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疟疾的时空分布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疟疾的时空分布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疟疾 空间聚集性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气象因素 交互作用
【摘要】:研究背景疟疾可以经按蚊叮咬或者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虫媒传染病,目前我国疟疾的病因以蚊虫叮咬最常见,本地病例以间日疟常见。疟原虫会寄生于人体的肝脏中进行繁殖,然后感染红细胞。疟疾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发烧、呕吐,潜伏期为10-15天。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机体会因为感染了疟疾而中断对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威胁生命。目前无论是我国还是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对控制疟疾的流行都取得了很大成就。2010年我国提出《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目前我国对疟疾的控制不再是减少疟疾的暴发,而是彻底消除。因此就需要我们更加具体地分析疟疾的影响因素,寻找更加全面的线索,以便达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同时,为其他传染病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研究目的探讨安徽省疟疾发生的空间、时间以及人群分布;探索安徽省疟疾空间聚集性,找出安徽省疟疾高发地区。以安徽省疟疾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例,说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以及广义可加模型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研究方法收集安徽省疟疾网络直报数据,以及安徽省人口数据,采用SatScan对安徽省疟疾进行时间、空间以及时空扫描,发现热点地区,以及高发时间。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研究区域疟疾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广义可加模型进一步探讨降雨量与温度对疟疾流行的修饰作用。研究结果安徽省疟疾自2005年1月-2014年6月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性以及时间聚集性变得逐渐不明显。SatScan扫描结果以及安徽省疟疾发病率地图均显示亳州市的疟疾流行情况最为严重,因此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作为研究区域进一步探讨亳州市疟疾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可以定量显示气象因素与疟疾发病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5。-26。)疟疾发病风险逐渐增高;温度越高,其滞后效应越大,最佳滞后时间为1-3周,最长滞后时间为8周;当温度为26。,且滞后时间为10周时疟疾发病的累积危险度最大。降雨量对疟疾发病的影响的即时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滞后天数的增加,累积效应先增大后减小,降雨量越大最佳滞后天数越短;当降雨量为30mm且累积时间为6周时疟疾发病的累积危险度最大;以最低相对湿度31%为参照,周平均相对湿度的即时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当滞后时间为4周时疟疾的相对危险度最大,当滞后时间为10周时相对湿度对疟疾的相对危险度几乎为0。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疟疾的累积相对危险度先增加后减少,当相对湿度为62%时且滞后时间为10周时的累积效应最大。分年龄、性别的结果显示女性以及老年人对气象因素的变化较敏感。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对降雨量以及温度对疟疾发病的修饰作用可以看出气象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论安徽省疟疾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疟疾流行区疟疾的控制仍不可忽视,同时要加强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监测,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可以较好地研究疟疾发病与气象因素间的关系,并将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不仅可以研究即时效应,也可进行滞后效应以及累积效应的研究。广义可加模型为具有非线性关系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方法学指导。
【关键词】:疟疾 空间聚集性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气象因素 交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31.3;R122.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一、前言11-14
- 1. 研究背景11-12
- 1.1 全球疟疾流行以及防控现状11
- 1.2 我国疟疾流行现状11-12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2-14
- 2.1 国外疟疾相关研究进展12-13
- 2.2 我国疟疾相关研究进展13-14
- 二、研究目的14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14-27
- 1. 研究对象14
- 2. 研究区域14-15
- 3. 资料来源15
- 4. 资料预处理15
- 4.1 属性数据库建立15
- 4.2 因素分析数据的预处理15
- 5. 相关定义15-16
- 5.1 疟疾诊断依据15-16
- 5.2 即时效应16
- 5.3 滞后效应16
- 5.4 相对危险度16
- 5.5 最佳滞后天数16
- 5.6 最长滞后天数16
- 6. 分析方法16-25
- 6.1 时空统计分析方法16-18
- 6.2 因素分析统计方法18-25
- 7. 研究思路25-26
- 7.1 研究内容25-26
- 7.2 技术路线26
- 8. 实现软件26-27
- 四、研究结果27-81
- 1. 描述性分析结果27-43
- 1.1 安徽省疟疾流行的人群分布27-29
- 1.2 安徽省疟疾流行的空间分布29-38
- 1.3 时间分布38-41
- 1.4 时空分布41
- 1.5 安徽省亳州市气象因素的基本情况41-43
- 2 安徽省亳州市疟疾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43-81
- 2.1 周平均气温与疟疾的关系43-48
- 2.2 周平均降雨量与疟疾发病率之间的关系48-53
- 2.3 周平均相对湿度与疟疾发病相对危险度的关系53-55
- 2.4 不同性别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55-66
- 2.5 不同年龄、不同气象因素对疟疾发病率的影响66-79
- 2.6 气象因素对疟疾发病影响的交互作用79-81
- 五、讨论81-85
- 1. 疟疾流行病学概况81-83
- 1.1. 空间扫描分析82
- 1.2 时间分布82-83
- 1.3 人群分布83
- 2. 气象因素与疟疾的关系83-84
- 3. 多模型应用84-85
- 3.1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84-85
- 3.2 广义可加模型85
- 六、结论85-86
- 七、建议86
- 八、研究特色与局限性86-87
- 1. 研究特色86
- 2. 研究局限性86-87
- 参考文献87-90
- 综述90-98
- 参考文献96-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文,廖国云,冯天霞,周虹,张朝会,谢本维,周素英;拉萨疟疾42例临床分析[J];西藏科技;2000年05期
2 姚怡生;疟疾流行病与气象[J];气象;1976年10期
3 ;疟疾使者遭克星[J];国外科技动态;2003年05期
4 郭传坤;李锦辉;覃业新;;广西疟疾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年02期
5 左胜利,陈国英,胡乐群,桂爱芳,裴速建,刘井元,黄光全,袁方玉;湖北省2004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年06期
6 袁根新;;蝙蝠塔[J];小学科技;2008年06期
7 ;“蚊子疫苗”:阻断疟疾流行[J];广东科技;2014年11期
8 青云;;防治疟疾的“鱼大夫”[J];科学与文化;2006年11期
9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李武剑;易显明;辜伟伟;;用灰色模型实现某市疟疾流行趋势的预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天锋;郝莉;刘娜;沈月平;;我国1984-2006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预测[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继民;李白坤;汤林华;;淮河流域疟疾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蒋诗国;吴成果;罗飞;罗兴建;李继艮;肖鹏;赖杰;;重庆市1998-2006年疟疾病例个案调查流行病学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4 裴速建;黄光全;胡乐群;桂爱芳;左胜利;陈国英;;湖北省2001-2005年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态势分析[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华宪;陈国伟;张再兴;范波;杜春华;杨忠强;杨继青;杨太专;;云南省元江县1996-2000年疟疾态势及对策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刘群华;曹昌志;冯声正;李彦;康万民;;四川省实施灌溉农业战略对控制疟疾流行的效果[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裴速建;黄光全;胡乐群;桂爱芳;左胜利;陈国英;刘井元;;湖北省2001-2005年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态势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朱继民;汤林华;;淮河流域与疟疾有关社会因素的空间分布分析[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山鹰;许龙善;欧阳榕;李莉莎;谢汉国;;闽南地区疟疾流行潜势调查、干预对策研究及实施效果评价[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10 杨恒林;李兴亮;杨品芳;李春富;吴超;张志勇;高白荷;;萘酚喹对云南间日疟疾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松;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郑灵巧;我国力争2020年消除疟疾[N];健康报;2009年
3 云南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局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携手联防联控 降低疟疾危害[N];云南科技报;2009年
4 记者任丽梅;我国计划10年内彻底消除疟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记者 孙刚;上海2015年将消除疟疾[N];解放日报;2011年
6 本刊特约撰稿人 伏盛华;旅行中疟疾的防治[N];国际商报;2003年
7 世界卫生组织供稿 海萃译;狙击疟疾需要全球合作[N];健康报;2001年
8 梁涛;非洲抗击疟疾任重道远[N];健康报;2005年
9 记者 盘和林 通讯员 广卫;粤严防备战疟疾大流行[N];信息时报;2003年
10 ;助非洲人民战胜疟疾[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迪佑福;[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多全;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泳泽;利用遥感数据探究华北地区疟疾患病原因与未来风险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月;安徽省疟疾的时空分布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3 毕艳;3S技术支持下云南热带地区疟疾流行态势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崔娜;基于MIC方法的气候-疟疾敏感人群识别和脆弱区划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5 丁俊;辽宁省疟疾媒介按蚊生态习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6 欧芳;湖南省某大型综合医院近30年111例疟疾临床资料分析[D];中南大学;2014年
7 刘美烨;药用植物Guiera senegalensis对疟疾病原体—疟原虫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2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53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