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沙门菌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23 04:31

  本文关键词:沙门菌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沙门菌 革兰阴性菌 分泌系统


【摘要】:目前已知革兰阴性菌的分泌系统共有6种类型,然而在沙门菌中只发现其中5种,即Ⅰ型、Ⅲ型、Ⅳ型、Ⅴ型和Ⅵ型分泌系统,对Ⅱ型分泌系统却未见报道。沙门菌的许多生物学特性是依赖于其分泌系统实现的,通过这些分泌系统,分泌性蛋白质或毒素被转运到细菌胞外,与宿主细胞发生相互作用而发挥其致病性。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沙门菌 革兰阴性菌 分泌系统
【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10A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3007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51306)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4-M551670)
【分类号】:S852.61
【正文快照】: 沙门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致病菌,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肠炎、伤寒和败血症等,在医学、兽医学及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重大。沙门菌为了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和扩散,在感染宿主时不仅要努力寻找外在的基本营养物质,又要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这些过程大多依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王洪海;谢建平;;分枝杆菌分泌系统[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0年08期

2 李俊;俞盈;王豪举;;细菌Ⅵ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3 吴琛耘;吴建和;刘晶星;;细菌的Ⅲ型和Ⅳ型分泌系统[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4年02期

4 原志伟;朱国强;;细菌Ⅴ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1期

5 张新明;胰腺内外分泌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6 姚丰华;张钰;朱国强;;细菌Ⅵ型分泌系统结构与调控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3年06期

7 赵红庆;熊衍文;徐建国;;细菌Ⅳ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2012年11期

8 陈君逸;邹清华;;细菌Ⅵ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3年08期

9 孙林;霍如松;焦新安;;结核分枝杆菌Ⅶ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8期

10 崔蕾蕾;邵世和;;幽门螺杆菌cag PAI编码的Ⅳ型分泌系统[J];微生物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武;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分泌系统及其分泌产物的研究进展[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城;Ⅴ型分泌系统和Ⅵ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孙德猛;分枝杆菌ESX-1分泌系统调节蛋白MycP1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臻;细菌V型分泌系统中BamA POTRA3-5-BamB蛋白复合物结构和功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李俊;副溶血孤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对Ⅵ型分泌系统的调控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蔺晓丽;根癌农杆菌C58六型分泌系统关键组分ClpV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1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081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