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男男性行为者高危性行为的共疫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9:59
   目的:分析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性行为(无保护肛交和多性伴)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共疫理论,探讨多种并发的社会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相互作用对MSM高危性行为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助下,依托智同公益友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开展现况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招募前来友同门诊做自愿咨询检测的广州市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电子问卷详细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高危性行为和社会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儿童期性虐待,亲密伴侣暴力,抑郁症状,内在同性恋嫌恶,高性感觉寻求,性行为前饮酒和助性剂使用)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性行为的关联因素;运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存在的数目与高危性行为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构建多阶潜变量共疫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高危性行为的共疫作用。统计分析均采用SAS 9.4软件完成。结果:1.基本情况:568名MSM的年龄范围为18~51岁,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26.00(23.00,30.00)岁;72.01%的MSM为非广州市户籍,在本地居住时间超过一年者占87.3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8.70%、未婚者占87.68%、在校学生MSM占16.73%;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分别占72.18%和22.54%,86.09%的MSM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首次同性性行为平均年龄(21.90±4.44)岁,28.17%的MSM在首次同性肛交时未使用或记不清是否使用了安全套;调查对象的性感觉寻求平均得分(25.92±6.54)分,有儿童期性虐待、亲密伴侣暴力经历者分别占23.59%、13.20%,抑郁症状、内在同性恋嫌恶的发生率分别为45.60%、58.63%,近6个月曾在性行为前饮酒和使用助性剂的比例分别为33.80%、33.40%;568名MSM中有500名MSM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无保护肛交和多性伴的报告率分别为44.40%、60.40%。2.关联分析:本省非广州市户籍(OR=1.60,95%CI:1.03~2.48)、曾婚(OR=2.44,95%CI:1.41~4.21)、工作现状为在职/兼职(OR=1.70,95%CI:1.02~2.86)、非在职(OR=2.04,95%CI:1.10~3.78)、首次性行为未使用(OR=1.78,95%CI:1.15~2.75)或记不清是否使用安全套(OR=2.93,95%CI:1.41~6.07)、高性感觉寻求(OR=1.50,95%CI:1.05~2.15)的MSM无保护肛交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随着文化程度升高,无保护肛交发生风险降低(趋势?~2检验,P0.05);高性感觉寻求(OR=1.94,95%CI:1.35~2.79)、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OR=1.86,95%CI:1.19~2.91)和性行为前使用助性剂(OR=2.41,95%CI:1.60~3.61)的MSM拥有多性伴风险显著增加,较高龄组(OR=0.55,95%CI:0.32~0.95)、首次性行为的年龄≥18岁(OR=0.53,95%CI:0.28~1.00)的MSM拥有多性伴风险降低。3.共疫作用分析:94.80%的MSM至少存在一种社会心理行为问题,76.00%的MSM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社会心理行为问题;社会心理行为问题存在的数目越多,无保护肛交(aOR=1.23,95%CI:1.05~1.45)和多性伴(aOR=1.33,95%CI:1.13~1.56)的发生风险越高。二阶共疫结构方程模型各项拟合优度指标优于一阶共疫结构方程模型,解释高危性行为变异能力明显增加(R_(一阶)~2=66%,R_(二阶)~2=91%),由暴力事件经历、精神健康状态和物质使用行为潜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共疫负担与高危性行为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标准回归系数=0.96),其中精神健康对共疫负担的贡献最大(R~2_(精神健康)=96%,R~2_(暴力事件)=58%,R~2_(物质滥用)=34%)。结论:1.广州市MSM无保护肛交和多性伴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仍然具有较高的感染和传播HIV风险。2.本省非广州市户籍、曾婚、低文化程度、非在校的社会人员、首次性行为未使用/记不清是否使用安全套、高性感觉寻求者发生无保护肛交的风险显著增加;年龄和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高性感觉寻求、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和性行为前使用助性剂的MSM多性伴风险升高,应关注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3.广州市MSM经历多种并发的心理社会行为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共疫负担与高危性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社会心理行为问题存在的数量越多,无保护肛交和多性伴的发生风险越高;二阶潜变量共疫结构方程模型优于一阶潜变量共疫结果方程模型,由暴力事件经历、精神健康状态、物质使用行为潜在相互作用形成的共疫负担与高危性行为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其中精神健康对共疫负担的贡献最大。因此,在制定干预措施和卫生保健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在MSM中多种并发的社会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内在的相互作用,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多组分干预策略以提高干预效果,在有限的卫生资源条件下,可优先考虑精神健康的筛查及心理疏导。
【学位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12.91;R181.3
【部分图文】:

流程图,现场调查,流程图,性取向


图 2-1 现场调查流程图.3.2 调查工具与内容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自填式匿名电子问卷获取研究所需的资料。问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性取向及性行为相关特征和社会心理学行为问题情况等。社会心理行为问题包含:CSA、IPV、抑郁症状、IH、高性感觉寻求行为前物质使用情况。本研究拟订的因变量为近 6 个月无保护肛交和多性伴的发生情况。(1)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户籍地、本地居住时间、婚姻状况、工作、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情况。(2)性取向和性行为相关特征:性行为相关特征包括首次同性肛交发生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性角色、寻找同性性伴侣的途径等。性取向备选选项有恋、异性恋、双性恋和不确定,调查对象自主认定自己的性取向;性角色指在进行肛交性行为时是作为插入方还是被插入方,分别以“1”“0”代替;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初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


一阶共疫结构方程模型(初始模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高危性行为后 下一步别再走错[J];江苏卫生保健;2016年21期

2 刘彦春;;知道吗 这些方法都不能预防性病[J];健康博览;2017年05期

3 王禹哲;;小伙寻欢后怕得艾滋病:检查正常 焦虑2年瘦30斤[J];家庭医学;2017年05期

4 郑迎军;许娟;张洪波;王君;朱军礼;吴红花;;亚文化特征对男男性接触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9期

5 木日扎提·买买提;孜克娅·乃吉木;魏晶晶;;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年11期

6 杨诗凡;范超楠;李巨臣;张嘉祺;殷汶浩;张建新;;成都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高危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年07期

7 刘国武,吴尊友;HIV感染者的高危性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2期

8 王毅;樊静;赵西和;舒亚;王晓丽;杜婵娟;刘江;杨干金;李伟;贾修伟;谭琴;帖映伟;任延飞;廖平;;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并存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年10期

9 章春明;王旭;王建伟;何永梅;张鸿;;嫖娼人群高危性行为干预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鹰;李玲;徐树安;李燎原;;艾滋病防治中高危性行为干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帅军;余小鸣;孙玉颖;;我国青少年高危性行为的现况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英美;张驰;周鹏;陈斯琪;李红锦;;大学生高危性行为现状及性教育对策初探[A];第八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唐义莲;何峰宁;刘军;孔飞勇;石友纲;;男男同性恋人群行为因素与HIV感染率调查分析进[A];第四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李R肌∈迪吧槿袅

本文编号:2812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12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