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无创肝纤维化指标与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0:16
【摘要】:目的:采用无创肝纤维化指标对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AE-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行量化,探讨肝脏纤维化程度与AE-CHB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部收治的370例AE-CHB患者临床资料,按排除标准筛查后最终纳入193例。根据起病后28天是否进展为ACLF分为Non-ACLF组和ACLF组,根据血生化指标计算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partate transaminase/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A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transamin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4factors,FIB-4)、Forns及S-index,并收集肝脏硬度测定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通过单因素分析找出AE-CHB进展为ACLF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无创肝纤维化指标诊断AE-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价值,探讨无创肝纤维化指标预测AE-CHB患者进展为ACLF的能力,通过MedCalc15.2.2统计软件计算无创肝纤维化指标预测AE-CHB患者进展为ACLF的最佳临界值,进一步对AE-CHB患者进行分层,探讨AE-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ACLF发生率的关系。结果:1.共收集了满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AE-CHB患者193例,其中女28例,男165例;其中未进展为ACLF患者165例,女23例,男142例,平均年龄38.6±10.4岁;进展为ACLF 28例,女5例,男23例,平均年龄44.2±13.5岁。合并肝硬化97例;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APRI、lgHBV DNA、FIB-4、AAR、Forns、S-index、LSM、AS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小板(platelet,P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及合并肝硬化为AE-CHB患者进展为ACLF的危险因素;3.运用ROC曲线分析发现LSM、FIB-4、Forns及S-index对AE-CHB患者合并肝硬化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0.7,分别为0.733、0.711、0.768及0.702;4.运用ROC曲线图及MedCalc15.2.2得出FIB-4、LSM可以较好预测AE-CHB患者进展为ACLF,AUC分别为0.785和0.761,最佳临界值为7.5068和34.8 KPa,根据其对纳入的患者进行分层,发现随着FIB-4、LSM的增大,ACLF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5.FIB-4、LSM预测46例严重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severe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SAE-CHB)感染者进展为ACLF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023,33.8 KPa,低于其诊断SAE-CHB患者肝硬化的临界值。结论:无创肝纤维化指标APRI、AAR、Forns、S-index、FIB-4及LSM是AE-CHB患者进展为ACLF的危险因素,其中FIB-4、LSM可以较准确评估AE-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预测进展为ACLF,ACLF的发生率会随着FIB-4、LSM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肝脏损伤程度的重症化患者中对预后起决定作用的肝脏纤维化程度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12.62;R575.3
【图文】:

ROC曲线,肝纤维化指标,肝硬化,ROC曲线


LSM 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得出 TBIL、lgHBV DNA、Forns、INR 为 AE-CHB患者进展为 ACLF 的独立危险因素(表 5)。图1 无创肝纤维化指标区分肝硬化的ROC曲线比较注:AA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PRI,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小板比率指数;FIB-4,4 因子的纤维化指数;LSM,肝硬度测定值;ROC 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肝纤维化模型,ROC曲线,阴性


5.14 67.01 67.71 67.70 67.00 2.08 8.53 75.26 66.67 69.50 72.70 2.26 0.76 75.26 62.50 67.00 71.40 2.01 26.00 81.44 59.38 66.90 76.00 2.00 f 值,最佳临界值;Se,敏感性;Sp,特异度;PPV,阳性预测值;NPV,阴性预R,阴性似然比;FIB-4,4 因子的纤维化指数;LSM,肝硬度测定值。运用 ROC 曲线及 AUC 评价 FIB-4、Forns、LSM、S-index 预 ACLF 的能力(图 2)。FIB-4、Forns、LSM、S-index 的 AUC 分61、0.593,其中 FIB-4、LSM 的 AUC>0.7,表明其评估进展ns、S-index。进一步利用 Z 检验对 FIB-4、Forns 预测 ACLF 进 的 Z 值为 7.937,P<0.05。LSM 的 Z 值为 5.782,P<0.05。运软件得出 FIB-4、LSM 预测 AE-CHB 患者进展为 ACLF 的 cut-oM 预测 ACLF 发生的 cut-off 值分别为 7.5068、34.8 KPa。

发生率,患者,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


根据图1、2得出FIB-4、LSM预测ACLF发生的能力较好,因此进一步利用这二种指标对AE-CHB患者进行分层,探索不同FIB-4、LSM分值的AE-CHB患者进展为ACLF的发生率。发现随着FIB-4、LSM值的增大,ACLF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图3、4),尤其当FIB-4>7.5068、LSM>34.8 KPa,ACLF的发生率最大,分别为32.39%、27.27%(表10、11)。表 10 不同 FIB-4 分值的 AE-CHB 患者 ACLF 的发生率FIB-4 ACLF 组(%) Non-ACLF 组(n) 合计(n)<3.25 2(3.39) 57 593.25~7.5068 3(4.76) 60 63>7.5068 23(32.39) 48 71合计 28(14.51) 165 193注: AE-CHB,重症化慢性乙型肝炎;FIB-4,4 因子的纤维化指数;ACLF,慢加急性肝衰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峰;王小兵;;肝纤维化指标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意义及临床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20期

2 雷文芬,雷后兴,兰陈福,管丽华;恙虫病患儿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1年03期

3 沈颖颖;;肝纤维化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年19期

4 宋玉龙;吴静怡;侯伟;;泽芪汤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6年10期

5 张茂燕;吴成;李传应;马鹏飞;;婴儿肝炎综合征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年10期

6 刘敏;;B超与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13年20期

7 林建辉;;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甲状腺素、血清CA125及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10期

8 瞿卫;林艳丽;王自正;林玉梅;张瑞生;;DM2患者检测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年04期

9 崔鹤松;陈宁;;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08年11期

10 宋萱;;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玉琴;李殿滨;蒋长雄;;400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分析[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新云;;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检测中的意义[A];第二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三江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钟远辉;余永湘;;61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意义研究[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晓彤;韩涛;张玉玲;;无创肝纤维化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评估[A];全国第6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5 张新云;;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检测中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筠;杨慧银;刘士敬;王立福;;强肝胶囊对慢性肝炎患者生化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马佩球;倪宏;朱科伦;赖建红;叶新民;;慢性肝病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李清;陈雷;陈思平;余晓红;杨廷桐;;动态监测肝硬化患者甲状腺素及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意义[A];2018年《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专集[C];2018年

9 雷后兴;陈永金;雷文芬;樊慧苏;樊必夫;;恙虫病患儿甘胆酸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其意义[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张全荣;;拉咪呋啶和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蔡

本文编号:2795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795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