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突变与修饰在隐匿性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02:30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是特殊的HBV感染形式。由于OBI携带者血液中HBsAg呈阴性,因而临床上很少被识别,也未纳入乙肝诊疗的范围。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可能影响HBV慢性感染的结局,甚至导致肝癌的发生。关于OBI的发生机制未有定论,其中可能的因素为病毒本身的改变,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大量样本的分析,从病毒角度探索HBVS蛋白的突变和修饰在OBI发生中的作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本实验室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29个血站的1261份HBsAg-/HBVDNA+献血者样本,确认了其中982例为OBI。我们对970例信息完全的OBI献血者宿主或病毒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血清学状态进行分组统计。随机抽取275份OBI样本进行S区测序,成功测序116份。同期还在同一人群中成功测序530份HBsAg阳性样本用作对照组。本研究从S蛋白的糖基化和跨膜结构域突变两个方面对116份OBI和531份对照序列比对分析,识别候选突变并对候选突变进行功能验证。研究方法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将候选突变引入目标野生型质粒,并转染到huh-7表达,检测细胞内外表面抗原的水平,并用WB进行验证。结果显示970例确认的OBI献血者男性占70%,重复献血者占39.7%,中位年龄为40岁(范围18-60岁),未见ALT异常案例。绝大部分(69.1%)样本的HBV DNA 水平低于 12 IU/mL。血清学模式分为 anti-HBc+/anti-HBs-占 68%(659),anti-HBc+/anti-HBs+占 25%(242),anti-HBc-/anti-HBs+占 7%(69)。测序结果分析发现,OBI组S蛋白糖基化突变(40.7%vs 11.8%,P0.001)和TMD区亲水性氨基酸替换频率(65%vs 25%,P0.001)高于HBsAg阳性对照组。我们选取MHR区的7个位点的9个新增糖基化突变和3个废除糖基化突变进行功能验证。WB结果显示除了 GSS112-114NAT其他突变全部成功引进新的糖基。在质粒M88和p38.Ⅱ上,除了 TCT123-125NCT/NFT,其他突变并未显著改变胞外HBsAg水平。对于质粒M86,所有新增糖基化突变导致胞外HBsAg下降到野生型的1/10甚至1/1000,废除146位点糖基化突变导致胞外HBsAg上升至10倍左右,分泌效率(胞内胞外HBsAg之比)与胞外HBsAg有一致的变化。另外,我们选取TMD1-3区7个R替换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TMD2中的R替换使胞外胞内HBsAg降至检测限以下,而TMD1和TMD3中的R替换没有导致HBsAg显著变化。综上,新增糖基化突变通过阻碍分泌而导致胞外HBsAg下降,TMD2区的亲水性氨基酸替换导致胞内外极低的HBsAg水平,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中无法检测到HBsAg,因而很可能是OBI的发生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更全面的阐明病毒因素在OBI发生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证据,为OBI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12.62
【部分图文】:

示意图,临床意义,病毒感染,示意图


在且具有致病性及传染性。当感染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HBV再激活的出现??也是OBI的一大临床危害[7,8]。另外,动物实验和人群分析等多项研宄都证明OBI??是发生慢性肝脏疾病和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图1)。??但由于OBI感染者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且血清HBsAg阴性,HBVDNA??含量极低,很难被发现,因此相关临床研宄受到限制。血清学检测,尤其是HBsAg??检测一直是一项重要的血液筛查手段,但随着对输血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对??OBI这一特殊感染状态的认识,单纯的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已经不能满足控制HBV??输血传播风险的需求。因此2004年起核酸检测(Nucleic?acid?test,?NAT)开始在发??达国家血液中心得到应用。2010年起,NAT开始在我国各血站得到应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同时开始对全国血站NAT检测??5??

示意图,蛋白结构,示意图,疏水特性


转录后机制和翻译后修饰的研究更少。??S区除了?MHR,剩余部分组成了?4个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domains,??TMDs)和一个外膜内loop?(图2)。TMD的结构及位置见图2,?TMD?1?(aa4?aa23)??和TMD?2?(aa81?99)是已被证实的两个跨膜结构域,而160-226这一区域的拓扑??结构还未证实,但是这一区域绝大部分是疏水性的,尤其富含芳香族氨基酸,因此??推测这一区域包含两个a螺旋,形成两个TMD,?TMD3(aal60?aal93)和TMD4??(aa202?aa222)_。TMD绝大部分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这种疏水特性使其插入脂??质双分子层,从而将S蛋白铆钉在病毒外膜上。因此,TMD的疏水特性一旦受到??破坏很可能对S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而导致血液循环中不可检测到的??HBsAg,可能导致OBI的发生[23]。SubhajitBiswas等发现TMD?3区的P178R突变??导致HBsAg分泌受阻,从而使胞外HBsAg呈低水平[14],?OBI中TMD区其他突变??至今尚未见报道

基因型,糖基化,序列,示意图


?TCT123-125NFT,?GTS130-132NTS,?TSM131-133NSS,?TSM131-133NST,??TSM131-133NYT,废除糖基化包括NCT146-148DCT,详见图3。基因型C中识别??出的新增糖基化突变包括:TTS115-117NTS,TCT123-125NCT,GTS130-132NTS,??TSM131-133NST,?TSM131-133NYT,废除糖基化包括?NCT146-148DCT/SCT/YCT,??详见图4。??精氨酸侧链均有氨基,在非碱性环境中以-NH3+存在,是带有大正电荷的亲水??性氨基酸,亲水性在所有氨基酸中最高,最可能破坏TMD的疏水特性。因此,识??别4个TMD区的R替换进行功能验证。基因型B中包括:TMD1区Q16R,TMD2??区C85R和L88R,TMD3区Q181R和W182R,详见图3。基因型C中包括:TMD2??区?L87R?和?C90R,TMD3?区?Q181R?和?W182R,详见图?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希芬;;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9年13期

2 买木热·肉孜;阿不来提·阿不都热合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年06期

3 刀琴;;不同乙肝治疗方法对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保护作用[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4 戴娘钦;;siRNA对乙型肝炎病毒抵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02期

5 魏茂周;郑嵘;董安山;王华丽;;胸腺肽α1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07期

6 李钢;胡明道;;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2年11期

7 陈惠文;刘壬通;罗宜招;贺勇锋;;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2期

8 刘鱼;王憬惺;李武平;黄毅;曾沛斌;何苗;;HIV感染献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特征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9 赵燕飞;姜新华;兰天丽;;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12期

10 魏锦兰;孙希平;;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35例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路;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突变与修饰在隐匿性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盛秋菊;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策略和病毒变异与阻断失败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3 王亚琦;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肝内复制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李伯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相互作用蛋白基因的克隆化及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王玥;应用RNAi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迅;á干扰素诱导的细胞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晓红;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羧基端缺失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王刚;HBV感染HepG2细胞早期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邓春青;四个HBV感染相关候选基因的SNP关联研究及初步功能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10 杨桂涛;HLA-DRB1基因和慢性HBV感染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琴;Linc00238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调控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2 陈红;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调控cGAS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军;NOX2促进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4 王静;鸭乙型肝炎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其基因组序列分析[D];南阳师范学院;2019年

5 沈志清;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对人APOAⅡ基因调控及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6 蒋佳宏;HBV整合调控肝癌细胞系HepG2.2.15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赵咏旺;原发性肝癌精确放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分类预测[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8 李红梅;α干扰素对HBV基因型Ⅰ抗病毒作用初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熊智;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的表达纯化与行为表征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赵文昕;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临床结局分析[D];山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8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38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