(p0.05);HDL-C在三组总体有差异(P0.05);收缩压、舒张压和SUA在三组总体均有差别,组间比较仅有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6);LSM在三组中总体均存在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发现肥胖组分别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之间有差别(P0.016);ALT、GGT及发生可疑NASH在三组中总体均有差别(P0.05),组间两两比较时无差别(P0.016);AST、HBV DNA、HBsAg水平、肝组织明显炎症及显著纤维化以及发生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症等在三组间均无差别(P0.05)。5.不同ALT组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HBV DNA、AST以及GGT在三组间均有差异别(P0.05),且各组两两比较时也均有差异别(P0.016);性别、SUA在三组间总体存在差别(P0.05),且ALT40~80U/L组分别与ALT40U/L组和ALT≥80U/L组存在差别(P0.016);LSM在三组间比较总体存在差别(P0.05),两两比较时ALT40U/L组分别与40~80U/L组和ALT≥80U/L组存在差别(P0.016);三组间年龄、BMI、TBil、肝组织明显炎症比较总体存在差别(P0.05),两两比较时ALT40U/L组与ALT≥80U/L组存在差别(P0.016);合并糖尿病在三组间总体存在差别(P0.05),两两比较时ALT40U/L组与ALT40~80U/L组存在差别(P0.016);三组间HBeAg水平、发生高尿酸血症在总体存在差别(P0.05),而两两比较无差别(P0.016)。而HBsAg水平、肝组织显著纤维化以及发生血脂异常症、可疑NASH等在三组间均无差别(P0.05)。6.不同HBeAg组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FPG、HBV DNA、HBsAg、HBcAb、ALT、AST水平及年龄均存在差别(P0.05);而GGT、肝组织明显炎症及显著纤维化以及发生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症、可疑NASH在两组间均无差别(P0.05)。7.不同HBV DNA组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ALT、AST在三组间总体均有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时HBV DNA2000~20000IU/ml组分别与HBV DNA2000IU/ml组和≥20000IU/ml组有差别(P0.016);年龄、GGT在三组间总体存在差别(P0.05),组间两两比较时HBV DNA≥20000IU/ml组和HBV DNA2000IU/ml组存在差别(P0.016);SUA及HBsAg、HBeAg、HBcAb水平在三组总体存在差别(P0.05),组间两两比较时HBV DNA2000IU/ml组分别与HBV DNA为2000~20000IU/ml组和≥20000IU/ml组有差别(P0.016);BMI、TBil、LSM在三组间总体有差别(P0.05),而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别(P0.016)。而肝组织明显炎症及显著纤维化以及发生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症、可疑NASH在三组间均无差别(P0.05)。8.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组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FPG、HDL-C、HBeAg、ALT、AST、GGT水平,LSM、肝组织显著纤维化以及发生可疑NASH在两组间均有差别(P0.05);而HBV DNA、HBsAg水平以及发生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症在两组间均无差别(P0.05)。9.不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组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现,收缩压、TG、HBsAg、AST、LSM以及肝组织明显炎症的患者在两组间均有差别(P0.05),而ALT、GGT、HBV DNA水平以及发生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症及可疑NASH在两组中均无差别(P0.05)。10.单因素分析CHB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比较中,男性患者发生NAFLD是女性的1.621倍(P0.05),合并糖尿病者发生NAFLD是未合并者的9.912倍(P0.05),超重、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发生NAFLD的4.789倍、21.399倍(P0.05),收缩压为130~140mmHg者发生NAFLD是130mmHg者的2.394倍(P0.05),FPG为5.6~6.9mmol/L和≥7.0mmol/L者发生NAFLD是FPG5.6mmol/L的2.076倍、13.285倍(P0.05),ALT≥40U/L者发生NAFLD是ALT40U/L者的1.839倍(P0.05),GGT≥45U/L者发生NAFLD是GGT45U/L者的1.773倍(P0.05),TG≥1.7mmol/L者发生NAFLD是TG1.7mmol/L者的2.745倍(P0.05),HDL-C≥1.04mmol/L者发生NAFLD是HDL-C1.04mmol/L者的0.556倍(P0.05),LDL-C≥3.37mmol/L者发生NAFLD是LDL-C3.37mmol/L的3.462倍(P0.05),SUA为360~420mmol/L、≥420mmol/L者发生NAFLD分别是SUA360mmol/L者的4.708倍、5.493倍(P0.05)。其余各项临床指标在CHB患者发生NAFLD时相对危险度的比较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1.多因素分析发现,超重、SUA≥360mmol/L、TG≥1.7mmol/L以及合并糖尿病是CHB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者发生NAFLD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4.925倍、27.799倍,SUA≥360mmol/L者发生NAFLD是SUA360mmol/L者的2.564倍,TG≥1.7mmol/L者发生NAFLD是TG1.7mmol/L者的1.703倍,合并糖尿病者发生NAFLD是未合并糖尿病者的7.529倍。结论:1.CHB合并NAFLD患者较单纯CHB患者,男性多见,更易出现肝功能异常、糖脂代谢紊乱,且HBsAg表达水平较低;而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2.CHB合并NAFLD男性、年龄40岁以上及超重患者更易出现肝功异常和脂代谢紊乱;且年龄40岁以上和肝组织病变显著纤维化者HBsAg表达水平较低。3.超重、合并糖尿病、SUA≥360mmol/L、TG≥1.7mmol/L的CHB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肥胖CHB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12.62;R57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珍;陈秀奇;;安徽省某城镇地区成年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02期
2 焦晓璐;秦彦文;;血脂异常基层诊疗建议[J];中国医药;2018年06期
3 曹剑;;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03期
4 李辉;段东辉;王永;应焱燕;龚清海;李思萱;许国章;;宁波市居民血脂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9年05期
5 郑连友;;中山市三乡镇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09期
6 曹红;牛红;许新玲;李岩;;石河子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6期
7 黄嘉年;叶远区;梁子敬;;广州市城乡居民血脂异常的横断面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12期
8 汪军;李修德;陶芳标;杨林胜;曹洪娟;解少煜;李开春;马立国;;基于“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可控性研究队列”的皖西地区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年04期
9 金迪;谢玮;郭宝福;姜云;孙燕群;谢国祥;;南京市某区居民血脂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年04期
10 付莹;严通海;王瑞;谢奎;;深圳市罗湖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勇;;生活方式干预对青年血脂异常影响效果的研究[A];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论文综合刊[C];2014年
2 张培珍;;不同走跑锻炼方案对中老年血脂异常人群的调脂作用研究[A];2011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C];2011年
3 张培珍;田野;;6个月的走跑锻炼对中老年血脂异常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莹;;我国人群血脂异常流行及防治状况[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饶小胖;李建军;徐美华;;成人血脂异常的超敏促甲状腺激素界值范围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佟小雅;时立新;张巧;彭年春;;贵阳市城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王佑民;;内分泌疾病与血脂异常[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4年
8 徐潮;管庆波;赵萌;王成岗;张栩;张海清;高聆;赵家军;;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加重年龄引起的血脂异常——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4年
9 万丽敏;陈璐璐;张皎月;曾天舒;胡祥;闵洁;黎慧清;;早餐频率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4年
10 杨兴华;孙凤;曹纯铿;陶秋山;詹思延;;中国台湾地区美兆队列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的5年个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A];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换届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爱平;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已超4亿,,科学调脂不容忽视[N];科技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燕声;我国1/3成人有血脂异常[N];保健时报;2019年
3 乔睿;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N];健康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杨六香;血脂异常:适时用药 务求达标[N];中国医药报;2017年
5 记者 李亚男 通讯员 陈曦;南山10家社康试点成人血脂异常管理[N];深圳特区报;2017年
6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润霖;血脂异常非“小事”[N];光明日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于娟;走出血脂异常认知的4个误区[N];中国医药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李木元;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已超1.6亿[N];人民政协报;2015年
9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博恩;血脂异常五大信号[N];大众卫生报;2015年
10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主任医师 贾振华;瘦人也会血脂异常[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锋;不同来源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人群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邵体红;细胞自噬在肝星形细胞纤维化中的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血脂异常特点[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沈淑静;血脂异常人群的中医体质调查和降浊调脂方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贾萌;血脂异常证素分布规律及与季节、BMI、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刘胜;泰脂安胶囊对原发性血脂异常伴ALT轻度升高患者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王振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律及其客观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7 赵宇捷;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崔兰;延边地区成人胰岛素抵抗与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9 黄俊;血脂异常与透析患者脑卒中以及慢性肾脏病的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10 尹泽钢;代谢综合征、血脂水平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脑白质病变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丹;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延安大学;2019年
2 范译丹;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李瑞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4 张帆;体质指数正常和肥胖OSA与血脂异常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5 樊勇;六安市老年人全血7种重金属水平与血脂异常的关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6 李鑫;从中医脾肾角度探讨血脂异常证治特点的文献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董雪;脂必泰胶囊治疗不同证型血脂异常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麦兰仙;南宁市≥35岁人群血脂异常现状及干预效果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9 斯拉木古力·海尔拉;“罗布人后裔”生理特征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10 梁长才;高血压病中医证型间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
2706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