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6 18:03
目的:探讨轻症和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重症SFT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SFTS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95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呈季节性分布,病死率为13.7%。轻症组和重症组患者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基础病史、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出血症状、AST、ALB、BUN、LDH、CK-MB、PT、APTT、PCT、CRP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者中死亡组年龄、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表现以及AST、BUN、LDH、APTT等实验室指标较存活组高。将重症组中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可导致死亡风险增高的相关变量(年龄、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出血表现、LDH)纳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DH、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重症SFTS患者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SFTS发病呈季节性分布,易发展为重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血LDH升高有预测患者死亡的价值。
【文章来源】: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入院后第1~13天AST、BUN、LDH、APTT、PT等实验室参数动态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学和诊断学进展[J]. 施泽纶,乾虎,马世良,刘珺伊,凌云,郝轶.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8(03)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J]. 王莉,于红,张鑫.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10)
本文编号:3001576
【文章来源】: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入院后第1~13天AST、BUN、LDH、APTT、PT等实验室参数动态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学和诊断学进展[J]. 施泽纶,乾虎,马世良,刘珺伊,凌云,郝轶.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8(03)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J]. 王莉,于红,张鑫.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10)
本文编号:3001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0015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