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瞬时弹性测定评估慢性乙肝患者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19:19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各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均可能发生肝细胞癌,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我国是乙肝大国,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近20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而世界上每年有45%的新发肝癌病例发生于我国。对于如此庞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群体,如何对肝癌的发生进行预测,从而早期发现肝癌并进行临床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各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关心的问题。既往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有密切的关系。自2003年问世以来,瞬时弹性测定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评价肝脏纤维化程度已被大多数研究所证实。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瞬时弹性测定可以在慢性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评估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但对于瞬时弹性测定评价甲胎蛋白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研究还尚未见报道。本病例对照研究拟讨论瞬时弹性测定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作用。研究对象1.纳入2012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或肝胆外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463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同时患有肝细胞癌的患者为病例组,共194例(男性168例,女性26例);经2次(进入研究时及6个月后)超声检查肝内均无肿瘤占位性病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共269例(男性204例,女性65例)。2.纳入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或肝胆外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334例,进入研究时所有患者甲胎蛋白检查均为阴性。其中慢性乙型肝炎同时患有肝细胞癌的患者为病例组,共81例(男性72例,女性9例),经2次(进入研究时及6个月后)超声检查肝内无肿瘤占位性病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共253例(男性192例,女性61例)。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瞬时弹性测定检查,并在检查完成1周内抽血化验,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甲胎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并计算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计数的比例指数(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ratioindex,apri)。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因素。将肝硬度值进行层次划分,并计算各分层中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层特异度似然比(stratum-specificlikelihoodratio,sslr)。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例组患者的年龄、肝硬度值、甲胎蛋白及apri比对照组高,而病例组患者的白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中,病例组患者中男性居多数。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年龄、男性、甲胎蛋白阳性、log10(肝硬度值)是肝细胞癌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ddsratios,or)值分别为1.049、2.443、135.319、3.141。3.按照肝硬度值﹤10.0kpa、10.1~15.0kpa、15.1~25.0kpa、﹥25.0kpa,将肝硬度值划分为4个层,每一层的sslr分别为0.57、1.20、1.49、2.48。4.甲胎蛋白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例组患者的年龄、肝硬度值比对照组高,而病例组患者的白蛋白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中,病例组患者中男性居多数。5.甲胎蛋白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年龄、男性、log10(肝硬度值)为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53、2.432、6.803。6.甲胎蛋白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把患者的肝硬度值按照﹤10.0kpa、10.1~15.0kpa、15.1~25.0kpa、﹥25.0kpa,将肝硬度值划分为4个层,每一层的sslr分别为0.67、1.02、1.44、3.98。结论1.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同时患有肝细胞癌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年龄、肝硬度值;具有较低的白蛋白;合并有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性占人数比例较大。2.年龄、男性、甲胎蛋白阳性及肝硬度值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其中甲胎蛋白阳性是最强的危险因素。3.在甲胎蛋白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年龄、男性及肝硬度值是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其中肝硬度值是最强的危险因素。4.肝硬度值越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越高。
【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735.7;R512.62
【文章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瞬时弹性测定评价甲胎蛋白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瞬时弹性测定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早期发现肝细胞癌可增加治疗机会[J];河南医学研究;2000年02期

2 Schafer DF,潘朝法,李苏云;肝细胞癌[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中沼安二,林淑兰,姚桢;有关小肝细胞癌病理学的最新认识[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05期

4 静雨;;美国肝细胞癌发病率增高[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1期

5 张玉勋;;肝细胞癌的非手术治疗[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5期

6 徐宏勇,李开宗,付由池,窦科峰,李景梦,何扬举;bcl-x,bax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4期

7 蔡端;多中心源肝细胞癌的特征:与肝内转移的比较[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2年02期

8 张春平;与白介素-18水平升高有关的肝细胞癌自发性消退[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9 薛海鸥,岳莉;儿童肝细胞癌1例报告[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德力,白志刚,牧荣,赖玉书,金灿浩,夏医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兰;乙肝病毒捕获细胞因子和信号级联以逃避宿主免疫并维持持续感染[D];武汉大学;2014年

2 何洪卫;肝细胞癌内γδT细胞浸润减少及功能缺陷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蔡晓燕;淋巴细胞在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向导;细胞周期因子FoxM1促进肝脏再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5 康富标;共刺激分子B7-H3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王斌;微卫星杂合性缺失检测多结节性和复发性肝细胞癌克隆起源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关英慧;氯喹体外抗肝细胞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8 明利华;肝细胞癌病因的剖析、遗传标志的论证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宫琳;炎症相关重要分子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荆雪;β_2糖蛋白Ⅰ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联合促进肝细胞癌发生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CDH17调控肝细胞癌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中博;咖啡摄入与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华鹏;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4 郭慧敏;血清sCD25测定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5 凌青霞;双氧化酶1(Duox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调控及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李会芬;血清Talin-1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7 蒙锦莹;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的血清浓度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战勇;肝细胞癌术前造影参数与生物学表现相关性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讨论[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姚乐;microRNA-3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吴华;MACC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2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72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