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诺卡菌感染面部1例
发布时间:2020-12-17 04:14
<正>诺卡菌病是罕见的、严重的机会性感染,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应用糖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诺卡菌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1]。因诺卡菌病罕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为结核、真菌感染等,导致病情延误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笔者于2019年11月12日发现1例男青年面部肿块脓
【文章来源】: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皮肤诺卡菌感染临床患者皮损:右侧面颊部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
图1 皮肤诺卡菌感染临床患者皮损:右侧面颊部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图3 皮肤诺卡菌感染脓液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
诺卡菌是一种需氧性放线菌,属于放线菌目。临床常见的有巴西诺卡菌、星型诺卡菌、鼻疽诺卡菌等[2],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对诺卡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及某些昆虫和植物体中,菌体直径(0.5~1.0)μm,呈多向分枝状,可断裂成杆状或球杆状。常形成成链的气生菌丝(Aerial hyphae)和基质菌丝(Vegetative hyphae),偶尔在气生菌丝上有分生孢子形成,生长于琼脂培养基表面,可渗入底层生长。革兰氏染色阳性,有时可因染色不良而呈异染性。某些菌株生长的某一阶段可呈抗酸染色阳性。DNA中G+C含量为64%~72%[3]。诺卡菌鉴别要点:形态群及形态特征,菌丝体的颜色,弱抗酸性;菌落生长的时间、温度、性状及结构;表型特征,主要包括腺嘌呤、络蛋白、络氨酸、黄嘌呤及次黄嘌呤的水解作用及对某些酶类和糖类分解的生化特征[4]。近几年国内报道及临床发现诺卡菌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本病例患者无局部创伤、职业接触及免疫力异常等易感因素,胸片正常,感染病灶见于面部,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无影像学改变,导致入院误诊。故应及时进行细菌学检查,以免误诊、漏诊。此外,本病还需与孢子丝菌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化脓性汗腺炎鉴别[5]。目前对诺卡菌属敏感的抗菌药物包括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部分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一直是皮肤诺卡菌治疗标准药物,但是有文献报道诺卡菌对磺胺甲噁唑有10.8%的耐药,如对磺胺甲噁唑耐药,可更换为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对耐多药的诺卡菌敏感,对此类诺卡菌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有效。诺卡菌病的治疗时间长,有效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1]。图1 皮肤诺卡菌感染临床患者皮损:右侧面颊部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肺诺卡菌病合并皮肤诺卡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J]. 黄元平,赵艳飞,林杉,盛辉. 吉林医学. 2016(06)
[2]16S rDNA序列在诺卡菌菌种鉴定中的价值研究[J]. 李路茜,张媛媛,刘海灿,谭晓罗,李振军,楼永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11)
[3]诺卡菌属的分类与实验室检查[J]. 沈定树,周雪艳. 临床检验杂志. 2010(01)
[4]诺卡氏菌分类及临床意义[J]. 黄景明,祝文娴. 卫生职业教育. 2005(15)
本文编号:2921392
【文章来源】: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皮肤诺卡菌感染临床患者皮损:右侧面颊部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
图1 皮肤诺卡菌感染临床患者皮损:右侧面颊部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图3 皮肤诺卡菌感染脓液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
诺卡菌是一种需氧性放线菌,属于放线菌目。临床常见的有巴西诺卡菌、星型诺卡菌、鼻疽诺卡菌等[2],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对诺卡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及某些昆虫和植物体中,菌体直径(0.5~1.0)μm,呈多向分枝状,可断裂成杆状或球杆状。常形成成链的气生菌丝(Aerial hyphae)和基质菌丝(Vegetative hyphae),偶尔在气生菌丝上有分生孢子形成,生长于琼脂培养基表面,可渗入底层生长。革兰氏染色阳性,有时可因染色不良而呈异染性。某些菌株生长的某一阶段可呈抗酸染色阳性。DNA中G+C含量为64%~72%[3]。诺卡菌鉴别要点:形态群及形态特征,菌丝体的颜色,弱抗酸性;菌落生长的时间、温度、性状及结构;表型特征,主要包括腺嘌呤、络蛋白、络氨酸、黄嘌呤及次黄嘌呤的水解作用及对某些酶类和糖类分解的生化特征[4]。近几年国内报道及临床发现诺卡菌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本病例患者无局部创伤、职业接触及免疫力异常等易感因素,胸片正常,感染病灶见于面部,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无影像学改变,导致入院误诊。故应及时进行细菌学检查,以免误诊、漏诊。此外,本病还需与孢子丝菌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化脓性汗腺炎鉴别[5]。目前对诺卡菌属敏感的抗菌药物包括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部分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一直是皮肤诺卡菌治疗标准药物,但是有文献报道诺卡菌对磺胺甲噁唑有10.8%的耐药,如对磺胺甲噁唑耐药,可更换为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对耐多药的诺卡菌敏感,对此类诺卡菌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有效。诺卡菌病的治疗时间长,有效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1]。图1 皮肤诺卡菌感染临床患者皮损:右侧面颊部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肺诺卡菌病合并皮肤诺卡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J]. 黄元平,赵艳飞,林杉,盛辉. 吉林医学. 2016(06)
[2]16S rDNA序列在诺卡菌菌种鉴定中的价值研究[J]. 李路茜,张媛媛,刘海灿,谭晓罗,李振军,楼永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11)
[3]诺卡菌属的分类与实验室检查[J]. 沈定树,周雪艳. 临床检验杂志. 2010(01)
[4]诺卡氏菌分类及临床意义[J]. 黄景明,祝文娴. 卫生职业教育. 2005(15)
本文编号:2921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9213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