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乳酸菌固态发酵植物饼粕饲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2 03:05

  本文关键词:乳酸菌固态发酵植物饼粕饲料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乳酸菌 固态发酵 蛋白饲料 植物饼粕


【摘要】:蛋白类饲料的缺乏,人口用粮与饲料用粮之间存在的竞争性矛盾是限制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工农业生产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例如豆粕、花生粕、菜籽粕、麸皮等是解决我国饲料用粮不足的途径之一。非常规饲料消化利用率低、感官品质差、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等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固态发酵可以消除非常规饲料中的不利因素,同时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改善饲料的营养品质。深入研究微生物发酵植物蛋白饲料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蛋白饲料利用率、保证肉类食品安全性。本文以乳酸菌为主要研究菌种,研究筛选了优良的乳酸发酵饲料菌种和发酵条件及对不同植物蛋白饲料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结论如下:1.优良乳酸菌种的筛选:以豆粕为主要固态发酵基质,研究比较了干酪乳杆菌GL-3、发酵乳杆菌FL18、嗜酸乳杆菌SL32-7、嗜热链球菌ST20厌氧发酵后基质中的总酸含量、酸溶蛋白含量和乳酸菌活菌数。结果表明:GL-3在活菌数2.45亿/g的情况下发酵豆粕的酸溶蛋白含量达8.66%、乳酸含量达到4.64%,且发酵豆粕有芳香味、酸味适度,颜色呈金黄色,无霉斑,为发酵饲料的优良乳酸菌菌株。2.干酪乳杆菌GL-3发酵条件优化:以MRS配方为基础进行Placett-Burman试验设计得到葡萄糖、牛肉膏、硫酸镁为重要影响因子并对这三个因子进行响应面试验,最终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L,牛肉膏10 g/L,硫酸镁0.08g/L,硫酸锰0.2g/L,磷酸氢二钾4g/L,蛋白胨15 g/L,酵母膏5 g/L,柠檬酸铵2 g/L,吐温80为1 g/L。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干酪乳杆菌GL-3的培养条件,以活菌数为指标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24h,最佳接种量为1.0%,最佳培养温度为37℃,碳酸钙添加量为1%。3.干酪乳杆菌GL-3对不同植物饼粕固态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以优化培养后的GL-3为发酵剂,将其应用于豆粕、瓜尔豆粕、花生粕、菜粕中进行发酵,通过厌氧固态发酵,与未发酵原料相比,总酸含量分别提高了510%、370%、1050%、120%;小肽含量分别增加了510%、240%、280%、70%;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80%、480%、390%、250%,与未发酵饼粕相比,所有发酵饼粕均有发酵香味和酸味,不良气味得到改善,均无霉斑出现,整体饲喂特性得到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龙;赵艳;章亭洲;;固态发酵技术的特点与应用[J];饲料与畜牧;2010年08期

2 赵德英,茌亚青,张景宏,陆书凯,任志兰;固态发酵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00年10期

3 张庆华,王艳华,赵新海;双菌种固态发酵生产新型活菌制剂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3年02期

4 芦国营,张朝晖,洪伟杰;固态发酵生产木质素酶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5年10期

5 胡加付;李农昌;樊美珍;李增智;;白僵菌固态发酵试验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6期

6 徐桂转;马俊军;张百良;;固态发酵技术在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7 Brian Haskins;公衍玲;;固态发酵:老技术带来新利润[J];广东饲料;2009年06期

8 梁田;鲁丹;周美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固态发酵羽毛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9 周镭;固态发酵自动生产线的设计与研制[J];山东科学;1994年03期

10 张怡,杨天雪,秦旌,房诗宏;废次烟草作为载体在固态发酵体系中的综合利用[J];烟草科技;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丽丽;卢玲妃;章银军;汪钊;;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果胶裂解酶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皮雄娥;李孝辉;费笛波;;饲用纤维素酶固态发酵的研究[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朋朋;尹清强;王平;党晓伟;左瑞雨;常娟;;米曲霉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优化研究[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2009年

4 李思聪;曹雪莲;宋勇;盛琴;潘康成;;固态发酵豆渣菌种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利用固态发酵技术提高肉鸡饲料消化率[A];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8年

6 赵凤敏;李树君;方宪法;杨延辰;杨炳南;刘期成;;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马铃薯薯渣固态发酵工艺[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游金明;瞿明仁;黎观红;王自蕊;宋小珍;潘珂;;菜粕固态发酵处理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肝脏和甲状腺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园;陆文清;;发酵条件对固态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凤敏;李树君;方宪法;杨延辰;杨炳南;刘期成;;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马铃薯薯渣固态发酵工艺[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刘震;张微微;张永根;;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反刍动物饲料条件的筛选[A];第四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新宇;沱牌联合中科院组建固态发酵研究院[N];华夏酒报;2009年

2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陆文清博士;固态发酵饲用酶的工艺要点分析[N];中国畜牧报;2002年

3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程劲松;判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技术依据[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4 马艳红;功能性红曲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提高[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中国传统生物技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N];四川科技报;2000年

6 章 文;四种知名白酒获“纯粮固态发酵”标志[N];中国质量报;2005年

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洪章 彭小伟;生物过程工程与发酵工业(下)[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陆文清;回态发酏饲用酶的工艺要点分析[N];中国畜牧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何定明;“饲用复合酶高产菌种固态发酵中试与规模化生产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10 汪社锋;《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的发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N];经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辉;基于近红外光谱和电子鼻技术的固态发酵过程检测研究及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2 李建华;多功能纯种固态发酵设备及其喷雾接种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王春林;α-半乳糖苷酶固态发酵中试技术参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瑞明;燃料乙醇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2年

5 孙舒扬;大曲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固态发酵表达酯合成脂肪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6 魏培莲;土曲霉固态发酵产洛伐他汀的关键技术和新工艺探索[D];浙江大学;2007年

7 夏永军;樟芝菌发酵生产Antrodins等活性产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梁晓辉;竹黄菌发酵产竹红菌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方;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活性蛋白饲料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金力;秸秆乙醇用木聚糖酶发酵工艺及其新型固态发酵设备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文佳;产朊假丝酵母和白地霉混合固态发酵豆渣生产反刍动物饲料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潘丽娜;黄酒糟固态发酵生产酵母培养物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隋洪楠;粉优S920固态发酵工艺及其孢子的制剂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6 陈芳;竹笋下脚料饲料化利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世豪;混菌固态发酵提高豆粕品质的机理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爽;角蛋白降解菌NJQ2和NJQ3混合固态发酵羽毛粉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影;胡椒固态发酵脱皮工艺和机制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10 苗圃;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米糠及其降甘油三酯功能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43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243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