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22:44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隐孢子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改良抗酸染色法 流行病学 隐孢子虫 HI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改良抗酸染色法
【摘要】:第一部分安徽省普通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目的了解安徽省普通人群隐孢子虫感染和分布情况,为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安徽省东、西、南、北四个地区随机选择一个调查点,分别为和县、阜南县、潜山县和灵璧县。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的指尖血或耳垂血20μl,分离血清,置于-20℃环境下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隐孢子虫特异抗体Ig G;用一次性塑料粪盒收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调查对象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其中在阜南县和和县只收集了调查对象的粪便,只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调查对象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在潜山县和灵璧县不仅收集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也收集了调查对象的血清标本,改良抗酸染色法和ELISA法联合使用检测调查对象隐孢子虫感染率。编制隐孢子虫感染因素调查表,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录入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包进行易感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586人,22人感染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39%(22/1586)。四个地区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85,P0.05),其中10岁以下年龄段人群感染率最高为3.13%;近1个月有无腹泻症状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6,P0.05)。单因素χ2分析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感染率在儿童及腹泻人群较高;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隐孢子虫感染率在≤14岁儿童、饲养家禽家畜人群、个人卫生习惯差人群、近1个月有腹泻人群及近1年未服用驱虫药人群较高。潜山县和灵璧县人群隐孢子虫调查采用了改良抗酸染色法和ELISA法两种方法,血清学检测隐孢子虫特异抗体Ig G阳性人数为140人(22.69%)(140/617),粪样镜检隐孢子虫卵囊阳性人数为15人(2.43%)(15/617),两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E2,P0.05)。结论安徽省人群隐孢子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说明既往感染较为严重,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与年龄、腹泻、家庭饲养家禽家畜、个人卫生习惯和服用驱虫药有关,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值得关注。第二部分安徽省HIV感染者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目的了解安徽省HIV感染者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安徽省宣城市342名HIV感染者的静脉血,分离血清,置于-20℃环境下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隐孢子虫特异抗体Ig M和Ig G;用一次性塑料粪盒收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设计HIV合并隐孢子虫感染因素调查表,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感染HIV原因、首次感染HIV时间、厕所类型、家庭饲养动物情况、卫生及饮食习惯、饮用水来源、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是否服用过抗寄生虫病药物等。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由双人双录入后核查,减少输入误差。Spss16.0软件包进行易感因素统计分析。结果隐孢子虫感染率为9.36%(32/342)。单因素χ2分析发现,隐孢子虫感染在不同年龄段、不同饮用水源、体内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数量、是否抗病毒治疗及是否服用过驱虫药物的调查对象中其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表明,隐孢子虫感染与饮用地表水及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存在相关性。结论HIV感染者隐孢子虫感染率相对较高,年龄、饮用水源、体内CD4+T淋巴细胞及未服用过驱虫药等因素与感染隐孢子虫有关,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值得关注。
【关键词】:隐孢子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改良抗酸染色法 流行病学 隐孢子虫 HI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改良抗酸染色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31.5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6
- 第一部分 安徽省普通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6-27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11
- 2 材料与方法11-16
- 3 结果16-21
- 4 讨论21-23
- 5 结论23-24
- 6 参考文献24-27
- 第二部分 安徽省HIV感染者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27-42
- 中文摘要27-28
- Abstract28-30
- 1 前言30-31
- 2 材料与方法31-34
- 3 结果34-37
- 4 讨论37-39
- 5 结论39
- 6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一 个人简历42-43
- 附录二 致谢43-44
- 附录三 综述44-56
- 参考文献51-56
- 附录四 调查表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龙现,蒋金书;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研究进展[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1年03期
2 蔡茹;李朝品;王健;许礼发;贺骥;;淮南地区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3年01期
3 周红芳,朱民,袁家麟,徐枫,陈云华,章朝霞,张述义;上海市卢湾区不同人群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4 韩范,谭渭仙,周性兰;南京地区人体隐孢子虫病2例报告[J];江苏医药;1987年12期
5 李敏;刘颖;王慧珠;李娟;焦炳欣;;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及病原菌感染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8期
6 苏映琼;;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913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9139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