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放牧对温带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3 09:15

  本文关键词:放牧对温带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草地生态系统 放牧 温室气体 净初级生产力 控制因子


【摘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温室气体交换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草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而放牧作为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利用方式,它对温室气体通量有显著影响,所以研究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内蒙古温带草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同时开展,利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探讨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及其控制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在不同草原类型、不同年份有不同的表现。放牧显著增加了草甸草原2013年C02排放,降低了2012、2013年的CH4吸收,增加了2012、2013年N20排放;放牧显著减少了典型草原2011、2013年C02排放,增加了2011、2012年CH4吸收,增加了2012年N20排放;放牧显著降低了荒漠漠草原2011年CO2排放,增加了2011年和降低了2013年的年CH4吸收量,对N2O年排放量没有显著影响。2、温室气体通量的控制因子在不同草原类型有所不同,并且对放牧的响应有所不同。在草甸草原,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同时影响CO2排放,土壤温度为CH4吸收的主要控制因子,且放牧对其没有显著影响,而放牧则导致土壤水分成为N20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典型草原上,土壤水分是CO2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放牧情况下,土壤水分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减少,而放牧导致土壤温度转变为CH4通量的主要控制因子,土壤温度为N20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且放牧对其没有影响;荒漠草原上,放牧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对CO:排放量的影响显著增加,土壤水分是CH4吸收的唯一决定性因子,放牧对其没有影响。3、在区域尺度上,土壤温度是CO2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在放牧的作用下,主控因子转变为土壤水分。放牧显著增强了土壤水分对CH4吸收的影响,土壤水分成为主要控制因子。N2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温度,且N2O的排放受放牧影响较小。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草原类型上,放牧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甚至存在相反的结果。因此,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估算温室气体通量时,区分草原类型的差异性非常重要。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众勇;许苏清;陈立奇;;北冰洋pCO_2的时空变异及其控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柳依;放牧对温带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17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217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